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海
【摘 要】 目的 分析比較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方法 對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間在我院治療的85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進行分組,并分別采取手術和非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并對治療后的評價指標內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比。。結果采用手術方法治療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3.02%優(yōu)于采用非手術治療對照組的80.95%,并且觀察組患者的顯著治療率達67.44%遠優(yōu)于對照組的42.85%,比較差異值P<0.05,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兩種治療方法對橈骨遠端骨折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對橈骨遠端骨折選擇治療方案是可根據(jù)患者的病癥情況優(yōu)先選擇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關鍵詞】 橈骨遠端骨折 手術 非手術 治療 療效
分析采用兩種不同治療方法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后的療效,并對結果進行對比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間在我院治療的85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進行分組,兩組基本情況為,對照組:4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齡為48.2±3.4歲;按骨折情況分類為:A型13例,B型16例,C型13例。觀察組:43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齡為47.8±4.2歲,按骨折情況分類為:A型13例,B型16例,C型14例。兩組患者經臨床檢查均得以確診(行X光片等),并均排除手術禁忌特征,兩組患者均為自愿選擇治療方式并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一般性資料對比差異值P >0.05 ,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對照組患者采用非手術方法治療:(1)行X線片檢查,根據(jù)檢查結果確定復位方式并進行相關器具準備。(2)對骨折部位采用浸潤麻醉方式行局部麻醉,生效后在C型臂X線透視輔助下進行復位,可取坐位或仰臥位,各類型骨折行相應手法復位,行X線進行復位檢查,待復位成功后進行固定并行石膏固定。使用石膏固定時需注意患者患肢末端血液循環(huán)及感覺情況,避免出現(xiàn)壓迫皮膚,出現(xiàn)皮膚壞死或其它并發(fā)癥 ,術后一周行X線檢查觀察骨折部位復位情況,同時觀察石膏松緊并進行適當調整。
1.2.2 對觀察組患者采用手術方法:麻醉生效后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1)掌側切口:行縱形切口(遠側腕橫紋向近端延長6~8cm處),從橈側腕屈肌與橈動脈間隙進入切開旋前方肌, 使橈骨遠端部分暴露后再行切開掌側關節(jié)囊后復位。(2)背側切口:沿橈骨遠端背側軸線做縱切口并從第2、3伸指肌腱間隙進入, 調整后復位。兩種切口方法復位成功后縫合,并用托板固定。術后一周行X線檢查觀察骨折部位復位情況。
1.3 評價指標 將治療后的結果為評價指標內容。具體內容為:顯著:腕關節(jié)功能完全恢復正常,無疼痛感,腕曲深度喪失程度低于15°;有效:腕關節(jié)功能基本趨于正常,有輕微疼痛感,腕曲深度喪失程度15~30°;一般:腕關節(jié)功能逐步恢復,有明顯疼痛感,腕屈伸喪失程度在30~50°;無效:腕關節(jié)功能無改善甚至更嚴重,出現(xiàn)劇烈疼痛感,腕屈伸喪失程度超過50°??傆行?(顯著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收集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評價指標內容見表一,得到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02%,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80.95%,并且觀察組的顯著(29例)比例達67.44%遠高出對照組的42.85%(顯著例數(shù)為18例),比較差異值P<0.05,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橈骨遠端骨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骨折情況,50歲以上的人群為多發(fā)群體,且婦女的發(fā)生率較高,部分年輕患者由于遭受外部暴力也會出現(xiàn)橈骨遠端骨折,而老年患者則大多因骨質疏松而在遭受外力后引致,因為腕關節(jié)活動度較大,故在整復、固定、愈合時需注意其特殊性,有資料顯示兩種治療方式的有效率在70%~ 95%[1-2],這與我們的研究結果基本吻合。但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效果不佳也會導致患者腕部發(fā)生創(chuàng)傷后骨關節(jié)炎,因此及時準確治療對幫助患者健康恢復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對于橈骨遠端骨折的治療存在一定的分歧(尤其是老年患者),在對于錯位不明顯的情況治療方法基本形成共識,而對于發(fā)生移位甚至出現(xiàn)粉碎性情況的存在兩種治療觀點,即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目前也并無統(tǒng)一定論[3-4]。從研究中我們得到,恢復患者骨折部位的解剖結構是治療的關鍵,而只有通過治療時的精準復位才能保證解剖結構得到完全恢復。非手術方法容易引起復位成功后的再次移位等[5]。而手術方法則可以將患者病癥部位直觀顯示,并可采用機械固定方法進行糾正固定,不易受到后期的活動影響而輕易產生移位。但手術法也有一定的缺陷,如進行手術治療會對患者會帶來一定的組織創(chuàng)傷以及治療費較高等不足,以及手術后感染發(fā)生較高等情況。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手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效果要優(yōu)于非手術法,但在具體采用何種手術時還需多方面綜合考慮(如年齡、骨折類型等),以為患者提供更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姬智. 手術與保守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對比研究[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7):89-90。
[2] 武金峰. 手術與石膏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不穩(wěn)定骨折療效比較[J]. 醫(yī)藥, 2016(5):00127。
[3] 張琦, 王浩然, 王維山,等. 手術與保守治療不穩(wěn)定型橈骨遠端骨折臨床療效比較[J]. 濟寧醫(yī)學院學報, 2016, 39(2):97-100。
[4] 張鴻程, 查慶林, 孫洪波. 中西醫(yī)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體會[J].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6, 8(10):117-119。
[5] 王永江. 橈骨遠端不穩(wěn)定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對比觀察[J].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6(5):63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