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愛華
【摘 要】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國際性通用語言,對中師生來說,一定要學好這門工具課,掌握這門重要的國際性通用語言。教師要把英語這門必修課教好教活,努力構建中師英語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國際性 必修課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202
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國際性通用語言,在以后的生活及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队⒄Z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將“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列為主要教學目的之一,并提出明確具體的學習要求。對中師生來說,尤其是幼師生,將來要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一定要學好英語這門工具課,掌握這門重要的國際性通用語言。所以,幼師英語教師要時時想著肩上的責任和胸中的分量,把英語這門必修課教好教活,努力構建中師英語高效課堂。
如何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呢?筆者認為,宜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是奉獻的事業(yè),是以心換心,以愛喚醒愛的事業(yè),是以愛啟迪靈魂的精神活動。教師布道傳經(jīng)關愛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為師者崗位光榮、任重道遠。古人云:“師者,人之模范也?!苯處熞獣r時想著自己肩上的責任和胸中的份量,處處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并帶動學生,尊重、愛護學生,惟其如此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才會親近你熱愛你的專業(yè),喜歡聽你的課,這就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保證。
二、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和主體,教師的任務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在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是主人公,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要想方設法減輕他們的負擔,讓他們有時間去體驗生活、體驗幸福。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都有他芬芳的理由。學生的基礎不同,為師者要承認差別,對他們的要求不能一把尺子衡量,尤其是英語,他們基礎水平的懸殊更是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教師培優(yōu)補差、酌情施教,對較差的學生要設身處地地補課,減少坡度,多施雨露,滿面春風地循循善誘,“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边@樣學生才會心悅誠服,才會全身心地學好英語。有道是:一米養(yǎng)百人,百人百樣心。作為學生,他們都有自己的志趣和愛好。老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志趣和愛好,相機呵護、發(fā)展這種志趣和愛好,讓他們在嘗試、體驗愛好的過程中得到收獲帶來的喜悅,并給以新的誘導,使其養(yǎng)成思考、探索的習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思考,老師不斷地激勵、創(chuàng)新,讓學生有新鮮感,從學習和思考中得到成就感,這樣他們會更加主動地打拼、進取。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天才,讓每棵樹都成為參天大樹。
三、善待生命是最大的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對學生、對生命、對成長透徹感悟后的行動選擇,教師是智者,智慧是靈感的匯聚,教育契機的產(chǎn)生是要智慧的,教育智慧是面對未曾預料卻又必須妥善處理的教學難題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駕馭課堂、解決問題的手段和能力。教師要用愛滋潤學生,用情去溫暖學生,用智去啟迪學生,用善去感召學生。在教學中,學生時不時會對文本挑戰(zhàn)(多是英語最棒的學生),對這種思想的碰撞,教師應細加分析并真心予以呵護,真誠鼓勵,以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品質(zhì)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他們英語的“生長力”。對獨到的見解應大力表揚。通過深刻的剖析,讓他們領會獨立思考的價值,體會到深層思辨的快樂,以催生他們的課堂自信。對學生膚淺的認識應予點撥、誘導,直到產(chǎn)生開竅反應。讓學生的生命尊嚴得到維護的同時,提高思維水平。
英語是“冷科”,學生再差,教師也要有耐心,有從容大度的心,不可急于求成,不可心浮氣躁,要承認差別,對他們不可責、不失望、不冷漠、不悲觀,讓教育的過程中有生命在場,竊以為這是最重要的。
四、滿腔熱情地對待學困生
英語學科由于種種原因,學困生最多,這也是廣大英語教師最棘手的大事,這問題一定要正確對待,特別注意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對他們點滴的進步,都要大力表揚,教法要“萬變”查缺補漏、包教保學、多教勤補。從記單詞開始,對新單詞、短語、句型、對話、課文等,分階段預習,老師先出示預習提綱,巡回檢查、督促、指導。訓練的形式要多樣化,靈活機動,不妨用游戲方式。比如:“接竹竿”、對口詞,老師說出一個單詞如“teacher”,從第一組第一個學生以“r”開頭的任一單詞接上去,如“ride”,緊接著下一位以“e”開頭的任一單詞接上,以此類推。如此訓練不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學習情趣,也訓練了他們掃描認讀、快速選擇的能力,久之,能把腦子練活。
任何教學活動都要精心構思,認真組織,比如對雙基知識點、網(wǎng)絡設計、常用對話、口語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匯,要恰到好處地設計。所設問題覆蓋面、知識深度,要有拓寬伸延的空間,要根據(jù)啟發(fā)式,量力性,循序漸進的原則,既不可直白、淺露,顯山露水,也不可艱深難懂。一定要在吃透兩頭(問題實際和學生潛力)的基礎上,掌握好分寸,最好多點啟發(fā)性、風趣性,讓學生跳一跳能摘下“桃子”。還可自編快書、小品、課本劇、生日歌、祝福語,展開對話,使課堂身材靈動起來。
再如,抓綱帶目,努力實現(xiàn)各項課程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標題的點撥,題目是眼睛,是對文字的簡扼概括,它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必須精要點撥、著力敲打。特別是文中的主題句、提綱句,切不可放過,因為這里是文中精華,是課文的支撐點和共振點,所謂綱舉目張、“挈領而頓、百毛俱順”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