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研究

      2017-03-31 14:32林琳
      關(guān)鍵詞:聲調(diào)韻母聲母

      摘 要:《漢英韻府》(1874)是美國漢學家衛(wèi)三畏編纂的重要字典。以《漢英韻府》所記錄的北京話為研究對象,使用歸納法、擬測法、比較法等方法進行分析。對字典所記錄的南官話語音進行歸納,擬測出當時南官話的聲母、韻母系統(tǒng)以及聲調(diào)。并總結(jié)其北京音系的特點。

      關(guān)鍵詞:《漢英韻府》 北京話 聲母 韻母 聲調(diào)

      美國傳教士衛(wèi)三畏1855年受邀擔任美國外交使團秘書,并移居到上海北京。他既是當時中國社會的旁觀者,也是當時中國歷史的參與者,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通?!稘h英韻府》是他在北京任職期間,利用公余時間在11年里逐步完成的大作。衛(wèi)三畏在導言中這樣描述北京話:

      作為“北官話”或“京話”為眾人所知的“北京話”現(xiàn)在最為時髦,最具宮廷色彩,就好像倫敦的英語,或者巴黎的法語,被看做是公認的帝國的宮廷語言。[1]

      他明確提出官話與北京話是不同的,并同時指出南官話和北官話最大的不同是兩點,一是在i和ü前的輔音變成ch或ts;二是入聲的分布不同。還提到北京話結(jié)尾的n和ng常與下一個音合并,如:前而tsien?rh變成tsi?rh。這些特點,與現(xiàn)代的北京話都有些相似。

      關(guān)于《漢英韻府》所記錄的北京話音系,衛(wèi)三畏提到要特別感謝富善牧師的仔細修改。說明北京音的記錄還有富善牧師的幫助。富善牧師(Rev.Chauncey Goodrich,1836-1925)是著名美國公理會宣教士,1865年來到中國,1925年在中國逝世。在中國宣教整整六十年,是宣教士中北京話講得最標準、最流利的一位。其最重要的貢獻是主持翻譯了《官話和合本新舊約全書》,并且在1891年,出版了一本《中英袖珍字典》,另外又出版了一本《官話特性研究》。有這樣一位精通北京話還對語音研究相當有成就的同行的幫助,衛(wèi)三畏的北京話音系就會更加準確、真實了。

      本文將《漢英韻府》中所有的北京話音節(jié)進行搜集和整理,最后總結(jié)為七張表格,此處由于篇幅的關(guān)系省略。根據(jù)這七個表格,統(tǒng)計得出:《漢英韻府》的北京話音系總共有:聲母不排除[w]和[y],共25個;韻母如果不排除帶[w]和[y]介音的重復部分共83個,總的音節(jié)數(shù)是499個。不管是聲母還是韻母,在數(shù)量上都超過我們以往對官話的認知。下面將分聲母、韻母、聲調(diào)分別進行歸納。

      整理出《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的所有音節(jié)后,本文對字典的12527個字進行窮盡式檢索,參證每個字的中古音來源對其聲韻調(diào)系統(tǒng)進行歸納。

      一、《漢英韻府》北京話聲母系統(tǒng)

      《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的聲母,根據(jù)衛(wèi)三畏的記錄是25個,這個數(shù)字比我們一般的認知都多,經(jīng)過具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表格:

      二、《漢英韻府》北京話韻母系統(tǒng)

      《漢英韻府》北京話的韻母總計92個,當然其中有一些帶[y]、[w]介音的部分是重復的。下面逐個分析其中古音的來源,剔除重復部分,《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的韻母應(yīng)該有55個。具體的擬測列表如下:

      與我們一般認知的北京話相比較,《漢英韻府》北京話韻母系統(tǒng)保留了13個入聲韻,但這些入聲韻的字在數(shù)量上比較少,大概392個,跟總字數(shù)的12000多個比起來,算比例很少的了。在《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中的入聲韻只配陰聲韻,韻尾演變成了一個喉塞音[?]。衛(wèi)三畏的說法是:“如果被放在音節(jié)的末尾,接近被取消。對于那些習慣于用h做單詞結(jié)尾的人來說,卻是最好的表達不清晰入聲的標志,威妥瑪用它來表示部分北京話的發(fā)音仍舊是令人迷惑的和不必要的。那些他經(jīng)常用來表示的漢字如:是shih、界chieh、爺yeh等,從來沒有在入聲中聽到過,同時他又把h從的ti、屋u、得te等去掉了。這種用法,容易誤導那些不熟悉當?shù)胤窖缘娜?,甚至對那些人來說是種混亂?!?。[2]可見,他認為[h]是入聲韻的標志,而且到北京話中,還是存在入聲韻字的,但是就如前面也提到的,這些保留喉塞尾的入聲字數(shù)量其實是不多的。另外還有就是由于衛(wèi)三畏在元音的區(qū)分上比較細致,所以韻母在總數(shù)上也會比一般的更多。

      三、《漢英韻府》北京話聲調(diào)系統(tǒng)

      在《漢英韻府》北京話系統(tǒng)中,使用了五種聲調(diào),分別是:

      因為只用到五個聲調(diào),那么就無所謂上下之分了。所以這里的上平相當于現(xiàn)代的陰平,上聲還是上聲,上去就是去聲,上入就是入聲,而下平則相當于陽平。但大家熟知這個時期的北京話中,是不太可能還存在入聲的,所以關(guān)于北京話音的聲調(diào),主要要討論下入聲的問題。

      在《漢英韻府》北京話的系統(tǒng)中,就這些不多數(shù)量的入聲韻字卻并沒有被標注成入聲,而是標注成其它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四個聲調(diào)。這與我們一般的認知,即入聲韻應(yīng)該就是搭配入聲聲調(diào),是非常不一樣的。與中古音相比較,中古入聲字轉(zhuǎn)變?yōu)槿ヂ暤谋壤蟾攀?1%,轉(zhuǎn)變?yōu)殛幤降谋壤蟾攀?2%,轉(zhuǎn)變?yōu)殛柶降谋壤蟾攀?5%,轉(zhuǎn)變?yōu)樯下暤臄?shù)量最少,大概才四十幾個左右,比例為2.4%。在整部《漢英韻府》的北京話中,被標注成入聲聲調(diào)的只有三個字,即“乍、赤、築”。其中,“乍”字是中古的假攝麻韻二等去聲字,“赤”字是中古的梗攝昔韻三等入聲字,“築”字是中古的通攝屋韻三等入聲字,在《漢英韻府》北京話中,只有“赤”字還帶喉塞韻尾,其它兩個字都是陰聲韻了。而且在《漢英韻府》的導論第四部分,衛(wèi)三畏專門解釋了聲調(diào),并指出:“北京話是四個聲調(diào)”。[3]這樣看來,《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中,其實已經(jīng)沒有入聲的聲調(diào)了,至于被標成入聲的這三個字很有可能是訛誤。

      綜上所述,其實可以確定《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中,并不存在入聲這種聲調(diào)了。因此,《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實際上只有四個聲調(diào),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四、《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的特點

      (一)《漢英韻府》北京話聲母的特點

      1.古影疑母的殘留

      古影母和疑母字在《漢英韻府》的北京話系統(tǒng)中,大部分都已經(jīng)是零聲母了。除了部分古疑母影母遇到開口韻母還保持讀為[?],如“艾、礙、鞍、庵、儑、敖、熬”等,但數(shù)量并不多,比起南官話系統(tǒng)來說已經(jīng)大大減少了。說明衛(wèi)三畏的北京話系統(tǒng)還是保留部分古音的特點,并未完全消失。

      2.古曉組腭化,見組還未腭化

      《漢英韻府》的北京話中,古曉組的細音字已經(jīng)分化出腭化音[?],衛(wèi)三畏用[h?]來標示,如“希、睎、下、霞、孝”等。而古見組的細音字則仍與[t?]、[t??]這兩個聲母相合并,都用[ch]、[ch?]來表示,如“肩、減、交、皎、加、價”等。說明古見組細音字在《漢英韻府》的北京話中,并沒有完成腭化。

      3.尖團不分

      古精組細音字和見組同韻母的字在《漢英韻府》的北京話中都用[ch]、[ch?]、[hs]來標示,也就是說已經(jīng)混同,即所謂的尖團不分。例如“街結(jié)解借、茄且妾、些鞋血謝”。說明北京話在19世紀中期時,已經(jīng)是沒有尖團區(qū)別的。

      4.[?]、[?]、[d?]三母的不同

      在《漢英韻府》的北京話音系中,有三個很接近的聲母,即:[?]、[?]、[d?]。[?]、[d?]兩個聲母總共才15個字,如“阮、筦、瓤、瑩、熒、縈、容、榕、溶”等。而且衛(wèi)三畏在拼音系統(tǒng)中指出:“j是一個法語發(fā)音。北京及其周邊地區(qū),首輔音zh做為j的變音使用?!盵4]。在現(xiàn)代的北京話中,此二者大都合并到了[?]母,還有幾個如:瑩熒縈則變成了零聲母。這些字在中古大都是疑母影母的字,但在現(xiàn)代北京話音系中,大部分與中古的日母字合并了??梢?,《漢英韻府》的北京話音系還有一些古音的殘留。

      (二)《漢英韻府》北京話韻母的特點

      1.開齊合撮四呼格局

      《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形成開口、齊齒、合口和撮口的四呼格局,與現(xiàn)代北京話相同。

      2.中古微韻殘留

      《漢英韻府》北京話[?]韻的字總共43個,基本上來源于中古的止攝微韻,如“飛、蜚、非”。這其實是中古微韻字的殘留。在現(xiàn)代的北京話中,這些字都歸入[ei]韻,而不是單元音的韻母了。

      3.保留[iai]韻

      《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中的[iai]韻的字,只有“厓、涯、捱、啀、”這五個,都是零聲母的字,來源于中古的蟹攝皆韻佳韻二等開口字,這些字在現(xiàn)代北京話中已經(jīng)并入韻母[ia]。從數(shù)量上看,可以肯定這個韻的保留只是古音的殘留。

      4.保留[u?i]韻

      《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中的[u?i]韻的字,比如“威、未、尾、歸、龜、皈、虧、魁”等,來源于中古的止攝、蟹攝、一三等的合口字,數(shù)量不多,而且只與聲母[k]、[k?]相搭配。在現(xiàn)代北京話中,這些字都已經(jīng)并入韻母[ui]。

      5.保留[io]韻

      《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中的[io]韻的字,比如“學、岳、躍、虐、削”等,數(shù)量不多,這些都是來源于中古的江攝、宕攝、的開口入聲字。在現(xiàn)代北京話中,已經(jīng)并入的韻母[y?]。這種殘留或許是入聲不完全消失的一種表現(xiàn)。

      6.保留入聲韻

      《漢英韻府》北京話韻母系統(tǒng)保留了13個入聲韻,但這些入聲韻的字在數(shù)量上比較少,大概392個,跟總字數(shù)的12000多個比起來,比例實在小得可憐。并且入聲韻只配陰聲韻,韻尾是喉塞音[?]。對于這種情況,只能估計說可能在衛(wèi)三畏所接觸到的北京話里,還有極小部分的入聲殘留,入聲還處在消失的過程中。

      7.出現(xiàn)舌尖元音[?]和[?]

      《漢英韻府》北京話韻母系統(tǒng)中,已經(jīng)有舌尖前元音[?]和舌尖后元音[?]。比如:舌尖前元音的字“思、四、資、子、雌、次”;舌尖后元音的字“知、指、癡、持、尸、士”。但是同來源的字搭配聲母[?]的還有幾個未曾變?yōu)樯嗉夂笠?,比如“失、適、十、識”等。

      (三)《漢英韻府》北京話聲調(diào)的特點

      雖然《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保留入聲韻,但這些不多數(shù)量的入聲韻字卻并沒有被標注成入聲,而是標注成其它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四個聲調(diào)。而且在《漢英韻府》的導論第四部分,衛(wèi)三畏專門解釋了聲調(diào),并指出:“北京話是四個聲調(diào)”。[5]所以,《漢英韻府》北京話音系實際上只有四個聲調(diào),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其調(diào)類基本上與現(xiàn)代的北京話一樣了。

      參考文獻:

      [1][美]衛(wèi)三畏.漢英韻府[M].上海:美華書院,1889.

      [2]胡明揚.北京話初探[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63.

      [3]薛鳳生.北京音系解析[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6.

      [4]張世方.北京官話語音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

      [5]周一民.現(xiàn)代北京話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6][日]太田辰夫.論清代北京話[J].語言學論叢,2013,(2).

      [7]俞敏.北京音系的成長和它受的周圍影響[J].方言,1984,(4).

      [8]張衛(wèi)東.北京音何時成為漢語官話標準音[J].深圳大學學報,1998,(4).

      [9]張衛(wèi)東.從《語言自邇集·異讀字音表》看百年來北京音的演變[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2,(4).

      [10]陸志韋.陸志韋近代漢語音韻論集[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8.

      [11]張志敏.北京官話[J].方言,2008,(1).

      [12]武春野.“北京官話”與書面語的近代轉(zhuǎn)變[D].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

      (林琳 福建福清 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文法學院 350300)

      猜你喜歡
      聲調(diào)韻母聲母
      聲調(diào)歌
      拼音寶寶扛聲調(diào)
      聲母順口溜
      連拼音學畫畫
      聲母歌
      拼音寶寶扛聲調(diào)
      單韻母扛聲調(diào)
      淺談韻母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分析
      《湘水韻》及其編撰原理要點
      根據(jù)中韓聲母差異針對韓國學生的聲母教學對策
      贵阳市| 临夏县| 潼南县| 临桂县| 金沙县| 防城港市| 习水县| 郑州市| 鹿邑县| 新丰县| 清远市| 孟村| 霍邱县| 兴安县| 方城县| 望都县| 贺州市| 六枝特区| 光山县| 逊克县| 麦盖提县| 阳东县| 怀来县| 永兴县| 读书| 安吉县| 广河县| 铜陵市| 元阳县| 商洛市| 蒙自县| 聂拉木县| 鹿泉市| 牙克石市| 瓦房店市| 淮安市| 炎陵县| 灌阳县| 阳曲县| 嘉荫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