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根
[摘要] 目的 探討益生菌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輔助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SAP)的療效。 方法 選取68例 SAP 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予以禁食、胃腸減壓、解痙鎮(zhèn)痛、抗感染、抑酸、抑制胰液分泌和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基礎治療。對照組加用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雙歧三聯(lián)活菌膠囊420 mg水化后自鼻空腸營養(yǎng)管注入,夾管 1.5 h,3 次/d,連用 14 d。 結果 治療 14 d 后,兩組血清 ALB 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A和TRF指標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觀察組下降或上升幅度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同時兩組血清 DAO、TNF-α和D-乳酸指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觀察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過程中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益生菌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輔助治療SAP的療效較肯定,可明顯改善其營養(yǎng)狀況,還能有效保護腸黏膜屏障功能,減少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縮短住院時間,有利于早日康復。
[關鍵詞] 急性胰腺炎;重癥;益生菌;早期腸內營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R57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03-0059-03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普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病情進展迅速,死亡率較高[1]。SAP 患者多處于負氮平衡狀態(tài),常存在不同程度營養(yǎng)不良,因此,早期營養(yǎng)支持治療對 SAP 患者治療極其重要;另外 SAP 患者時因腸黏膜屏障功能受損而引起的腸內菌群紊亂及易位是引起 SAP 死亡最重要的原因[2,3]。目前對SAP患者予以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已達成臨床共識,但腸內營養(yǎng)是否需添加益生菌輔助治療尚存爭議[4,5]。本研究探討益生菌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輔助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 年 1 月~2016 年 7 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SAP患者68例。納入標準: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外科胰腺學組制定的診斷標準[6]。排除標準:(1)手術、外傷或藥物等原因引起 SAP或慢性胰腺炎;(2)肝膽或胰腺的惡性腫瘤;(3)SAP并發(fā)膿腫、臟器功能衰竭或胰腺壞死等并發(fā)癥。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兩組性別、年齡、Ranson評分、APACHE-Ⅱ評分和致病原因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方案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患者或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以禁食、胃腸減壓、解痙鎮(zhèn)痛、抗感染、抑酸、抑制胰液分泌和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基礎治療。對照組加用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入院 48~72 h后于胃鏡下置入鼻空腸營養(yǎng)管進行鼻飼,其中腸內營養(yǎng)液(百普力、能全力或瑞素)持續(xù)恒速緩慢泵入,開始 500 mL/d,后逐漸加量至1500~2500 mL/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雙歧三聯(lián)活菌膠囊420 mg水化后自鼻空腸營養(yǎng)管注入,夾管 1.5 h,3 次/d,連用 14 d。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營養(yǎng)指標及腸黏膜屏障功能的變化情況,并比較其病情進展情況及住院時間。
1.3 觀察指標
1.3.1 營養(yǎng)指標評估 采用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轉鐵蛋白(TRF)指標評估其營養(yǎng)狀況。
1.3.1 腸黏膜屏障功能的評估 采用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 D-乳酸來評估腸黏膜屏障功能。取空腹靜脈血 3~5 mL于抗凝試管中,2500 r/min 低溫離心 10 min 分離出血清,貯于-70℃冰箱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法(ELASA)測定血清 DAO、TNF-α 和 D-乳酸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18.0 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ALB、PA和TRF指標變化
治療前兩組血清 ALB、PA 和 TRF 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 14 d 后,兩組血清 ALB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A和TRF指標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觀察組下降或上升幅度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 DAO、TNF-α 和 D-乳酸指標變化
治療前兩組血清 DAO、TNF-α 和 D-乳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 14 d 后,兩組血清 DAO、TNF-α 和 D-乳酸指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觀察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兩組病情進展情況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治療過程中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3.1 SAP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腸黏膜屏障功能的變化及早期營養(yǎng)支持的重要性
SAP 患者多處于高代謝、高分解應激狀態(tài)消耗大量的蛋白質,機體處于負氮平衡狀態(tài),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yǎng)不良,減弱機體免疫力;此外,由于 SAP 患者大量的炎癥介質的釋放,影響其胃腸功能,破壞腸黏膜屏障功能,導致腸內細菌及內毒素移位,造成全身性炎癥反應,引起腸道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礙等發(fā)生[7,8]。目前營養(yǎng)支持是系統(tǒng)治療 SAP 的重要輔助手段,大量動物和臨床研究均證實,與腸外營養(yǎng)相比,機體對于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及代謝方面更符合人體生理學,營養(yǎng)物質在與胃腸黏膜接觸時可刺激腸黏膜分泌各種激素,并改善黏膜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保護腸黏膜屏障功能正常[9-11]。早期營養(yǎng)支持輔助治療SAP能起到能量營養(yǎng)支持的作用,對胰腺外分泌物具有明顯刺激作用,可維持腸道私膜細胞功能的完整性,調節(jié)炎癥介質及因子水平,促進人體腸道及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患者影響狀態(tài);刺激腸黏膜分泌各種胃腸激素,改善胃腸功能;且能改善腸黏膜的血供及其屏障功能,對于延緩、阻止其病情進展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12-14]。但 SAP 患者常有較明顯的胃腸功能障礙,單純的營養(yǎng)支持輔助治療常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3.2 益生菌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輔助治療的療效及機制
益生菌通過直接補充腸道生理菌,增加益生菌的數(shù)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形成“膜菌群”屏障增強其屏障作用;抑制致病菌的侵入和滋生,減少內毒素來源,減少腸道菌群及內毒素的易位;還可以通過發(fā)酵糖類,產(chǎn)生醋酸及乳酸,促進腸道蠕動,維持正常腸道功能,降低腸源性感染和內毒素血癥的發(fā)生;還能抑制炎癥反應,激活機體吞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強其免疫力[15-19]。Zou XP 等[20]研究發(fā)現(xiàn)益生菌輔助治療動物 SAP 的療效肯定,能有效地保護腸黏膜結構,降低其通透性,減少內毒素易位,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14 d后,觀察組患者血清ALB下降或PA和TRF指標上升幅度明顯少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血清 DAO、TNF-α 和 D-乳酸指標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表明益生菌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輔助治療 SAP 可明顯改善其營養(yǎng)狀況,延緩患者營養(yǎng)狀況下降的幅度;還能有效保護腸黏膜屏障功能,維持腸道內環(huán)境穩(wěn)定。同時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過程中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礙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表明益生菌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輔助治療 SAP 可明顯減少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縮短住院時間。我們推測認為益生菌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輔助治療 SAP 可能通過促進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改善其營養(yǎng)狀況,提高其免疫功能;并能通過調整腸道菌群失調,有利于維持 SAP患者胃腸道內的菌群穩(wěn)態(tài),形成菌群生物屏障,維持腸道內環(huán)境穩(wěn)定,降低腸道黏膜的通透性,減少內毒素易位,促進組織器官的功能恢復,減少感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加快患者的康復。
總之,益生菌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輔助治療 SAP 的療效較肯定,可明顯改善其營養(yǎng)狀況,還能有效保護腸黏膜屏障功能、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減少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縮短住院時間,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Banks PA,F(xiàn)reeman M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acute pancreatitis[J]. Anc J Gastroenterol,2006,101(24):2379-2400.
[2] Cruz-Santamaria DM,Taxonera C,Giner M. Update on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J]. World J Gastrointest Pathophysiol,2012,3(3):60-70.
[3] Sharma M,Sachdev V,Singh N,et al. Alterations in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and endotoxemia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 Trop Gastroenterol,2012,33(1):45-50.
[4] Wang CY,Wang GE,Guo L,et al. Effects of probiotics combin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on patients with 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 meta analysis[J]. Journ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2015,30(3):318-322.
[5] 劉寧,郭偉強,潘美云,等. 早期聯(lián)合應用腸內營養(yǎng)及益生菌輔助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23(36):5875-5881.
[6]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 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J].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 12(3):206.
[7] Kyanpaa ML,Repo H,Puolakkainen PA. Inflammation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0,16(23):2867-2872.
[8] Malmstrm ML,Hansen MB,Andersen AM,et al. Cytokines and organ failure in acute pancreatitis: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acute pancreatitis[J]. Pancreas,2012,41(2):271- 277.
[9] Singh N,Sharma B,Sharma M,et al. Evaluation of early enteral feeding through nasogastric and nasojejunal tube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 noninferior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Pancreas,2012,41(1):153-159.
[10] Yi F,Ge L,Zhao J,et al. Meta-analysis: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versus total enteral nutrition in predicte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 Intern Med,2012,51(6):523-530.
[11] Cui LH,Wang XH,Peng LH,et al. The effect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with addition of probiotics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Zhonghua Weizhongbing Jijiu Yixue,2013,25(2):224-228.
[12] 張華,黃海濤. 雙歧桿菌預防重癥胰腺炎患者腸道菌群失調的臨床研究[J].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2,24(4):339-340.
[13] 江帆,黎建軍,吳國俊,等. 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早期腸內外營養(yǎng)支持的效果評價[J]. 臨床急診雜志,2013, 14(2):578-579.
[14] 徐防,汪飛,周發(fā)春. 早期腸內營養(yǎng)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預后的隨機對照研究[J].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9(7):801-803.
[15] 劉雄祥,劉文,許劍,等. 早期腸內營養(yǎng)聯(lián)合益生菌治療重癥胰腺炎[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9):72-74.
[16] 崔立紅,王少鑫,王曉輝,等. 早期應用微生態(tài)制劑對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血清炎性介質水平的影響[J]. 中國新藥雜志,2009,18(19):1854-1857.
[17] 林小鳳. 益生菌聯(lián)合早期腸內營養(yǎng)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J]. 中國處方藥,2014,12(9):49-50.
[18] 劉統(tǒng)成,趙曉雷. 微生態(tài)腸內營養(yǎng)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屏障損傷的臨床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2014,7(2):366-368.
[19] 李進,王娟,徐艷琴. 早期腸內營養(yǎng)加培菲康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漿中炎癥介質水平變化的效果[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36):5609-5614.
[20] Zou XP,Chen M,Wei W,et al. Effects of enteral immunonutrition on the maintenance of gut barrier function and immune function in pig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10,34(5):554-566.
(收稿日期: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