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軍
【摘 要】概念教學是物理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物理學習活動的第一個步驟,搞好概念教學對接下來一系列的學習活動非常重要。本文就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簡單談了幾點如何更好地開展物理概念教學的一些看法,希望對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直觀生動
初中階段是物理教學的啟蒙階段,初中階段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多以基礎知識為主,在基礎知識中,各種物理概念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因此,如何搞好物理概念教學對初中物理教學工作至關重要。概念是構成物理學科最基礎的細胞,教師只有保證概念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掌握概念學習的技巧,深刻透徹地理解各種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最終實現(xiàn)物理學科教學目標。傳統(tǒng)的概念教學往往將死記硬背視為法寶,事實上,這樣的學習方式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概念教學看似簡單,其中卻蘊含各種各樣的技巧和策略,作為教師,要學會運用這些技巧和策略來開展概念教學,以更加輕松有效的方式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一、對概念進行分類整理
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會涉及到力學、熱學、光、電、磁等各種物理現(xiàn)象,這樣難免會讓剛接觸物理知識的學生感到眼花繚亂,雜亂無章,從而在學習其中概念的時候感到手足無措。因此,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對概念進行分類整理, 這使之以系統(tǒng)的方式存儲于學生的頭腦中,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概念學習負擔,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概念分類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同時還更容易讓學生在學習中尋找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在系統(tǒng)化的基礎上形成理論。一般來說,初中階段的物理概念主要分為這樣幾類:一是對物理現(xiàn)象的定義,像是機械運動、磁場、電磁感應現(xiàn)象等概念就屬于這類概念,對于這類概念,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只需要進行定性理解即可;二是描述物體或物質的屬性的概念,像密度、質量、電阻等都屬于此類概念,通過對這些概念的學習可以從不同角度描述物質的特性,是對物體或者物質的一種較為全面的認識方式;三是描述物體的物理狀態(tài)的概念,包括速度、溫度、能力等都屬于此類概念;四是引起物體物理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原因的相關概念,如力、壓力、壓強等;五是描述機械工作性能的概念,包括功率、效率等這些描述快慢和能的利用率的概念。這樣將概念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形成一個知識體系,這對提高概念學習的有效性會大有裨益。
二、重視概念的引入環(huán)節(jié)
物理概念是一個抽象概括后形成的知識點,概念本身往往包含很多的內容,本質特征常常比較抽象。為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在學習概念之前最好設計一個引入環(huán)節(jié),以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的直觀地展示或者直白的描述概念,這樣會大大降低概念的理解難度,提高概念的學習效果。我們可以從簡單易懂的生活實例中來引入概念,如在講到“力”這個概念時,可以請來兩位學生靠在一起互相推對方,讓學生感受彼此所承受的力,或者用拍巴掌的方式直觀地感受力的作用;又或者,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小實驗來引出概念,如,在講到“液體壓強和流速”的問題時,可以準備兩個紙杯疊放在一起,然后向紙杯的上方吹氣,這時候會發(fā)現(xiàn)在上面的紙杯會被吹的飛出去,而下面的紙杯則安然無恙。通過這個直觀的實驗現(xiàn)象,學生會對相關的問題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教學再進行接下來相關概念的引入和講解就會輕松很多。
三、積極利用實驗手段
物理學科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在進行概念教學的時候,實驗往往承擔著揭示概念本質和規(guī)律的任務,這是因為實驗活動相較于其它的講解方式更加直觀生動準確,可以輕松地將概念的本質和規(guī)律以具體的形象展示出來,這樣會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筆者在講到“浮力”這個概念時,就在課堂上給學生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先用彈簧測力器掛一個重物,然后讓學生觀察一下測力器顯示的示數(shù),接下來再用手托著重物的下方,這時候再觀察測力器的示數(shù)會發(fā)現(xiàn)變小了很多,分析下來是由于手向上的托力導致的測力計示數(shù)變小,接下來,再將重物放入水中,這時候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測力計的示數(shù)像剛才一樣也變小了,這個時候,學生自然會想到變小的原因是因為重物下面有托力,而這個托力不再是手的托力,而是“浮力”的托力。這樣一來,通過一個簡單的小實驗,關于“浮力”的概念學生就會更加深刻地掌握了它的本質和內涵,這就給接下來再進一步講解奠定了基礎,對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會大有裨益。
四、巧用概念記憶技巧
在學習物理概念的過程中,如何準確牢固的記住概念內容是概念學習中的一個難點部分,如果教師能夠教給學生一些巧記概念的技巧,將會大大提高概念學習的效果,為了更好地記住概念,我們可以采用歌訣、順口溜等有趣而又輕松的方式教學生記概念,如在學習光的折射的規(guī)律的時候,就可以把折射的規(guī)律變成一段順口溜:“空氣餃(角)大于玻璃水餃(角)”,經(jīng)過這樣一編制,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折射的規(guī)律,又比如,在學習“慣性”的概念時,為了清楚地記住慣性性質和特征,我們就可以用“物體有慣性,慣性物屬性,大小看質量,不論動與靜”這樣一段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學生很快就能牢牢記住這些內容,并且記憶的過程也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趣味性,可以說是一個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有效手段。
概念是整個物理學習的基礎,打好概念基礎對學好物理至關重要。作為教師,我們要盡量減輕學生概念學習的負擔,通過各種技巧和方法的運用來提高概念學習的有效性,要努力將“地基”夯實,這樣才能為進一步構建物理“大廈”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崔觀泉.物理概念教學三步曲[J].中學物理,2010年16期
[2]文建軍.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J].新課程(中學版),2009年06期
[3]官開武,羅俊.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探討[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