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靜++潘存紅++周長海++余玲++李育紅++肖寧++劉廣青+?の庠樸?++張小祥++黃年生
摘要:揚粳282是江蘇里下河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以揚粳4038/9516雜交,并經連續(xù)自交,于2010年選育定型、2015年通過審定的優(yōu)質早熟晚粳稻新品種。全生育期158 d,株高102.5 cm,每穗總粒數125~130粒,結實率92.8%左右,千粒質量29 g以上。稻米品質達國標三級優(yōu)質稻谷標準。植株株型緊湊,長勢較旺,分蘗性較強,葉色淺綠,抗倒性強,后期轉色好??箺l紋葉枯病,中感白葉枯病,苗期對用于鑒定的稻瘟病生理小種均表現為免疫,中抗穗頸瘟,抗紋枯病。適宜在江蘇省沿江及蘇南地區(qū)種植。
關鍵詞:粳稻;稻米品質;條紋葉枯病;稻瘟病;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2+20.4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12-0136-02
收稿日期:2016-08-12
基金項目:江蘇省重點研發(fā)計劃——現代農業(yè)(編號:BE2015336);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編號:BA2015146)。
作者簡介:劉曉靜(1963—),女,江蘇泰州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水稻育種工作。Tel:(0514)87302225;Email:yzlxj128@126.com。
早熟晚粳稻在江蘇省沿江及蘇南地區(qū)具有較大的種植面積,目前生產上急需產量高、品質優(yōu)、綜合性狀優(yōu)良且抗條紋葉枯病、稻瘟病等主要病害的新品種。江蘇里下河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利用超級稻揚粳4038作為親本進行雜交,聚合高產、優(yōu)質、抗病和綜合優(yōu)良性狀,并對水稻條紋葉枯病、稻瘟病等進行田間鑒定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不斷聚合有效基因,育成了高產優(yōu)質抗病早熟晚粳新品種揚粳282。該品種于2015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蘇審稻201509),并已申請國家植物新品種權保護。
1選育過程
揚粳282以揚粳4038/9516為親本雜交,經連續(xù)自交選育而成。親本之一揚粳4038是江蘇里下河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品種,產量高,品質優(yōu),熟相好,高抗條紋葉枯病。2006年正季在揚州采用揚粳4038為母本,9516為父本進行雜交,2006年冬在海南種植F1,2007年夏在揚州種植F2約2500株進行單株選擇,入選20個單株帶到海南加代,后經揚州、海南2地連續(xù)加代選擇,以及條紋葉枯病抗性和外觀品質鑒定。優(yōu)系(F5-F6)進入2009—2010年品系鑒定試驗,2012—2013年參加江蘇省區(qū)域試驗,2014年參加江蘇省生產試驗,2015年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定名。
2主要特征特性
2.1產量
揚粳282區(qū)域試驗產量表現突出。2012年江蘇省早熟晚粳稻區(qū)域試驗平均產量10 180.5 kg/hm2,產量變幅 9 100.5~11 152.5 kg/hm2,較對照武運粳23號增產2.2%,較對照寧粳1號增產4.3%。2013年參加江蘇省早熟晚粳稻區(qū)域試驗,平均產量9 707.1 kg/hm2,產量變幅9 040.5~10 527 kg/hm2,較對照武運粳23號增產0.93%。2014年參加江蘇省早熟晚粳稻生產試驗,平均產量10 368 kg/hm2,較對照武運粳23號增產7.5%。
2.2稻米品質
據江蘇省種子站2013—2014年統(tǒng)一取樣送農業(yè)部食品質量檢測中心(武漢)檢測,結果表明揚粳282品質指標達國標三級優(yōu)質稻谷標準(GB/T 17891—1999《優(yōu)質稻谷》)(表1)。
2.3綜合抗性
江蘇省種子站委托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對區(qū)域試驗參試品種統(tǒng)一進行抗性鑒定,2013年抗性鑒定結果:揚粳282對稻瘟病的ZB29、ZC15、ZD1、ZE3、ZF1、ZG1等6個生理小種均表現為免疫,穗頸瘟人工接種鑒定為3級,基地誘發(fā)鑒定為2級;對白葉枯病的浙173、PX079、JS-49-6、KS-6-6 等4個致病型代表菌株的病級分別為3、3、3、1級;感紋枯病。條紋葉枯病抗性鑒定在姜堰點和靖江點發(fā)病率分別為5.10%、6.41%,抗病。2014年抗性鑒定結果:揚粳282對稻瘟病的ZB29、ZC15、ZD1、ZE3、ZF1、ZG1等6個生理小種均表現為免疫,穗頸瘟人工接種鑒定為3級,基地誘發(fā)鑒定為2級,綜合評定為3級;對白葉枯病的浙173、PX079、KS-6-6、JS-49-6等4個致病型代表菌株的病級分別為5、3、3、3級;抗紋枯病。條紋葉枯病抗性鑒定在姜堰點和靖江點發(fā)病率分別為12.79%、14.29%,抗病。
2.4生育期
揚粳282在江蘇省區(qū)域試驗中全生育期158~159 d,比對照武運粳23號早熟1~1.4 d,屬早熟晚粳類型,在江蘇省沿江及蘇南地區(qū)作稻麥兩熟種植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2.5農藝性狀
揚粳282在江蘇省區(qū)域試驗中農藝性狀表現為:2013年株高106.6 cm,株型較緊湊,穗型中等,分蘗力中等;有效穗297.0萬穗/hm2,每穗實粒數121.8,結實率92.8%,千粒質量29.8 g,易脫粒,抗倒性好。2014年株高98.3 cm,株型較緊湊,穗型中等,分蘗力較強;有效穗337.5萬穗/hm2,每穗實粒數107.6,結實率92.0%,千粒質量29.0 g,落粒性中等,抗倒性好(表2)。
3高產栽培技術
根據2013—2014年江蘇省區(qū)域試驗、生產試驗和大面積試驗示范結果,揚粳282能適應育秧手栽、機插和直播等多種種植方式,并均能獲得較高產量。揚粳282產量高、品質優(yōu),綜合性狀優(yōu)良,且抗條紋葉枯病、稻瘟病等。揚粳282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3.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
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種,機插育秧在5月下旬播種,濕潤育秧播種量300 kg/hm2,旱育秧播種量450 kg/hm2。機插育秧移栽大田用種量37.5 kg/hm2。
3.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揚粳282一般6月上中旬移栽,秧齡30 d左右,機插育秧18~20 d,大田栽插30萬穴/hm2左右,基本苗105萬~120萬/hm2。
3.3科學肥水管理
一般施氮量270 kg/hm2,肥料運籌上采取“前重、中控、后補”的原則,并重視磷鉀肥和有機肥的配合施用。水漿管理上,注意淺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蘗,足苗后適時分次擱田,后期干干濕濕,養(yǎng)根保葉,活熟到老,收割前1周斷水。
4.4病蟲草害防治
[JP+1]秧田期和大田前期注意防治雜草[3-4]、灰飛虱、稻薊馬,中后期綜合防治紋枯病、稻曲病、穗頸瘟、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特別注意黑條矮縮病、條紋葉枯病、白葉枯病的防治。
[HS2*2][HT8.5H]參考文獻:[HT8.SS]
[1]王才林. 江蘇省水稻條紋葉枯病抗性育種研究進展[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06(3):1-5.
[2]凌啟鴻,張洪程,丁艷峰,等. 水稻精確定量栽培[C]//江蘇省作物學會.水稻精確栽培理論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省作物學會,2006:8-11.
[3]孫國才,陸彥,殷茵. 水稻機械移栽與化學除草一體化技術初探[J]. 雜草科學,2014,32(2):64-66.
[4]馬國蘭,劉都才,劉雪源,等. 不同除草劑對直播稻田雜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評價[J]. 雜草科學,2014,32(1):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