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賢梅
朗讀既是傳統(tǒng)語文學習的精髓,也是現(xiàn)代語文學習科學有效的方法。我國自古以就有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的名言。朗讀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而且可以強化理解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朗讀常常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會語言的感情色彩,再現(xiàn)作品的藝術形象,把學生吸引到作品中去,使之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喚起感情的共鳴,受到思想教育和審美教育。由此可見,朗讀是多么重要。
既然朗讀這么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這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和方式。但在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忽視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每拿到一篇課文,教師就用問的方式進行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提問的目的無非是滿足疏通課文情節(jié)的需要。課文分析完了,課也上完了。這樣,學生課堂上沒有時間去讀書,對于教材中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包蘊的情感,也無法親自去品味感受。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個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情感的作用。可見,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訓練,是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因此,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朗讀訓練。
1 朗讀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促進語言和思維的統(tǒng)一發(fā)展。要完成這一目標,朗讀擔負著十分重要的任務。通過朗讀,把語言文字化作鮮明的視覺形象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喚起學生的想象,引起感情的共鳴,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歷其事,從而受到教育和感染。如在教學《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要讓學生反復地朗讀課文,讓死的文字化作有聲的語言,從而喚起學生想象。透過文字,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月夜刺猹的少年形象。這樣,學生沉浸在趣味無窮的情景中,好像也經(jīng)歷文中主人公所經(jīng)歷過的事情。
2 朗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語文教材中,絕大多數(shù)的范文都是文質兼美的。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審美需要出發(fā),用感情線牢牢地牽住學生,以情激情,有效地傳情播情,讓課堂充滿詩情畫意,引導學生處于愉快的氣氛和抒情的格調中,然后飽含感情地朗讀,從而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從而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提高審美的情趣。例如教學《荷塘夜色》一課,先讓學生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然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從文中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到荷塘的美。以此感染學生,使學生入情入境,喚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領略自然風光,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 朗讀有助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語文教學心里學的研究表明,小學生閱讀時注意力穩(wěn)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的穩(wěn)定,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思維、理解和記憶。學生在初學語言時,聲音對大腦皮層建立聽覺表現(xiàn)的作用尤為重要,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語言。也就是說,只有經(jīng)過反復朗讀,方能讀出其中的韻味,領悟深層含義。
4 朗讀有助于發(fā)展學生語言
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甚至熟讀成誦,讓學生直接感受語言,把文本言語文字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對課文熟讀理解的基礎上,還要重視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對好詞、佳句、名篇,要交給方法,讓他們多讀,熟讀成誦,對于重要的課文還要能夠復述出來。了解多種的語言表達方式,就能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促發(fā)自己的感情,從而發(fā)展語言。
5 朗讀有助于增強語言感染力
每個人讀書、說話的語氣、語調都有所不同,有的人說話悅耳動聽,抑揚頓挫,使人聽了心情舒暢,這就是語言的感染力。在語文教學之中,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可較好地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感染力。比如腳《少年閏土》一課時,“我”和閏土怎樣相識,閏土又講了在鄉(xiāng)下的哪些奇聞趣事?學生通過朗讀及觀看有關教學光碟體會到閏土心里裝著的事使人心情愉快,有趣無比。對于后來與閏土分別時,要求的、學生讀出令人傷感、依依不舍的感情。這樣,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能更好地表現(xiàn)語文的語氣、節(jié)奏、情緒,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含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的感染力。
6 朗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最基礎的教學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目標之一。而讀和寫兩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佳方式,朗讀是良策。反復吟讀文章,“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痹诮虒W《荷塘月色》一課時,先讓學生感知朗讀,從作者不同角度,充分調動想象,對荷塘進行細致入微的刻畫。特別是文章中運用比喻、通感修辭手法的句子,學生要反復朗讀,從讀中感悟,另外,還要讓學生有目的地選擇構思、表達方式上有特色的段落,反復吟讀。久而久之,文章感性直覺增強了,胸中有了格局,下筆就有神了。
葉老說過: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奴文字。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朗讀這個教學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點地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提高語文興趣,更準確地理解作者地感情,從而提高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