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昊
(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100048)
淺析結構主義語言學視角下俄語詞匯的系統(tǒng)性
蘭 昊
(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100048)
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結構指的就是索緒爾提出的系統(tǒng)。本文的目的在于從詞匯語義系統(tǒng)的內部規(guī)律出發(fā),研究結構主義框架下俄語詞匯系統(tǒng)中詞與詞之間的關系。主要從詞匯的聚合關系、組合關系和變體關系等方面進行分析,力圖全面闡釋俄語詞匯的系統(tǒng)性。
結構主義;詞匯的系統(tǒng)性;聚合關系;組合關系;變體關系
1916年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的出版標志著結構主義語言學思潮的開始。結構主義語言學鼻祖索緒爾的理論思想和方法奠定了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基礎。
索緒爾多次強調 “語言本身就是一個整體,一個分類的原則”[1]30“它是一個符號體系統(tǒng)”[1]36,“語言是表達各種觀念的符號體系統(tǒng)”[1]37。所謂系統(tǒng)是指它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整體是由若干部分構成的,部分又是由若干最小成分構成的。部分與部分之間,以及最小的成分與成分之間不是隨意堆積在一起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組合在一起的。成分與成分之間按照規(guī)則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定的結構,其整體就是一個結構系統(tǒng)。
“結構主義”這個概念在索緒爾理論的影響和推動下誕生,但索緒爾并沒有使用這個概念?!敖Y構”的概念是哥本哈根學派提出來的,之后語言學家們將其稱為“結構主義”。從實質上來看,結構主義視角下所說的“結構”和索緒爾的“系統(tǒng)”一致。
“Л.В.謝爾巴認為,語言學的主要研究任務就是再現(xiàn)語言的系統(tǒng)。他把語言系統(tǒng)看作是某種社會現(xiàn)實,是該社會群體的所有成員所必須遵循的某種統(tǒng)一的東西,是該社會群體生活條件下的一種客觀感知物。語言作為一個系統(tǒng)既包括構成該語言特別復雜系統(tǒng)的詞匯,也包括構造各種各樣的語言統(tǒng)一體的語法規(guī)則?!盵2]77。俄語語言學界泰斗華邵先生認為:“語言具有很明顯的系統(tǒng)性質,如它也包含許多同類或相關的單位,各單位之間有著聚合、組合、層次、衍生等相互制約的關系。”[3]99索緒爾把語言學中的 система(系統(tǒng))形象的比喻成下棋時棋子之間的規(guī)則關系。確實如此,棋子的材料可以用不同的物質制作,但是永恒不變的是下棋的規(guī)則??梢?,語言是一個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內有一定的順序和規(guī)律,所有的現(xiàn)象都相互依存。
此外,俄語語言學家 Ф.Ф.福爾圖納多夫、И.А.博杜恩·戴·庫爾特內、А.А.沙赫馬多夫和 М.М.波克羅夫斯基在其著作中指出現(xiàn)代俄語詞匯研究的基礎是語言的社會性和系統(tǒng)性,二者密不可分,同時使語言科學研究產(chǎn)生的兩個方向:即從外部社會語言和從內部系統(tǒng)——語義的方法來研究語言的方向。本文主要從內部系統(tǒng)——語義出發(fā),從結構成分和上下文來分析并闡釋俄語詞匯的系統(tǒng)性中詞匯之間的關系。
俄語語言學家 М.М.波克羅夫斯基、Л.В.謝爾巴和В.В.維諾格拉多夫提出詞匯自成系統(tǒng)的想法。分析研究現(xiàn)代俄語詞匯的內部語義結構和作為一個系統(tǒng)的俄語詞匯,把語言的詞匯作為一個系統(tǒng)看待。所謂詞匯的系統(tǒng)性就是詞匯語義的系統(tǒng)性。詞匯在整個語言系統(tǒng)中可以明顯地看出諸單位之間的各類關系:手段——功能關系、顯現(xiàn)關系、聚合關系、組合關系和變體關系等。
“語言整體是一個由諸系統(tǒng)組成的層級系統(tǒng),它們不處在一個平面上,而是按照該系統(tǒng)中諸單位類別,像一個建筑在另一個之上的層級系統(tǒng)。依照單位的基本類別 фонема,морфема,слово,предложение(音位、詞素、詞、句子),語言系統(tǒng)也可相應地劃分出四個基本層次,即音位層次、詞法層次、詞匯層次和句法層次?!盵4]6這四個基本層次自下而上排列在語言系統(tǒng)層次模式的框架中。相互接觸的兩個層次,其單位之間的關系可以釋為手段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顯現(xiàn)關系是把內容和形式這兩個方面的諸元連結起來,在語言結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盵4]7詞是形式上最完整的語言符號,詞內的顯現(xiàn)關系體現(xiàn)在詞的形式層面 лексема(詞位)與其內容層面(即語義層面)семема(義位)的聯(lián)系上。 詞的形式層面和內容層面與能指和所指的內涵一致。詞匯的形式層面與內容層面存在的聯(lián)系是約定俗成的,一個詞位可能對應著一個或多個義位。
此外,在詞的詞匯層面,詞與詞之間是由聚合關系和組合關系連接起來構成的系統(tǒng)。
俄語語言學界泰斗華邵先生認為“聚合關系指話語之中,可能與某一言語單位出現(xiàn)在同一位置上,并執(zhí)行相同功能的單位之間的垂直關系、縱向垂直關系,又叫聯(lián)想關系?!盵3]81詞匯聚合關系的基礎是詞在形式上或內容(語義)上存在相似之處。詞與詞之間的聚合關系的基礎是因為詞與詞之間擁有共同的 сема(義子),而且這些 сема(義子)又反復地出現(xiàn)在不同詞的 семема(義位)中,因此相關的詞與詞之間才聚合關系在一起,發(fā)生了語義上的聯(lián)系,而區(qū)別性特征即對立部分是聚合關系外在價值能否構成的基礎。
詞中的語義成分和形式成分盡管有可能相同,但它們的性質和重復率卻有區(qū)別,而詞的聚合聯(lián)系與其表現(xiàn)形式也是大不相同的。要劃分聚合聯(lián)系的種種表現(xiàn)形式,首先得根據(jù)以聚合關系連接起來的諸元在構成上孰大孰小這個特征,對它們作個比較。詞與詞之間聚合關系的表現(xiàn)形式:最小的是詞與詞對立,最大的就是詞群。
1、詞與詞之間的對立
學者王銘玉認為“不同的詞有可能在形式上相似,也就是說它們的詞位中具有共同的詞素,有的也可能意義上相仿,如果它們的意義中存在著共同的語義成分?!盵5]23詞與詞對立可以分為三類:形式對立;語義對立和形式——語義對立。
按成分對應關系的性質,對立分為三種:恒等對立(оппозиция тождества):形式上的恒等對立:同音異義詞。語義上的恒等對立:絕對同義詞;包容對立(привативные оппозиции)(АБ—АБВ),АБ 表示兩者之間的共同成分,В代表其區(qū)別性成分。例如:上下義詞(屬種概念)рабочий(工人)和 металлург(冶金工作者)。 交叉對立(эквиполентныеоппозиции)АБ?!¨ⅶ?。以交叉對立所連接在一起的詞,它們存在共同成分(АБ成分),同時也存在彼此對立的成分(В和Г所表示的成分)。這些詞仿佛“相交”在一起,一部分相同,一部分有別。АБ這兩個要素表示共同的部分,В和Г則表示詞的相互區(qū)別的成分。如:反義詞。
詞對立中反義類的交叉對立,在詞匯系統(tǒng)結構中比較重要、作用最大,而對立(絕對同義詞、同音異義詞和形似詞)并不是必不可缺的。反義詞是詞匯聚合關系中的一種,反義詞是受人類思維中的某些一般規(guī)律所支配,而這些規(guī)律最終反映的又是客觀實際本身的存在規(guī)律。
2、詞的類別
“詞的類別(классы слов)是詞匯聚合關系的一種最大范圍的表現(xiàn)形式。它們的存在形式是大小不等的詞的組合。這些組合是一個個語義聚合體。與詞的對立相比,它們的范圍更大,情況更復雜,因為詞的對立是它們的一個組成部分。詞的類別總以一個原則為基礎,這些詞必定有某些共同成分相類似。詞群的類型極其多樣,彼此且有聯(lián)系?!盵4]76按照詞的容量把詞的類別劃分為:語法詞類,詞匯語義場,詞匯語義群等。
2.1 語法詞類
“詞中最為廣泛的一類詞群是詞類(части речи)。這些詞的詞義中只有一個共同的義子即范疇語法性義子。 ”[4]78例如:'предметность'в именах существительных(名詞的 “事物性”),'действие'в глаголах,(動詞的 “動作”),'признак предмета'в значениях имен прилагательных.(形容詞的“事物特征”)等。除此之外,語法 части речи(詞類)中還存在具有詞匯語法性質的詞群和詞的類別(классы слов)。凡屬于一個類別的詞,其詞素結構盡管沒有差別,但是在語法特點上彼此還是有區(qū)別的。
2.2 詞匯語義場
“詞匯語義場 (лексик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ое поле)是由眾多有共同直接義子(сема)成分、表達同一領域概念意義的詞組成的多層級結構?!盵6]113可見,有共同的義子成分是詞組成詞匯語義場的依據(jù)。如:отец,мать,сын,дочь,племянник,внук,бабушка,прадедушка,сестра,брат等以共同義子 родной(表示有親屬關系的)為基礎,組成 родство(親屬)語義場,表達相應領域的概念意義。詞匯語義場是個多層級的結構,可以劃分為若干個詞匯語義群。
2.3 詞匯語義群
詞匯語義群(лексик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ая группа)其基本聚合特點在與所包含的詞,都是同一語法詞類的,除了具有共同的語法義子外,其基本聚合特點還要具有范疇詞匯義子,該范疇詞匯義子構成詞群的語義基礎,并在每一個詞中借助種種區(qū)別性義子進一步得到加確。以詞匯語義群(взбежать,взлететь,войти,внести,влететь,отплыть,отпрыгнуть,отбежать,идти,бежать,плыть)為例。分析一下為何這些詞構成了一個詞匯語義群,原因是這些詞屬于同一個詞類:動詞;有共同的語法義子“動作”和“不及物”,其基本聚合特點為具有范疇詞匯義子“перемещение(移動)”,并且在下列方面:средство перемещения(移動手段),направление(方向)得到了加確。 在此詞匯語義群中屬于 средство(手段)方 面 的 區(qū) 別 性 義 子 有 :с помощью ног(идти,бежать,плыть)(借助雙腳:走,跑,游),с помощью крыльев(лететь,порхать)(借助翅膀:飛,飛舞),с помощью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везти,ехать)(借助交通工具:運送,坐車走);屬于 направление(方向)的區(qū)別性義子有:вверх(взбежать,взлететь)(向上:向上跑,起飛), внутрь(войти,внести,влететь)(向里:走進,搬進,飛進),прочь(отплыть,отпрыгнуть,отбежать)(離開:游開,跳開,跑開)。
此外,詞匯語義群的整個聚合結構帶有所謂“場”的性質,“場”的中心是由最常用、基本意義最一般的詞所表現(xiàn)的。這些詞的周圍是一些比較具體和不大常用的詞。詞義越專門就用得越少,越趨向場的邊緣。凡帶有修辭標記的詞以及由其他語義群體被吸引到該群體的詞,均在邊緣之列。”[4]86由此可見,俄語詞匯系統(tǒng)中的聚合關系是多層次的,非常復雜。
俄語語言學界泰斗華邵先生認為 “組合關系指可能體現(xiàn)于連貫話語(話語片段)中各語言單位之間的橫向關系,橫向水平關系,又叫句段關系?!盵3]78“詞匯中的組合關系表現(xiàn)在詞的搭配規(guī)則上,表現(xiàn)在詞在具體話語中與有關上下文成分的聯(lián)系上。這些聯(lián)系都受制于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實際聯(lián)系,而且句子的思想內容也是現(xiàn)實生活中現(xiàn)象的反映?!盵4]94例如:形容詞большой就可和很多表示的現(xiàn)行含有相應的數(shù)量特征的名詞聯(lián)系:большая собака,большая смелость,большой город,болшой дом 等。
“組合聯(lián)系的基礎是詞在線型組合排列中的鄰接關系和序列關系。詞是組合排列中的成分,所以必須把它的這一地位加以確定。詞作為句子的組成部分,彼此以各種組合關系聯(lián)結在一起,參與表示句子的整個意思。以這種形式聯(lián)結在一起的詞就叫做句法詞(слово-синтагма),這是因為,它們擔負的功能與其說是語法功能,還不如說是語義功能,原因在于句法詞在執(zhí)行這些功能的同時,也表現(xiàn)出它們的詞匯意義?!盵4]95在句子或話語中發(fā)揮作用的句法詞可以看作是實際存在的(單義的)詞,而且與一定意義 (一種或幾種)的潛在載體亦即稱名詞相對立。稱名詞中的組合關系是儲備著的,只有在句法詞這個層次上才表現(xiàn)出來。詞的組合關系的類型,組合關系從構成詞與詞聯(lián)系因素出發(fā)分為三類:詞法因素、詞匯因素和句法因素。
1、詞法因素
“詞法因素,表現(xiàn)在詞與前后連接成分的有關語法意義中。這種相關性在強支配動詞中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因為它們需要靜詞加確成分采用一定的語法 形 式 。 ”[4]97例 如 отвечать на что (回答),отвечать кому-чему(與...相符) 和 отвечать за кого-что(對...負責),служить кому(聽命于...,聽...差遣),служить для чего (用作...,用來...) 和служить чем(是,乃)等。 此外,最強的組合聯(lián)系的例子是及物動詞必須帶有第四格作補語。有些語義群的動詞具有典型的搭配關系,比如“給與”動詞幾乎總是帶雙重支配形式 дать кому что (給某人某物)。可見,動詞是最為典型,但名詞和形容詞根據(jù)其語義也一定要有詞法方面的語境。例如:интерес к чему(對...感興趣),борьба с чем(與某種現(xiàn)象斗爭),литр чего (一公升東西),равнодушный к чему(對...漠不關心,對...不感興趣),похожий на кого-что(像...的,與...類似的)等等。
2、詞匯因素
“詞匯因素表現(xiàn)在詞的意義與其上下文成分的詞匯意義所含有的語義特征的對應關系上。詞匯上下文的特點,在于詞與詞的搭配的范圍要受到一定語義的限制?!盵4]97例如:跟動詞 заработать(賺)連用的多是表示錢幣的名詞;跟動詞 резать(切割,剪)搭配的,通常是名詞нож或ножницы。詞匯搭配會有數(shù)量特征。有些詞的搭配范圍很廣,幾乎難以計算,有些則相當有限,可以把它們一一列舉出來。在所謂的“固定搭配”中,詞匯的結合范圍十分狹窄,有時一個詞只限于跟一兩個詞保持必要的聯(lián)系 。例如:возлагать надежды,жгучий брюнет,кромешная тьма這種組合常常被歸為固定詞組,屬于熟語范圍之列。
3、句法因素
“句法因素表現(xiàn)在詞義對句子結構的依從性上,說得更確切些,是詞的意義取決于詞在句子結構中所執(zhí)行的功能。這種功能從其本質上來說,最終也是語義上的,并且影響著詞的詞匯意義?!盵4]98例如:疑問代詞 что 在疑問句 Что сделать,доктор(大夫,怎么辦?)中發(fā)揮其功能時才具有疑問意義,而在定語從句中 что 用作連接詞:Кругом был такой туман,что в десяти шагах ничего не было видно.(周圍被霧包圍著,以至于十步遠的地方什么都看不到。)從屬句通過指出結果來說明主句所指現(xiàn)象的特征等。 再如:стучать表示“怦怦作響;跳動”這個意思,只有當這個詞在這個句子中才具有,В голове до сих пор стучит.(Гоголь)(腦袋里到現(xiàn)在還怦怦地響。)即在無人稱句作主要成分時才具有“怦怦作響;跳動”的意思。
綜上,在諸多語境因素中,有一個會是主導因素。根據(jù)該主導因素把詞的意義相應地分為:受制于結構因素的意義(受詞法主導因素)、熟語相關的意義(受詞匯主導因素影響)和受制于句法因素的意義(受句法主導因素影響)。
“詞匯系統(tǒng)的單位之間還存在著一種關系,它同上述的系統(tǒng)關系具有有機的聯(lián)系,這就是變體關系。在變體關系中,不管是整個語言系統(tǒng)還是它的每一個單位,在它們的內容和表達之間都缺乏嚴格的同形性。詞的形式(詞位)與其內容 (義位)之間沒有有機的聯(lián)系,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只是約定俗成的?!盵4]107
既然詞的形式和內容這兩個方面的聯(lián)系是任意的,那么,詞有可能在某個方面(形式層面或內容層面)發(fā)生變化,而在另一個方面卻沒有變化。符號的任意性對于詞匯系統(tǒng)來說(其實對整個語言系統(tǒng)來說也是如此)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結果,那就是其中的一個詞位(表達方面的單位)有可能同幾個義位(內容方面的單位)相互發(fā)生關系。反之,同一個意義則有可能以幾個不同的詞位來加以表示。這兩種可能性規(guī)定了變體關系的實質及其顯現(xiàn)的基本形式。變體關系的表現(xiàn)形式有兩種:即詞的語義變體和詞的功能等價。
1、詞的語義變體
詞的語義變體,或稱多義現(xiàn)象(многозначность)。詞有產(chǎn)生多種意義的能力,也就是說詞:能按照它們周圍詞語及其在句子中執(zhí)行的功能,使自身的意義產(chǎn)生變體。詞的每一個詞匯語義變體,它的每一項個別意義,都是詞匯系統(tǒng)的單位,并且都能在詞的組合功能層次上實際表現(xiàn)出來。
多義詞就像一個語義變體束,即若干與同一詞位相關的各別意義束。這些變體或各別意義構成了詞的內部語義聚合體,它們在語義上是彼此相關的,具體表現(xiàn)在各種上下文中。 這可以圖示如下:
例如: 動詞 прийти 為例分析:1.На фронт пришли подкрепления.(增援部隊來到前線)。 2.Можно жениться без любви,любовь сама придёт со временем.(沒有愛情也可以以結婚,愛情會慢慢產(chǎn)生)。3.Откудаемупришлаэтанаблюдательность?(他這種敏銳觀察力是怎樣養(yǎng)成的?)4.Все честные людиужескоммунистамиилипридутккоммунистам.(所有正直的人已經(jīng)和共產(chǎn)黨人站在一起,或將轉向共產(chǎn)黨人)。上面所列舉的幾個例句中прийти雖然在具體的語境中詞形有一定的變化,但其詞位是一樣的,可是其意義卻發(fā)生了變化:來到;產(chǎn)生;養(yǎng)成;轉向。我們之所以會對這個詞位所顯示的內容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這完全是取決于語境。
總之,一個詞的全部詞匯語義變體首先以共同的詞位,也即統(tǒng)—的主要顯現(xiàn)手段,保持著聯(lián)系。盡管詞прийти代表著在不同語境中產(chǎn)生的種種不同的意義,但它們還是同一個詞。
2、詞的功能等價
詞的功能等價是詞匯中第二種變體關系?!皬V義上的詞的功能等價是一種同意現(xiàn)象(синонимия),因為它的對象是在句子中執(zhí)行同一功能的句法詞。即凡在同一個句子或同一批句子中執(zhí)行相同功能的詞就叫做功能等價詞。 ”[4]136例如原句:На его долю выдали одни неприятности.(他碰到的盡是些不愉快的事),在保持句子意思不變的前提下,替換其中的幾個詞 На его долю достались одни неприятности.(他遇到的盡是些不愉快的事)На его долю выдали одни огорчения.(他碰到的盡,是些傷心的)Наегодолюдосталисьтольконеприятности.(他遇到的只是些不愉快的事)。這些句子所傳達的內容是相同的,因此 достались和 выдали,огорчения和 неприятности,одни 和 только 為功能等價詞。因為這些被相互取代的詞就可以看作是在該句子中執(zhí)行同一語義功能的詞匯變體,即功能等價詞。詞的功能等價的種類主要有:絕對同義詞,上下文同義詞和次義同義詞,在這里就不詳細敘述了。
綜上所述,本文從結構主義語言學角度宏觀的分析了俄語詞匯系統(tǒng)性。詞匯是個復雜的系統(tǒng),詞群的交叉形成了系統(tǒng)的結構,和詞群緊密聯(lián)系的是聚合關系和組合關系。詞匯結構是由相互交叉的,不同種類的詞形成的,其中的單位是通過聚合關系和組合關系相互聯(lián)系的,并以特定的方式體現(xiàn)在變體關系當中,豐富了詞匯體系,增加了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本文詳細的從語言的內部規(guī)律即系統(tǒng)語義的方法出發(fā),全面的闡釋了俄語系統(tǒng)中詞與詞之間的相互關系:即手段功能關系,顯現(xiàn)關系,聚合關系,組合關系和變體關系。今后會從語言的社會性方面對俄語詞匯進一步研究。
[1]費·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30-37.
[2]郅友昌.俄羅斯語言學通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77.
[3]華邵.語言經(jīng)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78-99.
[4]倪波,王志偉譯.俄語詞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8:1-145.
[5]王銘玉.語言縱橫關系的制約原則[J].外語學刊,1998(3):22-27.
[6]張家驊.新時代俄語通論(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113.
[7]Фердинанд-де-Соссюр,Крус общей лингвистики[M].1933,стр.121-127.
[8]Кузнецова.Э.В.Лексикология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89:1-134.
On the Systematicness of Russian Vocabul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
LAN H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
The structure of 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 refers to the system proposed by Saussur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and words in lexical system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tructuralism from the internal laws of lexical semantic system.Mainly analysis the vocabulary of the relationship:aggregation relationship,combination of relations,variants and other aspects,trying to fully explain the system of Russian vocabulary.
structuralism;vocabulary of the system;aggregation relationship;combination of relations;variants
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327(2017)-05-0155-05
蘭昊(1987-),男,黑龍江哈爾濱人,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現(xiàn)代俄語句法學,詞匯學。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發(fā)揮我省地域優(yōu)勢,培養(yǎng)多元化俄語專業(yè)高級人才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1532192);首都師范大學高水平學術創(chuàng)新與優(yōu)秀學位論文培育計劃項目:В.В.維諾格拉多夫的語言學思想研究(項目編號2152001001)的階段性成果。
編輯:董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