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筱菲
摘要:音樂教育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萌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對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yǎng)孩子的心靈美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要讓幼兒多聽、多講、多動,通過他們的聽覺及身體的動作來感受音樂,從而把他們帶進優(yōu)美的快樂音樂境界中。
關鍵詞:情感共鳴 學習興趣 音樂情趣
三歲了,孩子們邁著稚嫩的腳步走進幼兒園的大門,他們將在這里度過自己一生中最美好、最純潔的時光。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對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yǎng)孩子的心靈美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在快樂的氣氛中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引起情感共鳴
1.教師“放下身價”,以童心喚童趣
幼兒園的孩子抽象思維還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維和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所以對那些抽象、呆板的講述很難產生興趣,教師應該“童化”自己,拉近和幼兒的距離。久而久之,孩子們自然地就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喜歡與老師交流,老師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也由此縮短了。同時,幼兒會把對老師的這種感情遷移到這位老師的活動中,逐漸對音樂產生了興趣,并有了強烈的學習欲望。
2.給幼兒自主的空間,讓幼兒尋找快樂
能讓幼兒快樂的音樂,首先是幼兒喜聞樂見,貼近幼兒生活的音樂。教師往往自己花費許多時間選出音樂,但幼兒卻不喜歡,這是因為教師忽略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和孩子一起共同收集喜歡的音樂,從孩子的生活中尋找素材,尋找他們快樂的源泉。通過與幼兒的交流,我發(fā)現近期孩子們對《喜羊羊》動畫片非常感興趣,片頭曲更是人人會唱。于是由喜羊羊生成的一系列活動便自然產生,教師不再是設計者和指導者,而是觀察者和支持者,幼兒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在快樂的活動中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二、創(chuàng)設音樂環(huán)境,提高幼兒快樂學習的興趣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要根據音樂所特有的娛樂性特點,設計活動引導教學情景,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利用音樂的娛樂性特點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把音樂教育寓于愉快的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之中,以“樂”作為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得愉快,學得輕松。除了集體活動之外,還可以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通過游戲、勞動、散步等途徑,多渠道、多形式積極主動地開展音樂活動,讓幼兒在不知不覺、輕松愉快中感受音樂。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創(chuàng)設這個環(huán)境呢?
1.講述故事,引發(fā)興趣
選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本班幼兒具體情況,具有教育性、藝術性、趣味性的教材。在教學中,教師通??梢园迅柙~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以故事情節(jié)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如歌曲《小熊過橋》,我就是在講述這個故事的過程中將歌詞演唱出來的,特別是講到小熊膽子小,不敢過橋時,孩子都笑了,當聽到小熊在聽到媽媽的鼓勵以后踏上小橋時,孩子們流露出的是和小熊一樣的緊張和不安,最后小熊終于戰(zhàn)勝了自己,獨自一個人走過小橋時,孩子們不由對小熊豎起了大拇指。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也隨之高漲。
2.創(chuàng)設“音樂角”,感受音樂
音樂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幼兒音樂感知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huán)境中得到發(fā)展的,我們要讓幼兒關注生活中的細節(jié)。早晨,當幼兒陸續(xù)來園時,教師可以在教室里播放輕松、悅耳的音樂,幼兒一入園就有一種好的心情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在早操、進餐、課間等活動時,教師都可以為幼兒配上合適的音樂,以豐富的生活內容,為幼兒提供多看、多聽、多實踐的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音樂的美,并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
3.借助律動,抒發(fā)幼兒的情感
幼兒園的孩子特別好動,尤其喜歡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動,所以律動正好符合這一年齡的特點。針對這一特點,一方面通過拍手、拍腿、踏腳等動作來進行節(jié)奏訓練,另一方面是為幼兒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jié)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jié)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例如:在教孩子感受力度時,可以先欣賞《搖籃曲》,讓幼兒感受催眠曲的特點,并隨著音樂做輕輕律動。再聽《小海軍》,請孩子們比較兩首樂曲力度的不同,體驗出《小海軍》的鏗鏘有力,然后讓幼兒隨音樂做一些有力、節(jié)奏感強的動作,讓幼兒在音樂中結合律動,體會出兩首歌曲的不同風格。因為律動不僅滿足了孩子們好動的特性,而且?guī)椭麄兏惺艿綐非煌膬仍谇榫w,因此成為幼兒上好音樂課的重要手段之一。
4.拿起畫筆,開發(fā)音樂的想象力
一邊傾聽美妙的旋律,一邊動手畫出音樂的形象,可以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受到音樂的熏陶,例如在教唱歌曲《柳樹姑娘》的最后,我讓孩子們拿起畫筆,邊聽邊在紙上畫了畫柳樹,頓時小花,小草,小溪,藍天,白云,柳樹全都映入眼簾,有的小朋友還畫出了柳樹姑娘們手拉手跳舞慶祝節(jié)日的景象。孩子們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運用畫筆,大膽想象。
三、通過音樂欣賞,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情趣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對培養(yǎng)幼兒感受音樂、欣賞音樂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投入音樂活動中,在教學中,教師一般可以這樣引導幼兒:
1.創(chuàng)設視聽美的效果
幼兒對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較深刻的,給幼兒欣賞音樂作品的時候,一定盡量使幼兒對音樂產生一種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有時還借助直觀的視覺來輔助聽覺感知,產生思維聯想和想象,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2.情景表演的效果
由于幼兒模仿能力強,表演欲望佳,參與活動積極性高,因而讓他們邊欣賞音樂,邊進行情景表演,如在欣賞歌舞《黑貓警長》時,黑貓警長是幼兒熟悉的一個形象,我一放音樂,幼兒就不由自主地動起來,可見這個歌舞已經引起幼兒的極大興趣。而此時,我又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遵守紀律的教育。我以游戲的口吻告訴幼兒,誰想來扮演黑貓警長,黑貓警長要非常守紀律,要聽指揮,只有這樣才能指揮好它的部下白貓警長,整個活動中,不同的幼兒來扮演了黑貓警長,紀律也出奇得好。
總之,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利用多種形式,給幼兒自主的空間,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才能激發(fā)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老師要及時調整好教育觀念,把握好教育方向,選擇好教學方法,正確評價教學效果,不時進行教學反思,革新觀念,孩子們通過科學的音樂教育,不僅可以學到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yǎng)了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等,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