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兩漢官吏病假制度探略*

      2017-03-28 07:24:08張亭立
      重慶社會科學(xué) 2017年9期
      關(guān)鍵詞:居延漢簡病假

      張亭立

      兩漢官吏病假制度探略*

      張亭立

      兩漢時期官吏的人事管理中已經(jīng)形成了較為完整、嚴(yán)格的病假制度。官吏請病假稱為“移病”,請假、銷假均有規(guī)定。一般的短期病假并無日數(shù)限制,但需用休息日抵償;長期病假則不可超過三個月,否則即應(yīng)免職。如三月病假期滿而未愈,可以經(jīng)皇帝賜告進(jìn)行續(xù)假。“賜告”由人主好惡所決定,或作為一種福利賜予高級官吏、天子近臣,或賜予具有特殊社會地位、擁有較高社會聲譽的官吏以體現(xiàn)王朝的褒獎,因此只可看作慣例之一種,而非法令之必然。而就病假賜告的休假地點而言,自成帝時郡國內(nèi)薪俸二千石的高級官吏賜告之后不可歸鄉(xiāng),其他官吏理論上則可“帶印綬,將官屬”以歸,但對于無實權(quán)的冗散官吏而言,實應(yīng)無官屬可將。

      兩漢官吏 病假制度 移病 賜告(歸)

      漢宣帝時的富平侯張安世職典樞機,位高權(quán)重,每次參與朝廷政令的決策之后,“輒移病出”,等到詔令頒布,張安世便佯裝大驚,“使吏之丞相府問焉”[1],眾人皆不知其參與其事,其謹(jǐn)慎周密若此。張安世用來為自己打掩護(hù)的“移病”,指的是漢代官吏因患病而移出官府之外,不視政事,也就是俗稱的“請病假”。《漢書·楊惲傳》中記載:“郎官故事,令郎出錢市財用,給文書,乃得出,名曰‘山郎’。移病盡一日,輒償一沐,或至歲余不得沐。其豪富郎,日出游戲,或行錢得善部。貨賂流行,傳相仿效。惲為中郎將,罷山郎,移長度大司農(nóng),以給財用。其疾病休謁洗沐,皆以法令從事?!盵2]可見西漢時期,在官吏的人事制度中已經(jīng)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病假制度,由此豪富者方才有漏洞可鉆,楊惲也才可“以法令從事”。可見作為一種實際運行的行政機制,漢代的病假制度,不僅是官吏所享受的一種基本福利待遇,也是朝廷對官吏的一種管理與約束方式。對官吏的病假制度以及實際執(zhí)行方式與效果進(jìn)行探討,將有助于厘清其在漢代官吏的政治生涯與日常生活中所發(fā)揮的潛隱作用。

      一、“病滿三月而免”與賜告

      一般來說,漢代的官吏病假執(zhí)行“病滿三月而免”的制度。

      按照《漢書·楊惲傳》中的說法,“移病盡一日,輒償一沐”,官吏因日?;疾∶看嗡埖牟〖偻鶖?shù)日而已,需要用“休沐”,即休息日來抵償,病假一日即抵償一日,如果頻繁請假,休息日盡數(shù)用盡,“或至歲余不得沐”。由此看來,朝廷對于官吏日常的短期病假,在日數(shù)總量上并沒有限制。但是如果碰到大病、重病,需要長期請假的情況,則以三月為限?!讹L(fēng)俗通義·過譽》中記載:“漢典吏病百日當(dāng)免,所以鄴民急病,懲俗通蕙也?!盵3]“百日”即指三月?!稘h書》孟康注亦云:“古者名吏休假曰告。漢律,吏二千石有予告,有賜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當(dāng)?shù)靡病Yn告者,病滿三月當(dāng)免,天子優(yōu)賜其告,使得帶印綬將官屬歸家治病。至成帝時,郡國二千石賜告不得歸家。至和帝時,予賜皆絕?!卑创藵h律官吏一次病假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否則即應(yīng)免職。故歐陽鳳蓮指出,漢代官吏的病假時間長短“依個人而定,一般而言,不得超過三個月,超過者就要免官?!盵4]許正文、宋杰、時小紅也多持其議。[5][6][7]《居延新簡》EPT52·158①《中國簡牘集成》所收《居延新簡》的簡牘編碼方式為“探方名+探方號+簡號”,如EPT52·158為破城子探方52號中的158號簡,EPF22·82為破城子房屋8號中的82號簡等。本文中所引用簡文均依此標(biāo)注。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第十三燧長王安病三月免,缺。移府。一事一封,五月庚辰,尉史?!盵8]燧長是百石級別的小官,但在休病假這件事情上也與二千石的高官一樣,病三月而免,可見這一規(guī)定當(dāng)為漢朝內(nèi)郡邊地所共同遵守。

      如果三月病假期滿而病未愈,可以經(jīng)皇帝賜告進(jìn)行續(xù)假。所謂“賜告”,即是由天子恩賜,延長病假。建元元年武帝初即位之時,征招賢良文學(xué)之士。當(dāng)時公孫弘六十歲,被征為博士,但因為出使匈奴還朝回報時不合上意,觸怒了武帝,被責(zé)備沒有才能,因此病免歸家。這里的“病免歸”指的并不是長期病假,或為即時免歸,當(dāng)不受三月之限。元光五年,公孫弘起復(fù),元朔五年任丞相,時值淮南、衡山謀反案起,公孫弘擔(dān)心被責(zé)失職而獲罪,便上書以病重求免,但是與建元元年不同的是,這一次漢武帝并沒有批準(zhǔn),“因賜告牛酒雜帛,居數(shù)月,病有瘳,視事?!盵9]即言“賜告”,則知當(dāng)時公孫弘病假已滿三月。

      恪守三月病滿免職的例子的高級官吏可參見漢成帝時的谷永,《漢書》卷八十五《谷永傳》:“永…為北地太守歲余,衛(wèi)將軍商薨,曲陽侯(王)根為驃騎將軍,薦永,征入為大司農(nóng)。歲余,永病,三月,有司奏請免。故事,公卿病,輒賜告,至永獨即時免。數(shù)月,卒于家?!盵10]谷永本因言災(zāi)異而為成帝所看重,但是他 “前后所上四十余事,略相反復(fù),專攻上身與后宮而已”,已經(jīng)引起了成帝的不滿,再加上黨于王氏②谷永先后依附于大將軍王鳳與平阿侯王譚,而與王音不相得?!稘h書》卷九十八:鳳輔政凡十一歲。陽朔三年秋,鳳病,天子數(shù)自臨問,親執(zhí)其手,涕泣曰:“將軍病,如有不可言,平阿侯譚次將軍矣?!兵P頓首泣曰:“譚等雖與臣至親,行皆奢僭,無以率導(dǎo)百姓,不如御史大夫音謹(jǐn)敕,臣敢以死保之。”初,譚倨,不肯事鳳,而音敬鳳,卑恭如子,故薦之。,其中種種曲折不堪之處,成帝亦知曉,因此對谷永不甚親信。谷永雖然由驃騎將軍王根的推薦任職大司農(nóng),但是只在任上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因著生病滿三月未愈的由頭,被免了職。大司農(nóng)為九卿之一,秩中二千石,領(lǐng)天下錢谷,以供國之常用,谷永卻唯獨沒有獲得本應(yīng)獲得的病假延期,可見,所謂“賜告”乃是由人主好惡而決定,只能算是慣例,而非法令了。

      蔡萬進(jìn)指出一般官吏是難以享受病告三月休假待遇的,更談不上“病告”后“賜告”的待遇。[11]而廖伯源則認(rèn)為漢代得賜告者,上至萬石,下至六百石,皆有其例,且無中央地方官之限制。[12]這兩種看起來矛盾的觀點,恰恰反映了賜告所具有的這種不確定性:正因為“賜告”是由人主依好惡而定,其實施范圍與內(nèi)容就會常有不合慣例之處?!凹仁腔实壑髻n,則其事必須上達(dá)天子,故史書中所見賜告之例子多數(shù)為高級或親近之官吏”,至于一般的官吏,或者西北邊地難見天顏的戍卒官吏,能夠得到皇帝賜告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但又因為皇帝的恩賜可以遍及任何官吏,則得賜告者理論上又不受官職之限制。因此賜告的對象,雖然以二千石以上的高官為多,但也并不以此為限。例如光武帝時的牟長,因講學(xué)而聞名河內(nèi),后被朝廷征為中散大夫,因病“賜告一歲,卒于家?!盵13]而西漢章帝時的江革,因孝行而名著天下,建初時以諫議大夫“賜告歸”。中散大夫與諫議大夫秩均不過六百石,但同樣得到天子的賜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此二人的德行出眾,超拔于常人之外,牟長講學(xué)時“常有千余人,著錄前后萬人”,江革被稱作“江巨孝”,兩人都擁有相當(dāng)?shù)纳鐣绊?,因此容易成為人主特別關(guān)注優(yōu)待的對象;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賜告之權(quán)為人君所自有,雖有特例,非為逾距。

      事實上,不僅賜告的給予權(quán)是由君主所掌握的,賜告所延長的病假時間同樣由君主決定,而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如上文公孫弘獲賜告“居數(shù)月”,牟長“賜告一歲”,而江革則“以終厥身”,即獲得終生享受帶職病假的待遇。

      二、天子賜告的目的

      根據(jù)不同的賜告對象,君主賜告的目的可以分為兩種。

      (一)賜告作為病假的過程環(huán)節(jié),官吏病愈后繼續(xù)履職

      第一類賜告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延長病假期限,讓官吏安心靜養(yǎng),早日病愈,以便盡快回到工作崗位繼續(xù)履職,這一類賜告所針對多是職能部門負(fù)有實責(zé)的高級官吏。比如漢武帝時的汲黯。

      汲黯于建元六年任主爵都尉,負(fù)責(zé)諸侯國各王及其子孫封爵奪爵等事宜,為九卿之一。元朔五年時,丞相公孫弘上書武帝言道:“右內(nèi)史界部中多貴人宗室,難治,非素重臣不能治,請徙黯為右內(nèi)史。”[14]在太初元年三輔分治之前,左、右內(nèi)史主管京畿之地,主要負(fù)責(zé)長安地方事務(wù)的管理,所關(guān)系的人員復(fù)雜,職責(zé)重大,也屬九卿①《史記·汲鄭列傳》:“武帝立,莊稍遷為魯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為右內(nèi)史?!笨梢?,右內(nèi)史亦為九卿。,故而公孫弘說“非素重臣不能治”。汲黯之后的下一任右內(nèi)史是義縱,曾因道路不治而受到武帝的責(zé)恨②據(jù)《漢書·義縱傳》:武帝病愈之后起幸甘泉宮,發(fā)現(xiàn)道路破壞,失于修護(hù),由此對時任右內(nèi)史的義縱產(chǎn)生了不滿,為此發(fā)怒說:“縱以我為不復(fù)行此道乎?”接下來的冬天,就發(fā)生了楊可正主持“告緡案”之事,義縱認(rèn)為楊擾亂百姓,部署官吏逮捕那些替楊可正出去辦事的人。武帝聽說了這件事,派杜式去處理。杜式以義縱廢棄敬君之禮為由,將義縱棄市。就義縱在這件事情上的所為來看,量刑為棄市未免過重。義縱非為任職不力,促使武帝對義縱痛下殺手的動機就鋪墊在武帝大病初愈之后起幸甘泉宮失修的道路之上,而其根源,則是義縱的這種無心之失觸犯了武帝內(nèi)心深處對于疾病和死亡的忌諱。;元鼎四年,倪寬任左內(nèi)史,“勸農(nóng)業(yè),緩刑罰,理獄訟,卑體下士,務(wù)在于得人心;擇用仁厚士,推情與下,不求名聲,吏民大信愛之。寬表奏開六輔渠,定水令以廣溉田。收租稅?!盵15]從他們的任職體事上亦可大略推知汲黯任職的工作狀態(tài)。汲黯“為右內(nèi)史數(shù)歲,官事不廢”,這就充分體現(xiàn)出他出色的庶務(wù)能力。因此,對于汲黯這樣負(fù)有實責(zé)且能力出眾的高級官吏患病三月未愈,“上常賜告者數(shù)”,希望其病愈后可繼續(xù)任事,但是汲黯“終不愈”?!白詈蟛?,莊助為請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職居官,無以逾人。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麾之不去,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显唬骸?。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睂τ谑ゼ橱鲞@樣一位“社稷之臣”,武帝無疑是深為惋惜的。

      (二)賜告作為榮譽獎賞,官吏無需恢復(fù)工作

      第二類賜告是針對具有特殊才能,擁有較高社會聲譽的官吏,比如上文所提及的牟長與江革。在江革以病歸家之后的元和年間,章帝仍因感念江革的孝行,特地制詔齊相:“諫議大夫江革,前以病歸,今起居何如?夫孝,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國家每惟志士,未嘗不及革。縣以見谷千斛賜‘巨孝’,常以八月長吏存問,致羊酒,以終厥身。如有不幸,祠以中牢?!闭碌奂热灰呀?jīng)有“如有不幸,祠以中牢”的指示,很明顯在賜告之時并沒有抱著其病愈后還能返回任職的希望,但之所以仍然批準(zhǔn)延長病假,乃是為了體現(xiàn)以君主為代表的朝廷對江革的褒獎,倡導(dǎo)忠君孝親的社會風(fēng)氣。這種“賜告”可以看作是一種榮譽。無獨有偶,安帝時的汝南薛包也是“以致孝聞”,“有詔賜告歸,加禮如毛義?!盵16]

      具有特殊地位的官吏同樣也屬此例。如漢宣帝時的學(xué)者疏廣,地節(jié)三年任太子太傅,他的侄子疏受,任太子少傅,“太子每朝,因進(jìn)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為師傅,朝廷以為榮?!盵17]任職五年之后,皇太子已經(jīng)十二歲,可以通曉《論語》與《孝經(jīng)》。疏廣認(rèn)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后悔?!北闩c疏受二人俱移病。滿三月后賜告,但是疏廣依然稱病篤,上疏乞骸骨。宣帝“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毙蹖κ鑿V父子的尊重與優(yōu)待,與其說是對二人才學(xué)人品的看重,不如說是因其為天子師,就此褒揚尊師重道的風(fēng)氣。二人離京之時,“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shè)祖道,供張東都門外,送者車數(shù)百輛,辭決而去。及道路觀者皆曰:‘賢哉二大夫!’或嘆息為之下泣?!眲t顯然是對于賢大夫名成不居,功成不就的一種贊賞與弘揚。

      三、官吏病假的管理相當(dāng)嚴(yán)格

      漢時官吏患病請假,病愈銷假,均有嚴(yán)格的手續(xù)。而就其具體的實施步驟來說,正史的記載比較述略,但在西北邊地出土的《居延漢簡》《居延新簡》《敦煌簡牘》以及《尹灣漢簡》之中卻有所反映。

      居延與敦煌地處西北,氣候苦寒,生活艱苦,戍邊的將卒或因氣候,或因勞作,常見有患病的記載①以《居延漢簡》為例,以“傷寒(汗)”直接命名、描述的病例有15例,另說明“病頭痛”的有19例,說明寒炅(熱)的有10例,還有相當(dāng)一部分病癥表現(xiàn)為心腹積,脅痛,四支不舉,煩懣,不能食飲,喉痛,咳,短氣等等,從癥狀表現(xiàn)來看,這些也都與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所論述的傷寒癥狀相合。,一旦患病,或需看病,或需休養(yǎng),即無法繼續(xù)承擔(dān)原有的工作,需要請假。如《居延漢簡》306·21②《居延漢簡釋文合?!穼啝┑木幋a采用原簡編號,如3·3,如后續(xù)標(biāo)有ABC,則分別表明同一簡的正面、背面和側(cè)面,本文所引用簡文均依此標(biāo)注。:“辛亥,卒卅七人,其二病,三人養(yǎng),定作卅二人,十四人作墼,九人畫沙,九人壘土。”[18]原本可工作的戍卒是37人,但在辛亥這一日,二人病假?!抖鼗蜐h簡》中也有對于戍卒患病的記載,如簡1028中記載:“煎都鄣卒郭縱病葦葦葦葦葦格休葦葦葦葦葦葦葦病 葦 丁 休 詣昌安”[19]其中的“病”標(biāo)記的就是請病假的戍卒。就簡文的記載來看,官吏和戍卒的病假管理均有法令規(guī)定。《居延漢簡》58·26:“病年月日署所病偷(愈)不偷(愈)報名籍候官如律令?!笔紫?,各烽燧需對每日燧中戍卒的患病情況制定專門的“病卒名籍”,按月逐級上報。其內(nèi)容包括了病卒的姓名、所屬候燧、何時發(fā)病、所患何病等基本情況,以及病情“愈”或“不愈”等發(fā)展情況。同理,對于官吏因病請假也有嚴(yán)格而詳盡的手續(xù)規(guī)章?;疾?、請假、銷假均需登記造冊。其中的“?。迹被颉安≡\爰書”,相當(dāng)于吏官的 “病情記錄”,“吏病及視事書卷”則相當(dāng)于吏官的“病假記錄本”,如《居延漢簡》8·1AB中的 “陽朔二年正月盡十二月吏病及視事書卷”?!毒友有潞啞稥PF22·82記載三月丁亥朔辛卯這一日,城北守候長匡生病了,“謹(jǐn)寫移燧長黨病書如牒”,上報于候府,希望得到批準(zhǔn)“請令就醫(yī)。”而官吏在病愈之后,還需要銷假,重返工作崗位,簡文中稱作“病瘳或視事”。

      簡文中這類的記載頗多,如:

      病瘳視事(《居延漢簡》143·24)

      甲渠言士吏孫猛病有瘳視事言府(《居延漢簡》185·22)

      病有瘳月十三日視事當(dāng)(《居延漢簡》190·3)

      十月丁酉病廿七日甲寅視事 (《居延漢簡》253·11A)

      昌病有瘳,詣官謁八月戊 (《居延新簡》EPT31·4)

      第十七候史賞,病有瘳,詣官,謁(《居延新簡》EPT59·119)

      五鳳三年四月丁未朔甲戌,候史通敢言之官,病有瘳,即日視事,敢言之。(《居延新簡》EPT53·26)

      五鳳二年八月辛巳朔乙酉甲渠萬歲燧長成敢言之,乃七月戊寅夜,隨(墮)塢陡傷要(腰),有瘳,即日視事,敢言之。 (《居延漢簡》6·8)

      《居延新簡》EPT51·319中還提到了一個名叫陳安國的燧長因為老病而被斥免的事,“甲渠言:鉼庭士吏李奉、燧長陳安國等年老病,請斥免。言府,一事集封?!笨梢娂膊〔挥蛘呔谜埐〖?,對官吏的任職頗有影響。

      簡文中也有數(shù)例類似的記載:

      一人固病先罷(《居延漢簡》206·24)

      固病聾軟弱職不修治請以 (《居延漢簡》284·27)

      第十三燧長王安病三月免,缺。移府。一事一封,五月庚辰,尉史。 (《居延新簡》EPT52·158)

      燧長張敞病, 不任 (《居延新簡》EPT68·130)

      甲渠言:尉史陽貧困不田,數(shù)病,欲補燧長,宜可聽。 (《居延新簡》EPF22·327)

      西北邊郡人員缺乏,因此與內(nèi)郡相比,在官吏的選拔與任用上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任職官吏年齡、籍貫的限制都相對寬松①就《居延漢簡》記載的情況來看,戍卒中年齡最大的可至六十余歲,如“觻得武安里黃壽年六十五”(《居延漢簡》284·12)。前文所提到的燧長陳安國,根據(jù)《居延新簡》EPT51·4“居延甲渠第二燧長,居延廣度里公乘陳安國,年六十三,建始四年八月辛亥,除。”當(dāng)時他是63歲。在居延,家于邊郡(如觻得、張掖)的人因地利之便多擔(dān)任候長、燧長之類的職務(wù),往往久在其任,其年齡或可超過六十歲。,在居延的簡文中還常常見到 “以長史行太守事”“以肩水城尉行都尉事”,以至有“以酒泉庫令兼行太守事”這樣下級官吏兼行上級職責(zé)的情況,在當(dāng)?shù)囟家驯灰暈閼T例,甚至還有一些候官以私印行官書這樣不徇常例的事件,也著錄于冊。但是在官吏因患病而斥免這方面卻少見優(yōu)容之例,或免職或調(diào)任,《居延新簡》EPF22·327 條記載的就是一個名叫陽的人因為貧困多病,而由尉史降級調(diào)任為燧長的事。

      對于漢官病假的管理,正史中記載頗少,邊地的情況雖與內(nèi)郡有殊,但從其執(zhí)行“三月病滿而免”的情況來看,二者在官吏的病假管理上應(yīng)該執(zhí)行統(tǒng)一的制度。

      四、病假期間的待遇

      官吏病假期間的待遇,包括了天子對官吏的慰問方式、休病假的地點以及在病假期間職權(quán)的保有甚至是否可以有下屬陪同等。

      史籍中常見天子于官吏病假期間慰問撫恤的記載,或派小黃門、太醫(yī)視疾,或賜以錢、物。如《后漢書》卷二十六記載元和二年,章帝東巡,韋彪以司徒從行,“還,以病乞身,帝遣小黃門、太醫(yī)問病,賜以食物?!盵20]卷二十七:“(張湛)以病乞身,拜光祿大夫…因稱疾不朝…帝數(shù)存問賞賜。 ”[21]卷三十九:“(淳于恭)病篤,使者數(shù)存問?!盵22]卷四十三:朱暉病,“太醫(yī)視疾,太官賜食。”“(樂)恢以意不得行,乃稱疾乞骸骨。詔賜錢,太醫(yī)視疾。 ”[23]卷四十五:“(張酺)數(shù)上疏以疾乞身…帝不許,使中黃門問病,加以珍羞,賜錢三十萬”[24]等等。這些慰問與賞賜既可見于短期病假,也可適用于長期病假。如順帝時的樊英,得天子待之“以師傅之禮”,后“以光祿大夫賜告歸”,順帝令“在所送谷千斛,常以八月致牛一頭,酒三斛?!盵25]不僅如此,前引孟康注中說賜告者,可“使得帶印綬將官屬歸家治病”,樊英以原職回鄉(xiāng)養(yǎng)病,所指類此。但孟康又說“至成帝時,郡國二千石賜告不得歸家。至和帝時,予(告)賜(告)皆絕。 ”

      《漢書》卷七十九《馮奉世傳》載,成帝時任瑯琊太守的馮野王因與大將軍王鳳有隙,“懼不自安,遂病,滿三月賜告,與妻子歸杜陵就醫(yī)藥?!盵26]王鳳因此劾奏野王“賜告養(yǎng)病而私自便,持虎符出界歸家,奉詔不敬”。當(dāng)時王鳳的幕僚杜欽曾進(jìn)言說:“竊見令曰,吏二千石告,過長安謁,不分別予賜。今有司以為予告得歸,賜告不得,是一律兩科,失省刑之意。夫三最予告,令也;病滿三月賜告,詔恩也。令告則得,詔恩不得,失輕重之差。又二千石病賜告得歸有故事,不得去郡亡著令。傳曰:‘賞疑從予,所以廣恩勸功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闕難知也?!襻屃钆c故事而假不敬之法,甚違闕疑從去之意。即以二千石守千里之地,任兵馬之重,不宜去郡,將以制刑為后法者,則野王之罪,在未制令前也。刑賞大信,不可不慎?!倍貘P“不聽,竟免野王”,“郡國二千石病賜告不得歸家,自此始?!?/p>

      按照孟康與杜欽的說法,郡國二千石病賜告歸家治病乃是慣例,但是因為王鳳打壓馮野王的原因,竟就此改弦更張,以至到了東漢和帝時“予賜皆絕”。但這一制度所針對的對象主要是郡國內(nèi)的二千石高官,而并非所有的二千石高官,同樣也并不適用于非二千石的其他官吏。如明帝時的趙孝“以衛(wèi)尉賜告歸,卒于家”,安帝時的薛包“有詔賜告歸,加禮如毛義”,以及上文所提到的章帝時的江革,都是在和帝前后獲得“賜告歸”的例子,理論上均可以“帶印綬,將官屬,歸家養(yǎng)病”。其中,樊英是光祿大夫,秩二千石;江革是諫議大夫,秩六百石;趙孝是衛(wèi)尉,秩中二千石;薛包是侍中,秩比二千石。光祿大夫與諫議大夫都掌顧問議論,相當(dāng)于天子的智囊團。侍中是天子近臣,可入值禁中,相當(dāng)于天子的私人秘書。三者地位尊貴,但都無實權(quán),即便是賜告歸,雖然可帶印綬,但應(yīng)無官屬可將。只有衛(wèi)尉因為分管南北宮,下設(shè)北宮、南宮衛(wèi)士令,屬于擁有實權(quán)、屬下的官吏。趙孝的弟弟趙禮亦曾就職于衛(wèi)尉府,趙禮去世的時候,明帝“令孝從官屬送喪歸葬”,以此來看,如衛(wèi)尉這般有實權(quán)有屬下的官吏,賜告歸鄉(xiāng)之時,或確可將官屬以隨?!逗鬂h書》中記載張湛“告歸平陵,望寺門而步。主簿進(jìn)曰:‘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輕?!吭唬骸抖Y》,下公門,軾輅馬??鬃佑卩l(xiāng)黨,恂恂如也。父母之國,所宜盡禮,何謂輕哉?’”[27]張湛時任左馮翊,秩中二千石,其告歸之時即攜帶主簿以隨。雖不知此處之告歸是否為賜告歸,但同為告歸,或可為賜告歸“帶印綬,將官屬”之佐證。

      [1][2][10][14][15][17][26](東漢)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 年,第 2637、2637、3473、2319、2630、3039、3303 頁

      [3](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中華書局,1981 年,第178頁

      [4]歐陽鳳蓮:《淺談漢代官吏的休假制度》,《長春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第11期,第45~46頁

      [5]許正文:《漢代官吏的休假與退休制度》,《邯鄲師專學(xué)報》2003年第6期,第27~29頁

      [6]宋杰:《〈元延二年日記〉所反映的漢代郡吏生活》,《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2003年第3期,第108~113頁

      [7]時曉紅:《秦漢時期官吏休沐告寧制度考略》,《東岳論叢》1996年第4期,第92~94頁

      [8]中國簡牘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簡牘集成甘肅內(nèi)蒙古卷居延新簡》,敦煌文藝出版社,2001年,引用簡號見文中標(biāo)注

      [9](西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 年,第2952頁

      [11]蔡萬進(jìn):《尹灣漢簡元延二年日記所反映的漢代吏休制度》,《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71~77頁

      [12]廖伯源:《漢官休假雜考》《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秦漢卷》,中華書局,2017年,第2761~2767頁

      [13][16][20][21][22][23][24][25][27](南朝)范曄:《后 漢 書》,中華書局,2013 年,第 2557、1295、919、929、1301、1461、1532、2723、929 頁

      [18]謝桂華 李均明 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文物出版社,1987年,引用簡號見文中標(biāo)注

      [19]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漢簡》(下冊),中華書局,1991年,第258頁

      Analysis of Sick Leave System of Officials in Han Dynasty

      Zhang Tingli

      In the Han Dynasty,a complete sick leave system had been formed in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of the officials.Sick leave can be called sick shift,and general short-term sick leave is not limited by days,but it needs to be paid off on the rest day.Longer term sick leave should not exceed three months,otherwise the official should be dismissed.The March-holiday can be extended and be called “prolonged vacation” which is decided by the Emperor’s personal likes and dislikes,or for senior officials as a kind of welfare,or to the person in special social status or has a high social reputation of official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dynasty of praise.So it only can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practicerather than the inevitable law.As the JuYan bamboo slips said,the registration system on sick leave and management is strict.Since the Emperor Cheng of Han,the senior officials with two-thousand-dansalaryper month cannot go home for the prolonged vacation,while other officials in theory can take their subordinate and belonging to go back home,but it is not reasonable for those officials with no real power.

      officials of Han dynasty,sick leave system,sick shift,prolonged vacation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xué)科技人文研究院 上海 201203

      上海市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項目 “秦漢醫(yī)籍文化闡釋”(批準(zhǔn)號:2014BYY002)。

      猜你喜歡
      居延漢簡病假
      永不褪色的武威漢簡
      《肩水金關(guān)漢簡》(壹)(貳)釋文校訂
      超級碗后,美將迎來“超級病假星期一”
      敦煌、居延簡牘中的絲路漢代戍邊醫(yī)學(xué)
      敦煌研究(2017年6期)2018-01-20 16:52:35
      如此請假
      新少年(2017年11期)2017-12-07 14:41:44
      漢代居延甲渠塞遺址群保護(hù)展示探討
      居延新簡所見的一條律令目錄
      居延漢簡所見“公乘”的年齡和役齡
      病假期計算何據(jù)可依
      人力資源(2013年5期)2013-04-29 18:25:21
      我是白骨精
      做人與處世(2012年5期)2012-06-24 03:01:24
      白水县| 那坡县| 泽州县| 仪陇县| 龙游县| 齐齐哈尔市| 宿松县| 哈巴河县| 莒南县| 鄄城县| 彭泽县| 介休市| 滨海县| 沁阳市| 天镇县| 罗甸县| 昭通市| 庆云县| 涡阳县| 赤壁市| 临沭县| 安图县| 辉县市| 葫芦岛市| 平泉县| 金阳县| 青岛市| 荃湾区| 久治县| 额济纳旗| 兴隆县| 繁昌县| 齐齐哈尔市| 广水市| 元朗区| 邻水| 穆棱市| 乌苏市| 峡江县| 于田县|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