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上等?オ?
[摘要]詩是文學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學比喻為連綿的群山,那么,詩歌就是群山之峰。詩歌在文學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但是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卻長期不受重視,甚至被邊緣化,值得教育工作者們深思。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分析高中詩歌教學現狀,探討解決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現狀;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7)07002301
眾所周知,詩歌能陶冶情操、純凈心靈,提高文學修養(yǎng)。因此,在人教版的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第一單元,就專門安排了中國現當代詩歌、外國詩歌的學習,可見編者的用心良苦。但是,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卻很少有教師愿意花大功夫去引導學生領略現代詩歌的美,也很少有學生真正對現代詩歌感興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現代詩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1.現代詩歌地位不高
中國的現代詩歌誕生于五四運動前夕,它受到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并融合了古典詩歌的藝術及民族風格,具有獨特的文學魅力。但是中國現代詩歌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以及詩人的數量上都遠遠不及擁有幾千年文化歷史的古典詩歌。
造成現代詩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地位不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考語文試卷并未將現代詩歌作為重點考核的部分。比如在考查詩歌鑒賞時經常會把古典詩詞的賞析作為重點考核對象,高考作文也明確注明除詩歌外體裁不限等等。在現在這樣一個以高考為指揮棒的急功近利的社會,教師、學生、家長都不會花大力氣去學習、關注與高考無關的內容,現代詩歌的地位也就被慢慢地邊緣化了。
2.教師的詩歌素養(yǎng)不高
語文教師的詩歌素養(yǎng)直接影響著詩歌的教學質量。長期以來,現代詩歌在中國文學中屬于小眾文學,一般的人都喜歡聽故事而不喜歡讀詩,喜歡看小說而不喜歡看詩集,甚至許多語文教師對于現代詩歌的體驗、對于現代詩歌的知識儲備非常少,再加上教師工作的繁忙及個人興趣愛好等原因,平時接觸現代詩歌的機會少之又少,詩歌素養(yǎng)不高。這就直接導致了教師在現代詩歌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計劃,只會枯燥地照本宣科,就詩論詩,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領略現代詩歌的美。有的教師甚至是“一筆代過”,草草教完,大大抹殺了學生對于詩歌的學習興趣。
二、現代詩歌教學的思考
如何能夠提高現代詩歌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從詩歌中獲取更多的文學養(yǎng)料,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1.教師要有深厚的現代詩歌素養(yǎng)
高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引領者,要想讓學生在詩歌課堂教學中學得有滋有味、興趣盎然,教師本身必須具有深厚的詩歌素養(yǎng),要成為一個有詩意的人,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教學過程中,對詩歌有獨到的藝術見解,有較高的藝術修為。
2.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币胩岣攥F代詩歌的課堂教學質量,必須喚起學生對詩歌的興趣。教師可以選擇性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適合他們閱讀的經典現代詩歌,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詩歌的習慣。并且不定期地進行詩歌朗誦比賽,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舉行新詩創(chuàng)作大賽,讓學生有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教師還可以把學生的優(yōu)秀詩作推薦給出版社進行刊登,讓學生在這些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習現代詩歌的熱情。
3.引導學生領略現代詩歌的藝術之美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優(yōu)美的詩歌更是如此。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整首詩歌音律和諧,朗朗上口,極富音樂美;句式靈活自由、長短相間、錯落有致,具有建筑美;夕陽下的柳樹,隨波起伏的青荇等美妙的意境可以讓讀者陶醉其中,極具繪畫美。這正是聞一多先生“三美原則”的完美體現。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覺、去體會詩歌中的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興趣。
4.不能孤立地進行現代詩歌教學
中國的現代詩歌受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并融合了古典詩歌的藝術及民族風格。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結合古典詩歌、外國詩歌的鑒賞,對于現代詩歌的教學將會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比如《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主席1925年秋天所作的詩歌,詩歌的格式、節(jié)律都有著古典詩歌的印跡。因此在教學時,可以結合古典詩詞引導學生對比,引導學生思考,這樣才能引領學生去感受毛澤東的博大情懷和革命的豪情壯志。
學習詩歌對于培養(yǎng)學生豐富而高尚的情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將課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通過現代詩歌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擁有一個如詩如畫的和諧人生。
(責任編輯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