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
【摘要】打擊樂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圖譜進行打擊樂教學是引導幼兒進行節(jié)奏演奏的有效手段,通過圖示把音樂內(nèi)容簡單化、形象化,增強直觀效果,使幼兒學起來輕松、有趣,使幼兒快速掌握音樂的整體結構,為協(xié)同地演奏好樂曲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打擊樂教學 圖譜 設計與運用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200-02
著名音樂家奧爾夫認為:“節(jié)奏是音樂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而在打擊樂中,節(jié)奏則尤為重要。如果不能準確地打出各種節(jié)奏型,也就不能整齊協(xié)調(diào)地進行演奏活動”。為了能讓幼兒在打擊樂中不僅獲得音樂節(jié)奏方面的練習,同時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意識。我們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開展了《打擊樂教學中圖譜的設計與運用》的課題研究。
打擊樂音樂中所包含的樂曲風格、節(jié)奏等都是很抽象的,一般性講解幼兒難以理解和掌握,而運用圖譜教學可以很好的把這些抽象的音樂元素以簡單明了的圖畫形式呈現(xiàn)給兒童,易于幼兒對于樂曲的理解和掌握。在設計圖譜過程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尊重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如在設計小班打擊樂《大貓小貓》的圖譜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小班孩子比較易于接受直觀生動的形象的特點,在圖譜上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在節(jié)奏點處添加大貓和小貓的形象,這樣,幼兒在觀察圖譜時,就知道哪里是大貓的聲音要敲擊重一點,哪里是小貓的聲音要輕輕的敲擊。二是符合音樂本身的風格和節(jié)奏。比如,在中班打擊樂《郊游》中,因為歌曲本身節(jié)奏明快,我們在設計圖譜時,采用色彩鮮艷的小腳丫、小手的形狀,既和歌詞含義相吻合,又有利于幼兒記憶拍打節(jié)奏,效果比較明顯。
圖譜設計的合適與否,對幼兒的感知樂曲、演繹樂曲關系尤為密切。隨著課題實施的不斷深入,我們發(fā)現(xiàn)比較適宜的圖譜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首先是歌詞圖譜類型,這種圖譜主要是引導幼兒在理解歌曲本身的基礎上,感受樂曲的意境和情緒,從而進行合理演繹。在幼兒剛剛升入大班時,孩子們對中班學過的歌曲《買菜》,印象深刻,老師便嘗試將此首歌曲作為打擊樂開展活動。因為歌詞內(nèi)容和變化都比較多,幼兒可能在記憶歌詞順序和打擊演繹中會顧此失彼,因此我們就采用了歌詞圖譜法進行教學,通過歌詞圖片,配上打擊節(jié)奏的提示,不僅直觀、形象,而且幼兒學習起來會覺得很輕松。
其次是動作提示圖譜類型,顧名思義,動作提示圖譜就是將拍打的動作一平面的形象呈現(xiàn)出來。我們在進行打擊樂活動時,為了引導幼兒更好地掌握演繹樂曲的節(jié)奏,在用樂器演奏之前,往往會利用拍打身體部位的方式幫助幼兒感知、熟悉。所以我們在設計圖譜時,將拍手、拍腿等身體動作納入圖譜之中,這樣做的好處是幼兒能夠快速掌握樂曲的整體結構和打擊節(jié)奏,幼兒通過身體動作的節(jié)奏訓練之后為其后進行的合作演奏打下扎實的基礎。
另外,還有一種是樂器符號圖譜類型。這種圖譜在實際教學中比較常見,老師會和幼兒一起商量什么樂器用什么符號代替,比如三角鐵我們可以用“ ”表示,用“ ”表示鈴鼓,因為是幼兒參與設計,所以對應起來都很熟悉。運用這種圖譜進行教學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千篇一律,雖然樂器的符號相同,但是依然要體現(xiàn)樂曲的不同風格。比如舒緩的演奏,我們可以在樂器符號的后面加上彩帶的提示,表示聲音的延續(xù),歡快的演奏,則把樂器符號加以擬人化表現(xiàn),最后一種是電子綜合圖譜類型。其實,在實際教學中,上述幾種類型的圖譜有時是交叉在一起的,但是一旦設計好圖譜,再想變化,老師又要重新制作,還要進行講解。電子綜合圖譜大大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它不但可以靈活多變,還能即變即用,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幼兒的意愿或教學需要隨時調(diào)整。我們老師在前集中圖譜的經(jīng)驗基礎上,利用smart軟件,制作了更加有趣、更加形象的電子綜合圖譜,老師幾乎不用多費口舌,孩子們便可以理解了。特別是幼兒在打擊節(jié)奏、樂器的選擇上,幼兒可以不斷進行嘗試、體驗、更換,經(jīng)過師幼共同探討的最佳打擊方式就能夠立刻在電子圖譜上直觀呈現(xiàn)出來。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xiàn)。教師要理解并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注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耙虼?,符合音樂本身和幼兒年齡特點的圖譜是幫助幼兒理解、記憶節(jié)奏、便于進行演奏的有效工具。利用圖譜進行打擊樂教學的探索仍在繼續(xù),在實踐中我們還需關注幼兒的自主性,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作,讓幼兒在大膽的演繹中感受體驗音樂美好與魅力。
參考文獻:
[1]張蓮; 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人格 [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C];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