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鵬發(fā)
摘 要:脫離生活實際的課堂教學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知識和生活素材,有意識地融入生活中的地理知識,讓地理課堂充滿生活氣息而更加生動活潑。在課外實踐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地理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從而促進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知識。結合實際課堂教學案例,對高一地理生活化課堂的打造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生活化課堂;知識體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敝R的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生活。生活化的地理課堂源于生活,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他們切身感受并體驗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喜悅,使其明白地理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且用得上的學科,進而促進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打造生活化的地理課堂為學生架起地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的橋梁,使地理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機,提高地理教學的實效性。
一、創(chuàng)設情境,新課導入生活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用心并全力以赴。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前提,便能取得好的效果。每個知識點的成功教學都需要一個精彩的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因為精彩的導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探索新知的興趣和欲望。
如,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jié)的《宇宙中的地理》,在導入“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的知識時,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生活情境:你們剛步入高中,在這種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下往往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在一顆行星上可以真正體會度日如年,你們知道是哪顆行星嗎?為什么在這顆行星上會有這樣的體會呢?學生聽了之后興趣高漲,于是便借此時機我引導他們分析教材中的八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很快學生就知道,在金星上可以體會度日如年是因為金星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比公轉周期還要長。
二、巧用生活事例,探究新知生活化
高中地理教材中蘊含著許多豐富的生活事例,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資源,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具體素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教學需要,提煉生活中的各種主題,進而構建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比如,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我在教授時引入了這樣的生活事例:劉先生今年四十歲,屬于高收入人群,他對居住的要求是地段一定要清靜,最好臨海。因為平時接觸的人很多,回家想有一個溫馨寧靜的環(huán)境,且要有良好的物業(yè)管理,以保證家人居住更舒適安全,交通也一定要便利,社區(qū)配套設施要完備、人性化。如果讓你根據(jù)張先生的要求,從市中心到郊區(qū),你認為他居住在哪里比較合適呢?說完之后學生很快就活躍了起來,邊思考邊與其他小伙伴激烈地討論開來。如此一來,為學生營造了活躍、和諧的教學氛圍,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教材中的知識點,并深刻認識到學習地理可以幫助大家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有利于強化他們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建立新的知識體系
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觀察并熟悉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進而合理運用其原有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透徹理解和掌握新知識。
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節(jié)《全球氣候變化》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夏季市區(qū)的氣溫與郊區(qū)的氣溫哪個高呢?為什么一到夏季市區(qū)的人們都喜歡到綠樹成蔭、河湖交錯的郊區(qū)或鄉(xiāng)村去呢?”然后用多媒體出示城市熱島效應的示意圖,讓學生通過讀圖認識什么是城市熱島效應,接著給他們一定時間去搜集和閱讀相關資料,分析城市熱島效應的形成原因,討論城市熱島效應會給城市帶來哪些影響,根據(jù)前面所學的知識,結合自己的生活應驗,談談如何減弱城市熱島效應。由此一來,居住在農村和城市的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在夏季的實際生活感受,在探討中明白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業(yè)發(fā)達,交通擁堵,大氣污染嚴重,以至于熱傳導率和熱容量都很高,所以城市平均氣溫要比郊區(qū)高2 ℃以上。
總而言之,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來形容一個人學問廣博、無所不知中就可看出,地理在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中占據(jù)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生活需要地理,地理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學好地理可以弄明白生活中的許多天文地理現(xiàn)象,也能科學選擇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田占銀.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智慧的靈光: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模式建立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5(22).
[2]黃悅.開源導流,學以致用:高中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5(24).
[3]劉正平.再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的優(yōu)效教學[J].林區(qū)教學,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