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冬梅
(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人民醫(yī)院,云南 文山 663400)
艾滋病患者臨床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觀察
易冬梅
(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人民醫(yī)院,云南 文山 663400)
目的 探討艾滋病患者臨床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抗病毒治療點接受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患者2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臨床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人性化臨床護理。結果 在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情況與臨床療效上,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在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也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在艾滋病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人性化護理效果顯著。
個性化護理;宮頸炎;應用效果;對比
為了驗證人性化護理在艾滋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有效性與可行性,本文選取在本院抗病毒治療點接受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患者250例作為研究參與人員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抗病毒治療點接受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患者2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各125例,觀察組男75例,女50例,年齡20~84歲,平均年齡(45.5±5.5)歲;對照組男74例,女51例,年齡19~84歲,平均年齡(45.0±5.6)歲。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主要接受常規(guī)臨床護理,主要包括身體功能檢測、常規(guī)藥物指導、常規(guī)飲食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接受人性化臨床護理
1.2.1 加強對患者的人性化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鼓勵患者進食,且要嚴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適當?shù)財z入高蛋白食物與高熱量食物。如果患者進食困難的話,可采取腸內外營養(yǎng)供給方法。
1.2.2 尊重和理解患者。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創(chuàng)建專業(yè)的交流室,加強對患者的健康知識宣教,在與患者進行情感交流的時候,要尊重患者,注意語氣和態(tài)度,給予患者理解和寬容,增強患者的治療自信心。
1.2.3 加強對患者的同伴教育,護理人員可以鼓勵治療效果良好的患者,到別的病房與消極心理的患者談心,進行同伴教育,緩解患者的消極心理。
1.2.4 加強對患者的個性化心理教育,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的病情和心理變化情況,及時制定和優(yōu)化心理護理方案,還可以應用音樂療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的內心恐懼感。
1.2.5 加強對患者的人性化循環(huán)護理,護理人員可幫助醫(yī)生,為患者創(chuàng)建網(wǎng)絡交流平臺,促使患者主動參與到隱私問題的詢問當中,優(yōu)化治療效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對比
經(jīng)過臨床觀察對比可知,觀察組,服藥依從性良好的患者有121例,服藥依從性較差患者4例,服藥依從性良好患者占有率為96.8%;對照組,服藥依從性良好的患者有99例,服藥依從性較差患者26例,服藥依從性良好患者占有率為79.2%。因此,觀察組患者服藥依從性良好患者占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經(jīng)過治療后效果評估可知,觀察組患者平均CD4為(208.44±188.99)cell/U,臨床癥狀體征總積分為(10.64±6.70)分,感冒次數(shù)為(0.45±0.35)次;對照組患者平均CD4為(287.06±140.60)cell/U,臨床癥狀體征總積分為(5.40±3.66)分,感冒次數(shù)為(0.50±0.60)次。因此,在患者治療療效上,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
經(jīng)過護理滿意度調查可知,觀察組非常滿意患者100例,一般滿意患者22例,不滿意患者3例,總滿意度為97.6%;對照組非常滿意患者60例,一般滿意患者40例,不滿意患者25例,總滿意度為80.0%。對照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內容的多樣化,艾滋病患者越來越多,艾滋病,是指在人體感染一種免疫缺陷病毒的情況,導致自身免疫系統(tǒng)功能衰弱的疾病[1]。其屬于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當患者患上該病后,往往會產(chǎn)生各種感染,甚至患上腫瘤性疾病,如今,艾滋病還無法根治[2]。調查研究可知,我國人們對艾滋病的了解程度較小,導致艾滋病患者受到歧視。在艾滋病患者長期處于不公平待遇和環(huán)境的情況下,往往會產(chǎn)生抑郁、悲觀等消極興趣,生活質量明顯降低。因此,針對醫(yī)護工作者來說,必須加強對艾滋病患者的護理方法研究,以患者為中心,提升艾滋病患者臨床護理質量。
要想加強對艾滋病患者的人性化護理,除了采取上面方法當中的措施外,還要注意以下兩方面:一方面,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知識、技能、素質培養(yǎng)。為護理人員塑造良好的工作服務形象;提高護理人員的承壓能力和心理素質,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技能與業(yè)務水平。另一方面,護理人員要有效地實施情感護理工作。要加強對患者病情的實時監(jiān)測;加大健康知識教育力度;注意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變化和心理變化,積極主動地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溝通,改善護患關系。
總之,在對艾滋病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過程中,必須為患者創(chuàng)建良好的治療與護理環(huán)境,不斷地增強自身的職業(yè)道德與人文意識,在改善護患關系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個性化服務,滿足艾滋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做好患者臨床信息書面書寫等工作。艾滋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人性化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大力推廣。
[1] 趙云華.人性化護理在艾滋病臨床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母嬰世界,2015,21(22):136-137.
[2] 吳桂芳,張淑華,陳金華,等.人性化護理在艾滋病臨床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1(3):229-230.
本文編輯:劉欣悅
The effectiveness of human care in clinical care of AIDS patients is observed
YI Dong-mei
(Fun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efecture of Wenshan Province, Yunnan Wenshan 663400,China)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