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培蕾
摘要:當前,國家對國民的教育問題日益重視,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不斷頒布,旨在提高國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國家的教育水平。但是,改革效果卻不盡人意,各種教育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當代的大學教育同樣存在著許多不完善。本文就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典型問題與由這些典型問題所折射出的大學教育中所存在不完善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大學教育;弱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越發(fā)重視,以至于學生的大部分休閑時間都被家庭作業(yè)和輔導班所占據(jù)。在教師、家長有意無意的引導下,學業(yè)繁重的中學生們就已經(jīng)形成了“大學是可以輕松度過”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在經(jīng)歷了小學和中學的“壓迫”下,大部分大學新生都采取了放松、放縱的學習方式,直接導致散漫、迷茫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通病。在這樣一種普遍的學習狀態(tài)下,大學教育就演變?yōu)榇髮W教師的“自導自演”了。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教師的教學熱情就提不起來,教學的效果就不佳。由此觀之,當代的大學生與大學教育都極度缺乏“激情”。下面主要從大學生與大學教育兩個方面來闡述。
一、大學生的典型病例
當今的大學生,無一不是經(jīng)歷過嚴峻的高考選拔才進入各大高校就讀的,備戰(zhàn)高考幾乎耗盡了他們?nèi)康男难?。步入大學的校門,除了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外,一部分人抱著混日子的心思,一部分人則認為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才是最緊要的事情,只有少部分人是懷著一顆求知的心前來的。在此,我籠統(tǒng)的將當今大學生的典型病例概括為四個方面。
(1)盲目跟風?!懊つ扛L”可拆分為“盲目”和“跟風”兩個方面,“盲目”表意是指眼睛瞎了,一般用來比喻自己缺少判斷力,不能辨認事物?!案L”指突然流行起某樣東西時,自己沒有或缺少主見,不經(jīng)仔細的思考,盲目的跟隨潮流參與、模仿。是價值觀的一種迷失。當今大學生盲目跟風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從最開始的專業(yè)選擇到最后的就業(yè)選擇,這種現(xiàn)象比比皆是。造成這種現(xiàn)象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大學生沒能夠正確地規(guī)劃出自己的人生方向,卻又存在著英雄情結(jié)。換句話說,大學生在校期間并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價值,對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是模糊的,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yè),也缺乏對畢業(yè)后自己職業(yè)的規(guī)劃。但是他們又不愿落于人后,渴望成功,希望自己一鳴驚人后成為受人敬仰的成功人士,所以他們會跟隨大眾的選擇,會做出當前絕大多數(shù)人都愿意做的決定。就拿大學里最普遍的轉(zhuǎn)專業(yè)來作為一個例子。大學里的專業(yè)有“熱門”與“冷門”之分,“熱門”專業(yè)在招收了一定名額的學生后還會有許多學生排著隊等著轉(zhuǎn)專業(yè)進入。而“熱門”專業(yè)與“冷門”專業(yè)也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改變?!盁衢T”專業(yè)的學生熱現(xiàn)象不外乎是該專業(yè)的人才正順應社會的需求,畢業(yè)后的就業(yè)面廣而導致的學生聞風而至。
(2)病態(tài)的生活。何為“病態(tài)”?“病態(tài)”意為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形。當今大學生的生活就是一種不正常、不健康的情形?!按髮W”這個詞,偏重的還是“學”字。在大學里,你首先要是一名學生,其次才是其他,這就意味著你首先要做好一名學生的本分,學生的本分,很簡單,就是“學習”二字。但是現(xiàn)今的大學生活卻只能用“無度”來形容。自手機問世以來,不斷取得人們的寵愛,至今已成為人們手中無法割舍的一寶,大學生們毫無忌諱的成為“低頭族”的主力軍。不得不承認手機帶給我們很多便利,購物、閱讀、轉(zhuǎn)賬等都能由他來輕松完成,但是大學生們卻以另一種方式沉溺于虛擬世界。網(wǎng)購、韓劇、網(wǎng)絡小說等都是女生在休閑時間的愛好,而游戲則是男生的一種消遣。這樣的帶著病態(tài)的生活方式讓他們蝸居在寢室,囚于一方小天地之中,失去了大學生該有的“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青春活力。這樣的生活方式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的狀況,在課堂上開小差,玩手機,睡覺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直接影響了教育的成效。
(3)不關心時政。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的年輕人是難以聽見外面的聲音的。相對于黨與國家領導人的出訪活動和黨與政府相關政策的推行,大部分大學生們對時尚界的興趣更高。他們更主動的去了解當前流行元素,并且更愿意著力讓自己靠近時尚。時政則成了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他們可能知道一些重大會議,但對會議的具體精神,推行了什么新政策,多半是支支吾吾答不上個所以然。
(4)本末倒置。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想法——“大學是用來鍛煉能力的”。誠然,對于現(xiàn)今的社會而言,能力的鍛煉與提升當然必不可少,但學習上的進度也是不能落下的,二者之間需要有個輕重緩急的權(quán)衡。大學生的首要任務仍是學習,但很多大學生只將能力的培養(yǎng)置于首位,并且對致力于學業(yè)的人不屑一顧,認為在大學中沒有必要再如此拼命于學習。這是價值觀迷失的表現(xiàn)。這樣的想法也與大學的考試制度有關,不同于中學時期“高分人才”,大學的考試主要是對一學期學習的考查,旨在讓絕大部分人都不掛科。這樣的考試方式,不需要多扎實的基礎,只要你的記憶力夠強大就可以通過。
二、大學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大學的教育方式?jīng)Q定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方式,同樣,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也反作用于大學的教育方式,二者相互影響,相輔相成。下面簡要陳述一下由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方式所折射出的大學教育中的不完善。
像上述所說的,對于那些將能力的培養(yǎng)看重于學習的人來說,他們只是將大學教育當成獲取工作的一條必經(jīng)之路。這是一種淺薄的職業(yè)觀與教育觀。它沒有考慮到教育對人性格發(fā)展的影響,也沒有考慮到學習經(jīng)歷對一個人成長經(jīng)歷的影響。這也反映出大學教育中對于人生規(guī)劃方面的缺失。大學課程中雖然都有開設職業(yè)規(guī)劃課程,并配有專門的教師對大學生們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但由于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上課的聽課效率極低,這門課只對小部分人起作用,對絕大部分人而言,就像是耳邊刮過的一陣風,稍縱即逝,并沒有多大的效果。當然也有一小部分教師受到學生學習興致低的影響,講課也并未上心,無法給學生帶來收獲。這是學生與教師之間雙向存在的問題,相互影響。
另外,大學教育雖然被稱為是高等教育,但它仍舊沿襲了中學的教學方式。教師傳授知識的方式、學生聽課的方式,都可以從中捕捉到中學教學方式的影子。首先,相對于高中的內(nèi)容,雖然大學的知識更為深入,但也僅僅是對高中已學知識的擴充,依舊只是鳳毛麟角,相對較深奧的知識面,教師們往往會選擇略過。這恐怕也是一部分學生對學習不重視的原因,他們自負的認為大學教育所傳授的知識也是他們?nèi)菀渍莆盏膬?nèi)容,沒有必要再浪費太多時間去學習。其次,大學教育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依舊是少之又少。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跟中學一樣,是在課堂上被動的接受。大學中一學期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很多,大部分老師都是趕著進度上課,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的極少。一些大教室的課程,課堂的學習氛圍更是差勁,學生都是爭著搶著坐后排,老師在上面自顧自的講課,學生在下面自做自的事情,這類課程往往是學生逃課最多的課。
再者,大學中的學習,最主要且最重要的就是自學。除個別專業(yè)外,大學課程的安排總是會空出很多時間交給學生自主安排,這就需要學生養(yǎng)成自覺的習慣。但由于上述所講的大學生的通病在作怪,很多大學生將這份足夠充裕的時間用來吃喝玩樂宅上,只有一部分人用在學習上,或致力于提升自己的能力涵養(yǎng),因此,當前大學的學習氛圍總體不是很好。
綜上所述,盡管現(xiàn)在的大學生與大學教育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這并不是要否定大學生及大學教育的意義。我們要從這些不完善中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改正并將這些不完善變成有利于自身成長的條件。事實證明,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取得事業(yè)的成功。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大多數(shù)都受過高等教育的,他們占據(jù)了社會榮譽的最大份額,對整個社會產(chǎn)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王雪玲.淺析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其教育對策.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11期.
[2]趙俊麗.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文教資料, 2009年30期.
(作者單位:臺州學院14級生物科學(師范),浙江 臺州 3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