•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消解學生課堂“隱性消極行為”途徑探析
      ——以高職思政課堂為例

      2017-03-12 09:12:30常培文
      遼寧高職學報 2017年10期
      關鍵詞:消極隱性教學內容

      常培文

      (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8)

      消解學生課堂“隱性消極行為”途徑探析
      ——以高職思政課堂為例

      常培文

      (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8)

      學生的課堂行為分為“顯性消極行為”和“隱性消極行為”,教師只要加強課堂管理,就能夠消除學生的“顯性消極行為”,但卻不能消除“隱性消極行為”。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方式“翻轉化”,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內容“實踐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達到消解學生課堂“隱性消極行為”的目的。

      學生;課堂;隱性消極行為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學生課堂行為研究在英美國家迅速發(fā)展起來,逐漸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教學理論,如坎特理論、格拉塞理論、庫林理論和高爾頓理論等。[1]相比之下,我國對課堂教學的研究起步較晚,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吳康寧在南京師范大學主持進行了我國中學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社會學模式的研究,之后許多學者紛紛對課堂教學展開研究。如朱大京對師生相互作用進行研究,沈貴鵬對課堂中的言語互動的研究和程功對課堂中的交互作用的理論分析,陳明華、譚曉玉、李如密、尹宗利等對教學中的言語或非言語行為的初步研究。[2]有些學者也涉及到課堂消極行為的研究,如周潤智、陰山燕、李自璋等人,有些學者將“消極行為”稱之為“問題行為”。[3]

      課堂行為有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的區(qū)別,學生課堂行為又分積極行為和消極行為。積極行為是指包括認真聽講、思考,積極與教師互動等有利于教學活動進行的課堂行為;消極行為則是指不利于課堂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學生行為,如遲到、早退、曠課、玩手機、說話聊天等。而學生的課堂消極行為又可細分為“顯性消極行為”和“隱形消極行為”?!帮@性消極行為”主要包括遲到、早退、曠課、聊天說話。之所以稱之為顯性是因為這些行為比較容易被教師發(fā)現(xiàn),而且這些行為會明顯影響到周圍其他同學正常學習?!半[形消極行為”主要包括上課玩手機、走神、睡覺,或者做其他課程作業(yè)等較為隱蔽的、不太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行為,或者說對周圍同學影響較小的行為。

      在高校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顯性消極行為”和“隱性消極行為”都普遍存在。在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堂上,這兩種行為更是比較突出,特別是學生的“隱性消極行為”更是長期困擾思政教師的一大難題。下面我們就以高職院校思政課堂為例,對消解學生課堂“隱性消極行為”的途徑進行分析。

      一、高職學生思政課堂“隱性消極行為”概況

      2016年3月,我們對福建省廈門市五所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堂做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學生的課堂消極行為非常普遍,“隱性消極行為”尤為突出。八種課堂消極行為出現(xiàn)的比率依次為:玩手機占53.24%,走神占44.95%,做其它課程作業(yè)占30.86%,聊天說話占27.05%,睡覺占23.43%,遲到占7.33%,早退占4.76%,曠課占0.48%。從這組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隱性消極行為”明顯多于“顯性消極行為”。

      此外,我們還專門針對課堂玩手機現(xiàn)象進行調查,只有21.7%的學生表示從不玩手機,經(jīng)常玩手機的學生占到23.9%,偶爾玩手機的學生占53.8%。在兩節(jié)課的時間里,只有44.29%的學生認為自己認真聽課的時間多于做其他事情的時間,承認做其他事情時間多于認真聽課時間的學生高達35.7%。

      學生的“顯性消極行為”表現(xiàn)比較明顯,遲到、早退、曠課、聊天說話都比較容易被教師發(fā)現(xiàn),教師只要加強課堂管理,這類行為就會被制止,所以其出現(xiàn)的概率較低。而“隱性消極行為”則不同了:學生做其他課程作業(yè)很容易被誤認為認真記筆記;低頭看手機有可能被誤解為看書本;抬頭聽教師講課,也有可能在胡思亂想、天馬行空的走神。由于這類行為很難被發(fā)現(xiàn)或較少影響到其他同學,因此教師也往往無法管理或者不愿管理。

      就國內高校近年來總體情況來看,思政課堂教學狀況也不容樂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上課表現(xiàn)不好,聽課不認真,參與度低,難以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實際上,這些問題在高校其他課堂上也普遍存在,而在班級容量較大的思政課堂上則尤為突出。[4]

      二、學生課堂“隱性消極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

      學生的課堂“顯性消極行為”主要與教師的課堂管理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密切相關,只要教師加強課堂管理,學校對曠課、遲到和早退的處罰制度落實到位,這類行為基本上就可以杜絕。而導致學生“隱性消極行為”出現(xiàn)的原因則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教學內容的理論性、體系性較強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主要有三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思修)、形勢與政策,除了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內容與當前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熱點緊密相連之外,“思修”和“概論”課程教學內容的理論性和體系性都比較強,尤其是“概論”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都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教學中有許多需要闡明的理論性內容,如: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之間有什么區(qū)別,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革之間有什么不同,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jù)、總任務和總布局。教學內容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而且相互之間還有著不同的邏輯結構和層次關系,具有較強的體系性。

      教學內容的理論性和體系性太強,客觀上增加了學生理解和接受的難度,也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成為導致學生“隱性消極行為”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

      2.高職學生的思維特點

      高職院校的學生高考分數(shù)相對偏低,這部分學生有著共同的思維特點:抽象思維能力較弱,而形象思維能力則相對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概念性、理論性、體系性的知識不感興趣,理解起來也相對較難。不管這些學生之前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他們對高中知識的掌握大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短板或者缺陷,之前的學習經(jīng)驗也充分說明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接受概念、理解理論或者知識體系的能力相對較差。相對來說,高職學生比較富有個性,追求與眾不同,甚至不少學生在藝術或者體育方面擁有一技之長,因此大部分學生自尊心很強,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這些學生對于形象的、生動的感性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容易很多。

      對于理論性和體系性較強的的思政課程,本科院校的學生理解和接受起來都有一定難度,對于不擅長抽象思維的高職學生來說,理解和接受的難度就更大了。因此,有研究者甚至將這一因素看成是影響高職思政課堂教學效果的直接的內在因素。[5]

      3.教師的教學方式

      教師曾經(jīng)被譽為傳道授業(yè)的“解惑者”。我們必須注意到那是在一個知識被“壟斷”的時代,在知識和信息掌握極不對稱的年代,學生知識的獲取渠道只有教師,學生心中之惑唯有教師可解。而現(xiàn)在則是一個知識大爆炸時代,是一個信息化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十分廣泛,如新浪愛問、手機百度,不僅豐富、準確,而且十分迅速,甚至教師心中之惑都要借助于互聯(lián)網(wǎng)。在此情況下,如果教師再繼續(xù)堅守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必然會引起學生的不滿。

      在我們對學生玩手機的原因調查中:有35.9%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太單一,其次是認為教學內容理論性強的占到29.52%,無法克制自己的占24.67%。2015年,姚昌等對山東省一百多所院校的思政課堂做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有32.6%的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學方式陳舊、單一”,26.1%的學生認為“采用灌輸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度低”,16.4%的學生認為“照本宣科,缺乏創(chuàng)造性”。[6]由此可見,教師的教學方式的單一已經(jīng)成為導致學生“隱性消極行為”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

      三、消解學生課堂“隱性消極行為”的有效途徑

      只要任課教師加強課堂管理,遲到、早退、曠課等“顯性消極行為”就會明顯減少,甚至睡覺、玩手機之類的“隱性消極行為”也會有所減少,然而,當學生盯著老師或者黑板的時候,腦袋里也有可能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教師加強課堂管理只能管住學生的“身”,而管不住學生的“心”,僅僅通過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是沒有辦法消除學生的“隱性消極行為”的。

      那么該如何消解學生的“隱性消極行為”,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入心入腦”呢?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解鈴還須系鈴人,還是要從教師入手。教師既然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那就唯有從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入手,想辦法讓學生“動起來”,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動起來”,學生在課堂上才不會出現(xiàn)走神、睡覺和玩手機之類的“隱性消極行為”。

      1.教學方式“翻轉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所謂“翻轉化”就是由“教師講,學生聽”翻轉成“學生講,教師評”。教師事先布置學習任務,學生課下自主學習,課上匯報展示。傳統(tǒng)的課堂上教師苦口婆心、精疲力盡,學生臺下天馬行空、胡思亂想,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演講能力穩(wěn)步提升,而學生則絲毫得不到鍛煉和提高?!皩W生講,教師評”,學生領到教師布置的任務,有了學習的壓力,就有了自主學習的動力。要想在課堂上得到教師的好評、大家的認可,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種方式不僅鍛煉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鍛煉了材料搜集整理能力,甚至課件制作水平。

      教學方式的“翻轉化”至少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其一,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學生課下根本不會自主學習相關內容,課上更是輕松自如,而“翻轉化”則不僅要求學生課下自主學習,還要成為課堂的主講者。這種方式下,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各方面的能力也都得到相應鍛煉和提高。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入心入腦”。學生通過課下搜集材料,對材料進行分類歸納和整理,進行邏輯次序的調整和演講結構的組織;通過課上使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講解,盡可能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在此過程中必然會對學習的內容熟記于心,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就真正進入了學生的頭腦。

      其三,這種新的方式做到了因材施教。高職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而“翻轉化”的方式恰好滿足了高職學生的這一訴求,正所謂是因材施教。

      “翻轉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課下“動起來”,也讓學生課上“動起來”,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而消除學生的“隱性消極行為”。

      2.教學手段“信息化”,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正確“使用手機”

      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的問題已經(jīng)比較普遍,許多高校也出臺一些限制措施,如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曾經(jīng)出臺《關于上課期間手機管理的規(guī)定》,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使用技術手段進行干預,實行“限時斷網(wǎng)”。[7]然而種種圍堵和禁止的管理和規(guī)定往往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智能手機成為人們生活學習的必需品,簡單粗暴的圍堵和禁止不僅無法達到目的,還會造成師生關系的緊張,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我們應該善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切實把握手機應用(APP)對大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加強手機應用(APP)建設,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高校育人成效。[8]

      清華大學開發(fā)了一款“雨課堂”APP,目前可以免費下載使用,教師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將課件內容實時地傳播到學生的手機上。借助于這款APP,教師還可以隨時設置問卷調查和小測驗,要求學生即時在手機上回答,教師可以對結果進行即時點評,還順便完成了考勤工作。如果教師將學生的回答情況記入平時成績,僅此一項功能就足以讓學生從手機游戲回到課堂內容。除了手機APP,還有許多學習平臺都具備強大的交互學習功能,如泛雅平臺、moodle平臺。這些學習平臺的功能十分強大,學生通過手機可以隨時隨地地登錄平臺,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教師只要課前做好準備,將文章、微課、視頻、課件,以及問卷和測驗試題上傳到平臺,就可以在課堂上隨時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相應內容的學習。

      思政教師應該轉變思維,從禁止學生使用手機,轉而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實現(xiàn)教學手段的“信息化”,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將本屬于學生的課堂“隱性消極行為”轉化為課堂“積極行為”。

      3.教學內容“實踐化”,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依據(jù)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和要求,大學生思政課程都安排了部分實踐學時,這個實踐學時主要應用于課堂外的實踐活動。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安排一些課堂內的“實踐活動”。如課外實踐成果的交流和匯報,開展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話劇、舞臺劇的表演,“概論”課程可以開展紅歌比賽、詩詞朗誦,“思修”課程則可以安排案例講解與分析,或者主題演講比賽。高職學生不太擅長較為抽象的理論學習,而更富有表現(xiàn)欲望,教師就應該結合這一特點,將有較強理論性的教學內容開發(fā)設計成較為形象、生動、活潑的各種實踐活動,借助于各種任務和規(guī)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和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時間玩手機和走神,沒有辦法睡覺和做其他課程作業(yè)。

      教學內容要“實踐化”,要求教師對各種實踐活動進行精心設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點評引導和總結,將抽象的理論知識盡可能形象生動地傳遞給學生。由于各種“實踐活動”的主角是學生,當教師指導和組織學生“動起來”的時候,學生的“隱性消極行為”自然也就消失了。

      由此可見,教學方式的“翻轉化”,教學手段的“信息化”,教學內容的“實踐化”,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消解高職學生思政課堂“隱性消極行為”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途徑和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只要廣大思政教師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不斷改進教育教學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就一定能夠“使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狀況有明顯改善”,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課程。[9]

      [1]陳時見.西方課堂行為管理的主要理論簡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8(6):56-59.

      [2]郝一雙.大學生課堂行為分析[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6.

      [3]劉偉斌.高校課堂問題行為產(chǎn)生原因及解決措施[J].武警學院學報,2013(11):74-76.

      [4]孫武安.“《學習手冊》制”與思政課課堂教學氛圍的改善[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126-129.

      [5]遲成勇.論高職院校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影響因素與對策[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4(8):20-24.

      [6]姚昌,張曉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改進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2015(11):67-70.

      [7]詹志華,董皓.高校思政課堂手機媒體管理策略審思[J].教育評論,2015(11):90-94.

      [8]吳慧,譚振康.基于手機應用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2):107-110.

      [9]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04〕16號[EB/OL].[2017-05-24].http://www3.gdufs.edu.cn/sfegdufs/gyzc/ShowArt icle.asp?ArticleID=387.

      The Exploration of Dissolving Students'Classroom Recessive Negative Behavior

      CHANG Pei-wen
      (Xiamen City University,Xiamen 361008,China)

      Students'classroom negative behavior can be divided into dominant negative behavior and recessive negative behavior.By strengthening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the teacher can eliminate the students'dominant negative behavior,but cannot eliminate recessive negative behavior.Through the teaching method transformation,teaching means information,teaching content practice,the teacher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s,enabl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dissolving the recessive negative behavior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classroom;recessive negative behavior

      G712

      A

      1009—7600(2017) 10—0029—03

      2017-05-12

      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JAS151533)

      常培文(1978—),男,山東新泰人,副教授。

      [責任編輯,撫順職院:陳 輝]

      猜你喜歡
      消極隱性教學內容
      從消極隱私保護到積極隱私保護:元宇宙中的隱私風險及其治理進路
      科學與社會(2023年4期)2024-01-11 08:08:44
      隱性就業(yè)歧視的司法認定
      反歧視評論(2019年0期)2019-12-09 08:52:40
      挖掘數(shù)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芻議隱性采訪
      新聞傳播(2015年14期)2015-07-18 11:14:05
      新聞報道隱性失實的四種表現(xiàn)
      新聞傳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家庭教育:你種的是積極樹還是消極樹?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14
      “消極保護”不如“積極改變”
      隱性但可預防的危險
      世界科學(2014年8期)2014-02-28 14:58:30
      尼木县| 鹤山市| 孙吴县| 龙江县| 建水县| 凤台县| 嘉祥县| 丹阳市| 海兴县| 双江| 章丘市| 文山县| 徐汇区| 保康县| 克拉玛依市| 洛宁县| 肇州县| 大冶市| 翁源县| 剑川县| 南召县| 青冈县| 榆中县| 台东市| 松滋市| 波密县| 台北市| 伽师县| 陆川县| 成都市| 鱼台县| 云林县| 安顺市| 马尔康县| 县级市| 青阳县| 通州市| 松潘县| 宜章县| 淅川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