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敦煌歌辭文獻語言研究》述評

      2017-03-12 11:09:33范育均王化平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9期
      關鍵詞:歌辭語詞敦煌

      范育均,王化平

      (西南大學 漢語言文獻研究所,重慶 北碚 400715)

      《敦煌歌辭文獻語言研究》述評

      范育均,王化平

      (西南大學 漢語言文獻研究所,重慶 北碚 400715)

      敦煌歌辭是敦煌文獻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語言簡明通俗,具有民間性、實用性等特點。對其語言風格的把握以及語詞、句法的研究,有利于進一步了解敦煌文學的表現形態(tài)。如今敦煌歌辭研究成果豐碩,但在語詞、句法以及語言風格方面并沒有形成全面系統的研究?!抖鼗透柁o文獻語言研究》在語言方面做了全面的整理與探究,對敦煌歌辭的語言風格及組織方式做了有益的探索,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敦煌歌辭;語詞;句法

      自敦煌文獻現世后,國內外掀起了研究熱潮,敦煌學也成為了我國“三大顯學”之一。敦煌歌辭是敦煌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致包括曲子詞、宗教歌曲、民間俗曲三大類。自1920年王國維先生發(fā)表《唐寫本〈云謠集雜曲子〉跋》起,中外學界對敦煌歌辭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87年,任半塘先生的《敦煌歌辭總編》得以出版,共輯錄敦煌歌辭1239首,這是敦煌歌辭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極大地推動了敦煌歌辭的全面研究。迄今為止,在敦煌歌辭的語言研究方面,出現了一批敦煌歌辭整理與??钡难芯砍晒珜W者們對語詞、句法以及語言特點方面的關注仍顯不足,尚缺乏有關詞匯、語法等方面全面系統的著述。劉傳啟先生的《敦煌歌辭文獻語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以下簡稱《歌辭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憾。

      此書著重分析了敦煌歌辭的語言特點及語言組織形式,是一部頗有創(chuàng)見的研究性論著。與一般研究敦煌歌辭的著作不同,作者著重從歌辭文獻的語言風貌、語法結構等方面出發(fā),對唐五代敦煌地區(qū)人們的語言習慣及語言風格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探究,揭示出當時社會生活的諸多細節(jié),從而為讀者了解唐五代敦煌地區(qū)的社會風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歌辭研究》以豐富的語言材料、全面的研究角度展示了敦煌歌辭本身的魅力以及當地人民生活的多個方面。全書共有六章,整體觀之,可以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與敦煌歌辭寫卷綜述,交代了敦煌歌辭的內涵、作者、創(chuàng)作年代等基本信息。并從歌辭文獻的載體出發(fā),考察了敦煌歌辭的寫貌、傳抄原因及功用。第二部分為敦煌歌辭的本體研究,包括其原生態(tài)性、富有變化性語言特點的高度概括,語詞詞義的詳細分析,語詞對詞匯史、對文化發(fā)展的價值探討以及敦煌歌辭句法的深入研究。第三部分則是以《敦煌歌辭總編》為底本,對敦煌歌辭進行了進一步整理,并重點校改了《總編》中的不當釋例。《歌辭研究》不僅可作為研究敦煌歌辭的掌中書,還可以為研究唐五代敦煌地區(qū)人們的社會生活提供豐富的語料。全書結構緊湊,條理清晰,論證合理,可讀性強,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研究立足于敦煌歌辭的寫貌

      任何文學作品都依存于它所在的書寫載體,與同一載體的其他文字內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書寫載體與其他文字內容又能反映出有關作品更為豐富的信息。敦煌歌辭也同樣如此,多與佛教經、律、論文獻,宗教活動類文獻,民間法事應用文獻,社會經濟類文獻以及詩賦、銘文、童蒙書、要訣心法等雜文獻聯抄,從其抄寫狀況可以挖掘出與之相關的其他信息。湯涒先生曾說:“敦煌歌辭所出現的整個寫卷實際上是它所生存的具體文化時空,只有在這一特定歷史時空之下,才可能考查曲子詞所產生和存在的真實文化背景,才能將研究推向縱深?!盵1]15故考察研究敦煌歌辭不能割裂其與同卷他文之間的聯系。

      本書很好地把握了敦煌歌辭寫卷的整體面貌,重點介紹了 S.1441、P.2838、P.2066、S.5549等卷的抄寫情況,對歌辭的著者、抄者及年代等相關重要信息進行了進一步挖掘,并從寫貌與歌辭內容出發(fā),探析了敦煌歌辭既可抒情達意,又可用于教學、禱告、求偶、口訣記誦以及宗教、民間儀式等活動的廣泛用途。在對敦煌歌辭寫卷寫貌的詳細介紹中,總結出了敦煌歌辭民間性、實用性以及娛樂性的特點,從而探討了敦煌歌辭在唐五代繁榮興盛的原因。敦煌歌辭寫卷寫貌當是研究敦煌歌辭語言特點、語詞、句法的基石,該書對有關情況的充分重視,正是其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著重于敦煌歌辭民間性特點的描寫歸納

      文字是構成文學作品的建筑材料,語言風格則是不同文學作品相互區(qū)別的外在形式,是文學作品的“精”“氣”“神”,是其靈魂所在。在俗文化繁榮發(fā)展、佛教世俗化的大背景下,敦煌地區(qū)文學形式的語言必然由晦澀難懂轉向明白曉暢。《歌辭研究》在此背景下,從歌辭自身的表現形態(tài)以及詞語、句式的運用方面探析了其明白曉暢、通俗易懂、靈活多變的語言風格,是對敦煌歌辭“靈魂”的觸及,有利于強化我們對敦煌歌辭內容及用途的認識與理解。由于敦煌歌辭的作者大多來自民間,其聽眾也多是下里巴人,故使得歌辭創(chuàng)作不受太大拘束,隨意性強且形式自由多變,“尚屬于以辭配樂的嘗試和摸索階段”。[2]76《歌辭研究》即從“多襯字襯詞”“字無定句”“平仄不拘”等五個方面簡要分析了初創(chuàng)階段歌辭的體式特征。

      當論及敦煌歌辭語言明白曉暢的特點時,本書則以大量的例證加以說明。如以“頻頻出戶,迎取嘶嘶馬。含笑覷,輕輕罵,把衣挦撦。叵耐金枝,扶入水精簾下”[2]79說明敦煌歌辭敘述直白,洗卻鉛華的語言特點。又如以“今世共你如魚水,是前世因緣。兩情準擬過千年,轉轉計較難……夢?往往到君邊。心專石也穿,愁甚不團圓”[2]80闡釋敦煌歌辭對閨情描寫直抒胸臆,毫無遮掩的特征。

      敦煌歌辭民間性的特點不僅表現在質樸通俗的語言上,還表現在語言的表達形式上,《歌辭研究》也有效地挖掘了這方面的信息。如在解析敦煌歌辭對話藝術時,作者對多種對話形式分別舉例說明,并細致分析各種對話形式的特點及表達效果,使讀者能充分了解敦煌歌辭對話藝術的獨特風貌。

      在行文結構的安排上,本書先總括敦煌歌辭不事雕琢、靈活多變的語言風貌,再針對這些特點從對話形式、節(jié)奏韻律、句式選擇、詞語改造、辭格運用等方面舉例說明,以多方位的分析角度,全面描摹了敦煌歌辭的語言風格。而這種由整體到局部,由宏觀到微觀的敘述模式,有利于讀者更好地把握敦煌歌辭自身的語言特點,感受其巨大的語言魅力。

      三、深入細致的語詞、句法探析

      敦煌歌辭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離不開其獨特而鮮明的語言風格。而其語言風格正是在語詞的使用和語言的組織形式上形成的,正是基于此種認識,《歌辭研究》對敦煌歌辭在語詞、句法等方面的特點也頗有研究,并展現了作者與眾不同的學術見地。

      (一)語詞研究方面

      歌辭中有許多民間俗曲,因此“字面普通而義別”的詞語(即俗語)得以廣泛運用,使得敦煌歌辭具有兼容并蓄、雅俗共賞的特點。對俗語的關注,將有利于進一步理解敦煌歌辭的民間性和實用性。

      在對俗語的分析中,作者不僅采用傳統的“以古證古”的方法,也采用“以今證古”的方式,即從現代方音、方言中尋找證據,對“愛”“不婁”“不分”等56個/組俗語詞的特殊義進行了詳細而又嚴謹的論述,說明了很多問題。如將“諸菩薩,莫多慳,多慳積寶縱似山。見有貧窮來乞者,一針一草不能拌。貪心不識知厭足,當來空手入黃泉”[2]137中的“拌”字訓為“扔、舍”。作者既從《廣雅》《方言》等訓詁書以及古詞中尋找線索,亦結合江蘇徐州、湖北浠水、浙江溫州等地的方言用例進行證明,可見其論證之嚴。又如對“就中第五更難陳,阿娘日夜受殷勤。勝處安排與兒臥,心中猶怕練兒身”中“練”這一俗語的解析“在灰土、泥水等之中滾爬輾轉,現今四川方言中尚有此語,通常寫作‘’或‘展’?!盵2]124-125作者所言極是。筆者自幼生活在四川,在所用方言中確實仍以“練”字表示滾爬之意。

      詞語不僅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從詞語角度探究中國古代文化內涵也是本書的一個亮點。書中有一小節(jié)專講從詞語角度探討敦煌地區(qū)的稱謂文化、意象文化與面妝文化。譬如作者從稱謂名詞出發(fā),探析了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男尊女卑、夫貴妻榮的封建傳統思想以及中國幾千年來的官本位思想。

      但由于本書重點在于對敦煌歌辭語言層面的分析研究,故而對敦煌歌辭詞語背后民俗文化的分析著筆不多,在結合相關文獻、文物進行探究方面也還有待進一步深入。但作者對敦煌歌辭中描寫性詞語的整理研究,仍為深入了解唐五代社會生活打開了新的窗口,相信能對相關領域的研究多有啟發(fā)。

      (二)句法探究方面

      敦煌歌辭的實用性、民間性以及娛樂性要求語詞通俗易懂且具有生活氣息,同樣在語詞組織方式上也應靈活多變,存在一些不同于古代漢語語法的地方,而這些不同之處也正適應了敦煌歌辭在不同場合進行演藝的要求。故本書對其句法進行了全面細致地探究,運用大量例子說明了敦煌歌辭特有的倒裝、共用、同義單雙音節(jié)詞語對用等特殊形式。

      對敦煌特有的句法形式,本書也不是籠統概之,而是用不同方式、方法進行分析。

      1.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一般倒裝句在敦煌歌辭中多見,但書中重點介紹了敦煌歌辭中的特殊倒裝句,例如狀語隔開式前移,總結為“狀語+其他+中心語”的倒裝形式。又共用句在敦煌歌辭中大量出現,此書把傳統意義上的共用形式與敦煌歌辭中的共用形式作了準確的區(qū)分,并把歌辭中的共用形式分成了兩種:一種中間為共用詞或短語,前后為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單音節(jié)詞語,即B1AB2形式;另一種則中間為共用詞或短語,前后為意義相同或相近的雙音節(jié)詞語或短語,即B3AB4形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認為三音節(jié)同義連文為三字短語,就是一單音節(jié)詞語與雙音節(jié)詞語的同義組合,或讀為AB/C,或讀為A/BC。對以上三種特殊句式,本書都對其形式進行了高度概括,所謂抽象地歸納。隨后又用了大量的例證來說明這三種結構的特點、語用效果及文獻??眱r值,此所謂具體地分析。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的分析方法,有利于讀者更加形象直觀地認識敦煌歌辭的句法特點而又不失深刻性。

      2.多材料多角度綜合研究

      敦煌歌辭中存在三音節(jié)同義連文的現象。此書不僅從敦煌歌辭本身出發(fā),還兼及敦煌變文、王梵志詩以及俗賦等口語文獻,對三字連文的出現、發(fā)展、特點及性質作了充分的研究,得出了可靠的結論:

      三字連文現象仍然是漢語復音化的產物……佛道典籍的出現和流行對三字連文的發(fā)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時由于受到三字連文現象的影響,同義單、雙音節(jié)詞語連用(如“徒勞枉”)的現象也逐漸多起來,而且此類同義連文無論是在使用范圍,還是表情達意上都比之三字連文更有優(yōu)勢……但由于雙音節(jié)化更符合人們的語用和審美習慣,因此在漢語復音化的道路上,三音節(jié)同義連用的現象逐漸被淘汰,從此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三字連文)確切地說應當是三個同義的單音節(jié)詞語連用而組成的三字短語,而非詞語。[2]188-189

      作者對敦煌歌辭相關語料進行了窮盡式的整理,得出了較為準確的結論,為研究漢語復音化的過程提供了可靠依據。書中對敦煌歌辭句法的探究,可使讀者了解敦煌歌辭乃至當時俗文學的語言組織形式,對于研究整個漢語語法結構有巨大的參考價值。

      《歌辭研究》除了在敦煌歌辭語言特點研究、敦煌地區(qū)文化狀況研究以及句法形式研究等方面具有極高的價值外,還對學界作出了其他貢獻。

      第一,詞語的產生必然依存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是一個時代社會生活的反映。掌握某時代的文學用語,就可以大致了解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基本面貌。因此詞語的斷代與釋義就顯得十分重要?!陡柁o研究》依據豐富的語料,對《漢語大詞典》中“把截”“沉機”“草頭”“生分”等 18 個詞語重新斷代,并補充或糾正了“殷勤”“勞生”等詞的詞義,這將有利于詞匯史研究工作的推進。

      第二,敦煌歌辭中出現了許多因形近、音近而誤的用字現象,也出現了俗字簡化現象。此書對此也進行了詳盡的整理。從這些語詞出發(fā),可以窺探隋唐五代人的用字、用詞習慣,推動唐五代乃至整個漢字發(fā)展過程的研究。

      第三,本書在對敦煌歌辭語言研究的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的例證加以說明,為以后敦煌歌辭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語料。且這些語料皆由前人進行了大量的訂補工作,從而保證了研究材料的可靠性以及結論的真實性、準確性。

      第四,本書對敦煌歌辭中俗語詞詞義的詳細分析、對其特殊句式的探索以及對《敦煌歌辭總編》不當釋例的校改,都將有益于大型詞典的編撰以及今后文獻??惫ぷ鞯倪M行。

      《歌辭研究》雖然是一本專業(yè)性極強的學術著作,但隨著作者娓娓道來的嫻熟筆調,在嚴謹細致,深入淺出的字里行間,展現了敦煌歌辭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富有地域特色的語言魅力。當然,書中所提到的一些問題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如書中運用的現代漢語方言詞語基本出自《漢語方言大詞典》一書,理據雖充分,但漢語方言的口語化程度較高,若能對一些方言詞語進行實地考察,分析后再加以引用論證,或許會有更多的發(fā)現,也將更利于解決相關問題。又如,書中對敦煌歌辭文獻與文化的探討也僅是淺嘗輒止,尤其是對敦煌歌辭中有關婦女面妝與文化的討論,歷時的比較研究和綜合分析就略顯缺乏。若能結合相關出土文物,結合前人的訓詁成果,從敦煌歌辭的創(chuàng)作時間等角度出發(fā)加以研究,當能對唐代某一時期敦煌地區(qū)婦女妝面特征有更為全面深入的了解,以充分挖掘敦煌歌辭在社會生活史研究方面的價值。不過瑕不掩瑜,從總體來看,本書仍以翔實的語言材料、嚴謹的論證方法、求實的治學態(tài)度向讀者展示了敦煌歌辭的多個層面,為敦煌歌辭研究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湯涒.敦煌曲子詞地域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5.

      [2]劉傳啟.敦煌歌辭文獻語言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Language of Dunhuang Lyric Manuscripts

      FAN Yujun,WANG Huɑpinɡ

      (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Document,Southwest University,Beibei Chongqing 400715,China)

      Dunhuang lyric is an i mportant part of Dunhuang manuscripts.The language of Dunhuang lyrics is concise and popular,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and practicability.Comprehending linguistic style as well as researching phraseology and syntax will be beneficial to knowing about the manifestations of Dunhuang literature further.Nowadays,the research of Dunhuang lyric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but it hasn’t formed a systematic research system in aspects of phraseology,syntax and linguistic style.Studyies on Language of Dunhuang Lyric Manuscripts made a comprehensive collation and researching in these aspects,and made a useful exploration on linguistic style and organizational pattern of Dunhuang lyrics,which values a lot for reference.

      Dunhuang Lyric;Phraseology;Syntax

      H03

      A

      1009-8666(2017)09-0040-04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9.007

      2017-05-31

      范育均(1992—),女,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出土文獻與典籍;王化平(1976—),男,湖南邵陽人,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歷史文獻學、出土簡帛、易學及其他經典文獻。

      [責任編輯、校對:王興全]

      猜你喜歡
      歌辭語詞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你是那樣美 唐心語詞
      歌海(2021年3期)2021-07-25 02:30:48
      “敦煌歌辭寫本整理與研究”簡介
      亮麗的敦煌
      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孫 健 作品欣賞
      藝術品(2019年7期)2019-08-23 12:13:52
      絕世敦煌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老子》“自”類語詞哲學范疇釋要
      哲學評論(2018年2期)2019-01-08 02:12:02
      展現樂府歌辭的壯麗篇章*
      ——《樂府歌辭述論》評析
      中國出版(2018年11期)2018-02-08 06:46:28
      敦煌歌辭與樂府歌辭之比較
      马山县| 阿坝| 玉林市| 华池县| 河津市| 永胜县| 读书| 连江县| 荣成市| 南溪县| 马尔康县| 阿合奇县| 仁布县| 镇巴县| 会东县| 原平市| 馆陶县| 禄丰县| 塔河县| 达尔| 三门峡市| 吉木萨尔县| 谢通门县| 天台县| 息烽县| 香格里拉县| 永修县| 德阳市| 顺平县| 武鸣县| 治多县| 全椒县| 淮滨县| 昂仁县| 日土县| 潞西市| 五常市| 杭州市| 高雄县| 夏津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