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珍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廣和深入,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很強的人文性。這也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授課時,加強對人文精神的滲透和理解,學生在這樣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中容易提升對語文知識點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效率隨之也會得到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精神;滲透問題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體現(xiàn)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讓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具有人文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fā)展,學科綜合化的趨勢也更加突出,這也表明了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得到了提升,社會所需要的不但是專業(yè)人才,而且是具有較高人文素養(yǎng)的人才。由此可見,語文教學必須順應素質教育的趨勢確定育人目標,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
高中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性的重要場所,語文學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就非常適合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而高素質的人才培養(yǎng)離不開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性。要求教師在講解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典籍時,要對文中的思想和民族精神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站在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優(yōu)秀典籍的豐富內(nèi)涵。讓學生感受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高中人文教育的現(xiàn)狀
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和升學壓力越來越大,導致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能夠更快地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大多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目標的偏頗導致了人文教育的淡化。讓學生進行大量基礎知識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人文精神的滲透。在教學中教師在設計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時,主要關注學生解題能力和應試能力的提升,而忽視對學生人文性的挖掘。教學方式上,教師往往遵循自己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教學上缺乏創(chuàng)新和豐富,造成課堂教學落后、單板,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得不到提升。尤其是高中生面臨高考的壓力,教師更是以考試為中心,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復習和考試,導致學生在高強度的學習中無暇發(fā)展自身的人文精神。
三、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策略
1.塑造學生的高尚人格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重視本課程的德育功能。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教育材料。比如,我國古代文學優(yōu)秀作品《詩經(jīng)》《論語》《史記》,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做出的貢獻等,都可以成為滲透人文教育的有效資源。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塑造學生高尚的人格。
2.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有人說語文教學中都是文字教學,和審美都無法掛鉤,其實不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應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在了解高中生審美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語言文字的真實美,讓學生感受優(yōu)秀文章、詩歌、小說的語言美,從而培養(yǎng)高中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學生的心靈得到陶冶,健康、積極的審美情感和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3.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
多媒體教學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已經(jīng)越來越普遍,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引用,讓學生能夠在視覺和聽覺上接受多重刺激,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讓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領悟。同時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更加靈活地滲透人文精神,讓學生通過觀看一些視頻課件,感受其中的精神核心,有利于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例如,教師在講解《蜀道難》這篇古詩詞時,可以在備課中準備一個這首詩的朗讀音頻,讓學生在抑郁頓挫的朗讀聲中,感受先民的智慧,感受李太白當時對蜀道的無限感嘆欽佩之情?!班嬗鯂?!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弊寣W生感受蜀道的“險”;蜀道的“難”蜀道的“高”讓學生跟著課件大聲地朗讀,將自己的思想感情充分抒發(fā)出來。加深對課本知識的印象,并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自己的思考,感受李白創(chuàng)作時所賦予的感情,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強烈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文化教育與人文教育有機結合,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樹起人文教育的大旗,塑造學生的精神靈魂,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從而為國家培養(yǎng)出新一代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林清彬.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考試周刊,2016(67).
[2]孔苗苗.淺論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