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凱麗
【摘要】 目的:了解健康體檢人群幽門螺桿菌(Hp)感染情況,探討其與血脂、血糖、總膽汁酸升高的相關(guān)性,為降低疾病的發(fā)生風險,提高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提供依據(jù)。方法:收集2015年8-10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體檢中心體檢者的幽門螺桿菌抗體及相關(guān)生化指標檢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jié)果:482例體檢者的Hp總感染率為39.00%,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0~60歲Hp感染率最高,為45.21%,不同年齡段Hp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11.983,P=0.017);Hp(+)與Hp(-)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體檢人群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較高,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60歲以下人群隨著年齡增長Hp感染率升高,Hp感染可能導致LDL水平升高,應(yīng)引起注意。
【關(guān)鍵詞】 幽門螺桿菌; 健康體檢; 血脂; 血糖; 總膽汁酸
doi:10.14033/j.cnki.cfmr.2017.4.01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4-0032-03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革蘭陰性微需氧致病菌,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病、胃癌、胃黏膜相關(guān)組織淋巴瘤等胃部疾病[1]。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Hp的感染可導致不明原因的冠心病、糖尿病、肝硬化、膽囊結(jié)石、腦梗死、缺鐵性貧血、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2]。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會已將Hp定為Ⅰ級或明確的人類致癌因子。本研究通過對2015年8-10月來惠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進行健康體檢人群資料的回顧性分析,了解Hp感染狀況,分析其與一些不明原因疾病相關(guān)指標(血脂、血糖、總膽汁酸)有無相關(guān),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8-10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體檢中心進行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測及血糖、血脂、總膽汁酸檢測的單位人員和個體體檢者共482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11例,女171例,平均年齡(44.19±11.12)歲。
1.2 方法
收集研究對象性別、年齡、血清學Hp抗體檢查、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膽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及總膽汁酸(TBA)數(shù)據(jù)。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不同性別Hp感染率比較
482例體檢者中Hp(+)者188例,感染率為39.00%。男性感染者132例,感染率為42.44%,女性感染著56例,感染率為32.75%,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年齡段Hp感染率比較
60歲以下人群隨著年齡增長Hp感染率升高,50~60歲Hp感染率最高,達45.21%,不同年齡段Hp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11.983,P=0.017),見表2。
2.3 Hp(+)與Hp(-)體檢者各項指標比較
兩組人員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膽固醇(CHO)、甘油三酯(TG)、總膽汁酸(TBA)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Hp感染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我國人群Hp感染率為40%~90%,平均水平為59%[3]。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Hp總感染率為39.00%,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惠州地區(qū)屬于Hp低感染區(qū),這與體檢地區(qū)經(jīng)濟相對發(fā)達,生活水平、衛(wèi)生水平、基礎(chǔ)設(shè)施水平較高和人們防范意識較好有關(guān)。男性感染率為42.44%,女性感染率為32.75%,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性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周輝等[4]報道一致,這可能與男性生活方式有關(guān),如工作壓力大,重體力勞動,吸煙飲酒等,提示注意勞逸結(jié)合、戒煙等對減少Hp感染及相關(guān)疾病發(fā)生有重要意義。在年齡段比較中發(fā)現(xiàn),60歲以下人群Hp感染與年齡呈正相關(guān),感染率隨著年齡的增高而增高,50~60歲年齡Hp感染率最高,達到45.2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Hp對于男女老少均有感染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累及接觸Hp的機會越多,而機體免疫力減弱,感染Hp的機率增大。50~60歲年齡段明顯高于其它組,這一年齡段可以稱為Hp感染的高危人群。
一項研究結(jié)果顯示Hp感染是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脂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5]。本研究分析Hp感染與相關(guān)疾病指標(血脂、血糖、總膽汁酸)有無相關(guān),得出LDL-C在Hp(+)與Hp(-)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引起LDL-C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對氧磷酸-1(PON1)誘導LDL氧化,增加LDL水平,而Hp感染顯著減少PON1活性,促進LDL氧化,從而導致Hp感染患者LDL-C水平增加[6]。王樂等[7]研究指出Hp感染與LDL水平升高顯著相關(guān),是高LDL水平的獨立危險因素,與本研究一致。
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Hp感染與LDL和TC水平升高有相關(guān)性,有的卻認為Hp感染與HDL水平降低顯著相關(guān),也有發(fā)現(xiàn)Hp感染陽性組TC、TG、LDL-C異常發(fā)生率均高于Hp陰性組[8-9],廣泛的共識是Hp感染會導致血脂譜的異常改變。Hp感染引起血脂譜改變可能的原因主要為:Hp是一種細菌感染,會引起脂質(zhì)和脂蛋白代謝異常,還會引起長期輕度的炎癥刺激促進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及多種黏附分子的表達,導致血脂代謝紊亂,另外Hp感染導致體內(nèi)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導致血脂異常,是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及代謝綜合征的共同土壤[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血糖、總膽汁酸在在Hp(+)與Hp(-)兩組中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與未經(jīng)一定條件篩選的健康體檢人群血糖、總膽汁酸大多正常有關(guān)。有研究顯示感染Hp且大于45歲人群的糖化血紅蛋白高于未感染人群,根治Hp能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10]。而總膽汁酸在健康體檢人群中意義不大(P=0.996)。
本研究的局限性:(1)Hp感染是基于特異性抗體陽性確認的,Hp抗體陽性并非意味著當前存在Hp感染,這和嚴格意義上Hp感染率有出入。(2)對血糖、總膽汁酸的研究考慮欠缺,研究對象的選取意義不大,另外評估Hp在根除前后血脂水平變化意義更大。
目前Hp對一些疾病的影響機制仍不清楚,對健康體檢人群進行Hp檢測,有利于了解Hp在人群中的感染狀況,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 Hp相關(guān)疾病的風險并及早治療,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觀,減少Hp所致疾病的發(fā)生,提高生命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汪荷,黃津芳,趙鴻雁,等.健康體檢人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狀況調(diào)查[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2,29(5):734-736.
[2]樊慧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相關(guān)疾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0,12(12):1726-1727.
[3]張萬岱,胡慶蓮,蕭樹東,等.中國自然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治療,2O10,15(5):265.
[4]周輝,陳志恒,王雅琴,等.健康體檢人群中幽門螺桿菌感染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預(yù)防醫(yī)學,2012,19(11):1660.
[5] Guo X,Zhao B H,Zhang M X,et al.Risk factor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mong adults in northeren China[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1,58(106):306-310.
[6] Akbas H S,Basyigit S,Suleymanlar I,et al.The assessment of 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and serum paraoxonase-1 activity in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 subjects[J].Lipids Health Dis,2010,9(1):92-96.
[7]王樂,趙小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血脂異常的相關(guān)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2,41(23):2412-2414.
[8] Gen R, Demir M,Ataseven H.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insulin resistance,serum lipids and lowgrade inflammation[J].South Med J,2010,103(10):190-196.
[9]黃魯,沈潔,朱莜,等.廣州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血脂異常的相關(guān)性等[J].嶺南心血管雜志,2015,21(1):77-79.
[10]賈愛華,劉新艷,高志飛,等.糖尿病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的必要性分析[J].實用醫(yī)藥雜志,2114,31(8):721.
(收稿日期:201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