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 房麗華
一、引入多元評價主體,多角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1.學校主體
高校領導與管理機構往往是由教育經(jīng)驗豐富的教育精英組成,他們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宏觀設計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設計上具有較強的理論高度,高校教學管理機構參與評價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與針對性。
2.教師主體
高校要進一步凸顯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評價中的優(yōu)勢。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與難點把握比較準確,而且熟悉學情,掌握科學的評價理論,評價客觀,這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與針對性具有重要意義。
3.學生主體
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對象,將學生作為評價主體有助于從學生的視角去審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了解學生的學習的特點、學習需求等,進而調整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二、豐富課程評價內容,多維度達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目標
1.重視傳統(tǒng)文化內容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要進一步突出傳統(tǒng)文化內容評價,包括對學生的基本思想政治理論、思想政治實踐等進行評價,尤其應將我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傳統(tǒng)文化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力,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使大學生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為實際需求。
2.關注時代鮮活內容
時代在發(fā)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的內容如果一成不變,就難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難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將時代內容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及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只有不斷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的內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代緊密結合起來,貼近時代,才能有效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升,具有前瞻性,肩負起時代使命,這樣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提升有效性。
三、顛覆傳統(tǒng)評價形式,多渠道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1.從教師層面評教
評教要緊緊圍繞教師的主導作用展開評價,衡量教師的教育教學是否突出學生主體,是否有效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是否致力于學生思想政治學習品質培養(yǎng),是否圍繞學習活動設計教學,是否有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等。評教的主體要豐富,可以開展教師自評、學生評教、家長評教、學校評定等,多角度促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與針對性。
2.從學生層面評學
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對 “學”的評價要實現(xiàn)評價重點的轉移,從知識性評價向技能性評價轉變。衡量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效率,不在于看他們掌握了多少思想政治基本理論與知識,重點看他們能否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更多地關注學生思想政治學習過程中的態(tài)度、情感、思想價值觀、學習品質等。
四、結語
基于評價視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它將有助于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從單一地著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向多個角度轉變,發(fā)揮評價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與針對性中的作用,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fā)展、新突破。
參考文獻:
[1]黃蓉生.著力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4).
[2]朱國芬.“有限理性”視閾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決策思考[J].江蘇高教,2014(5).
[3]李清鋒.論大眾傳播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