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詠梅
【摘要】自閉癥多發(fā)現于孩子幼年時期,屬于一種廣泛性發(fā)展障礙,在孩子感知覺、情感表達、語言表達、思維意識、動作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障礙性發(fā)展趨勢,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嚴重的消極影響。自閉癥孩子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現階段,針對自閉癥孩子的成長問題,唯一有效的干預方式就是教育訓練,并且通過實踐證明,在孩子處于幼兒階段,對其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訓練能夠對其成長產生一定積極的影響。本文在分析自閉癥孩子基本特征的基礎上,探討了在常規(guī)園對自閉癥孩子實施教育訓練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自閉癥 常規(guī)園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182-02
一、自閉癥孩子的基本特征
自閉癥孩子的基本特征主要在社交溝通、動作行為、興趣特長等方面有所體現。針對自閉癥孩子的社交和溝通,通常情況下,自閉癥孩子對外界的事物難以產生興趣,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與其他人鮮有交流和溝通。并且在語言發(fā)展方面表現出發(fā)育遲緩等情況,與他人溝通存在障礙,溝通內容、語速、語調等方面存在異常[1]。另外,在言語理解以及其他語言理解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對自閉癥孩子的動作行為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大多數自閉癥患兒對某些行為方式秉持著堅持的態(tài)度,常常不斷的重復某些動作行為,并且通常情況下,會專著的做一些事情,例如,對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些特殊形狀的物體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自閉癥孩子進入常規(guī)園接受教育的意義
讓自閉癥孩子走進常規(guī)幼兒園接受教育就是使自閉癥孩子接受到與普通同齡孩子相同的常規(guī)教育,從而能夠適應普通學校的生活,在身心等方面獲得全面的發(fā)展,使其能夠獲得更為優(yōu)質的教學,為其未來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群體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在常規(guī)園對自閉癥孩子實施教育訓練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自閉癥孩子,與其建立良好的關系
為了促使自閉癥孩子在常規(guī)園中得到有效的教育和訓練,保證教育訓練的質量和效率,就應當先讓這些孩子接受教師和其他同學。我們可以通過不厭其煩的溝通和交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使其逐漸接受同學和新環(huán)境[2]。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fā),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借助激發(fā)孩子興趣使其產生與他人溝通的主觀意識,然后讓其完成一些簡單的動作和指令,例如,我在班級中組織以“小手拍拍,小腳動一動”為主題的游戲活動,促使孩子通過游戲加強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為后續(xù)的教育訓練奠定一定基礎。
(二)借助游戲環(huán)境的營造增強自閉癥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中,我們可以通過組織開展很多主題游戲活動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其自理能力,促進自閉癥孩子能夠與其他小朋友加強溝通和交流。例如,針對自閉癥孩子的特殊情況,可以通過音樂游戲、繪畫游戲等富含藝術性、教育性的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借助多媒體等設備為孩子們播放歌曲、圖片和影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通過實踐發(fā)現,一些自閉癥孩子在音樂、繪畫、數獨等方面表現較為卓越,且對這些方面具有強烈的興趣,常常沉浸在繪畫或音樂中。所以,作為常規(guī)幼兒園的教師,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等藝術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素養(yǎng),陶冶其情操,為其情感的激發(fā)奠定基礎。同時,針對孩子愛模仿的行為特點,在班級組織“勤洗小手,保健康”活動,促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三)加強與自閉癥孩子父母的溝通
我們應常與自閉癥孩子的父母共同討論教育訓練的策略,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實現優(yōu)勢互補。同時,還應當將孩子在幼兒園的具體表現和進步情況如實的告訴家長,多讓家長參加幼兒園舉行的各式親子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的真正狀況,并向家長咨詢孩子在家中的情況,進而實現家園共育和訓練教育對癥下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閉癥孩子是否能夠走進常規(guī)幼兒園接受正常教育和訓練應當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自閉癥依照障礙程度可以劃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對于一些沒有攻擊行為的輕度自閉癥孩子,均可以走進常規(guī)幼兒園接受教育和訓練,而對于障礙程度較為嚴重但不具備攻擊性行為的自閉癥孩子,也可以將其納入到常規(guī)幼兒教育中。對于接受常規(guī)教育的自閉癥孩子而言,應當向孩子家長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從而對癥下藥。同時,孩子家長也應當在孩子入學前對幼兒園的辦學理念、人文環(huán)境等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調查,然后經過綜合考慮,再為孩子辦理入學手續(xù)。
參考文獻:
[1]趙繼蘭,李順新.自閉癥幼兒教育方法淺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10):23-24.
[2]習榮靜.幼兒園教師接納自閉癥幼兒的心路歷程[J].現代特殊教育,2016(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