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林
【摘 要】現代學校管理說到底就是人的管理,包括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本文將圍繞教師“情感管理”,探索現代學校管理的新思路。力求在學校管理中,實施情感管理,營造和諧的怡情校園,關心教師的生活,尊重信任教師,尊重教師的個性,包容教師的不足,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管理,滿足教師個人專業(yè)成長的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現代學校的管理模式。
【關鍵詞】學校管理 情感管理 教師
現代學校管理的首要任務是人的管理,包括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是否成功取決于“情感管理”的實施程度。所謂的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摯的情感,通過尊重教師、關注教師、激勵教師、改善教師人際關系等方法,增強學校管理者與教師之間的情感聯系和思想溝通,滿足教師的心理需要,形成和諧融洽的學習和工作氛圍,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學校高效管理。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斯的調查發(fā)現:按時計酬的職工一般僅需發(fā)揮20%~30%的能力,即保證不被解雇,如果得到充分的激勵之后,職工的能力可以發(fā)揮到80%~90%。因此,學校管理者要盡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情感管理的功能,強化情感中積極、肯定的因素,不斷選取適當的激勵方式來培養(yǎng)和激發(fā)教師,使積極的情感指向在時間和程度上長久而穩(wěn)固。那么如何加強管理者與教師的情感交流和溝通,從而使學校在情感管理上謀得發(fā)展呢?
一、怡情校園春風化雨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藝術在于使器物——物質和精神財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們看,用環(huán)境,用學生自己周圍的情景,用豐富集體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边@就告訴我們,環(huán)境足以怡情,良好的環(huán)境有一種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師管理也不例外,怡情的校園可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一)營造和諧校園是情感管理的基礎
學校要營造文明、向上、創(chuàng)新的和諧校園。一方面要追求綠化和美化同步,外包裝和內涵修養(yǎng)同軌,不斷提升校園建設的品味,做到整體規(guī)劃、精心設計、嚴格把關、因地制宜,使校園環(huán)境不斷上檔次。以我校為例,近兩年,新增綠化面積兩千多平方米,種植了柚子、金橘、石榴等新的果樹品種。學校四季常青、草翠花開,在陽光的映襯下,校園煥發(fā)勃勃生機。置身花園式的校園,每位教師都能擁有一份好心情。另一方面要以鮮明的主題環(huán)境熏陶人,學校要有屬于自己的文化意蘊,要有一個與學校精神相統(tǒng)一的文化主題。大到校舍布局、風格,小到字畫、標語、標牌等都盡可能圍繞這一主題,凸顯學校文化。在我們學校,校園陶藝墻的彩繪展示了我國陶藝的發(fā)展史;大廳陶吧擺放著師生親手捏制的各種陶藝作品;古色古香的陶藝館處處散發(fā)著百年老校的風韻。濃郁的“陶韻”屬于我們學校,屬于每一位師生。
(二)打造教師家園是情感管理的提升
學校是校園,也可以是溫暖的家園。管理者應高度重視營造家的溫暖氛圍,幫助有困難的教師解決生活上的后顧之憂。
比如我校的“媽咪愛心小屋”,把關愛撒向了哺乳期女教師,贏得稱贊;每個月初為當月生日的教師舉行慶生會,學生代表為教師獻上生日鮮花,學校領導遞上生日卡片,全體教師合影留念,贏得教師的笑臉;教職工以及家屬生病探望制度的完善,贏得贊同的呼聲……
針對全體教師,管理者更要心懷教師,精心呵護。
比如我校每年組織一次免費的體檢,表明學校對教師身體健康的關心;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滿足教師的情感需求;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考察、開展陶藝制作現場比賽、教師運動會等,讓教師在活動中展示自我、增進了解、建立友誼。
教師感受到了學校大家庭的溫暖,心靜了,情深了,為學校情感管理得以實現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三)關注教師成長是情感管理的根本
關注自我的專業(yè)成長是新時代教師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教師最迫切的情感需求,這符合學校長遠發(fā)展的需要。實施情感管理,必須關注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讓教師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文化氣息,更離不開學校有計劃的培養(yǎng)。學校管理者要根據本校教師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近幾年來,我校建立“名師工程”“青藍工程”等,幫助青年教師樹立自己的目標,為其提供成長的舞臺;通過抓國家、省、市、縣級課題激發(fā)青年教師的教科研積極性,建立和完善“教科研成果獎勵辦法”“科研興教先進個人、先進教研組”等評比活動,以培養(yǎng)研究型人才;通過擴大對外交流、外出考察、專家名師講座等,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滿足教師個人專業(yè)成長的情感需要。
以實施“名師工程”為例,從青年教師群體入手,通過師徒同上一節(jié)課、平行班教師同課異構、專家點評引領等活動,讓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成長。三年內使他們成為合格的中小學教師,五年內成為骨干教師或學科帶頭人,并在此基礎上,不斷以先進教學思想、教學理念為指導,培育出自己的風格,成為名師?!懊麕煿こ獭笔菇處煹玫搅顺晒w驗,這種成功愉悅的體驗,必然使學校的管理水平走上新臺階,推動學校的新發(fā)展。
二、以情治校溫暖師心
學校要發(fā)展,必須依靠廣大教師的齊心協(xié)力。所以,實施情感管理就是要信任教師,鼓勵教師參與學校管理,這是管理者的大智慧。
(一)尊重為先贏得幸福感
按照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尊重需要是一個人的基本需求,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的需要。學校管理者在管理中首先要尊重教師,包括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勞動、尊重教師的個性等。比如針對客觀存在的教師差異,學校管理者要尊重個性差異,要善于發(fā)現教師的長處,把適合的工作崗位安排給他們。對于工作相對低效的教師,不能一味指責,要肯定他們的勞動付出,以真誠的態(tài)度幫助他們總結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指導他們改進。
如我校的一名語文老師,由于課堂管控能力差,課堂上學生紀律渙散,引起了部分學生以及家長的不滿。學校考慮再三,覺得該教師對工作認真負責,只是課堂控制力差,就及時把他調整到教務處做教務工作,結果他干得很出色。
可見,每位教師總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學校管理者應該具有慧眼識英才的能力,以尊重為先,幫助教師找到適合他們的崗位,引導教師在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逐步自我完善,享受工作中滿滿的幸福感。
(二)信任為基獲得歸屬感
“士為知己者死。”作為知識分子這個特殊群體的一員,教師往往把得到別人的信任視為人格的尊重。因此,學校管理者應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很多事不必事必躬親,該放手時就該放手。比如學校取消當下盛行的上班簽到、下班簽離制度,教師反而更自覺,有事主動請假,曾經的代簽、虛簽情況已成歷史。
每個人對成就感的渴望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希望施展自己的才能,讓工作變得有意義。學校管理者應該創(chuàng)造機會發(fā)揮教師的潛能,讓教師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比如校園的主體建筑、主干道需要命名,學校就通過周前會、QQ群、微信群向全體教師征集方案。沒想到通知一出,學校微信群熱火朝天,大伙兒一邊命名一邊開玩笑,直到晚上還忙得不亦樂乎。事實證明,團隊的力量是偉大的。其中兩位教師的方案令人眼睛一亮:一是根據校訓和德育主題“啟智明德”“寧靜致遠”,將主體建筑命名為啟智樓、明德樓、寧靜樓和致遠樓。二是學校三條主干道根據儒家經典《大學》而命名:至善路、修身路、正心路。當路牌立起來、樓名鑲上去時,不少教師贊不絕口。
教師參與學校事務管理,不但說明學校管理者信任教師,為教師提供了發(fā)揮潛能的舞臺,更重要的是通過參與管理,既實現了教師與學校領導的情感溝通,相互理解,也讓他們切實體會到校園就是自己的家園,要像愛護自己的家一樣愛護學校,從而有了明顯的歸屬感。
三、用情“管”師促進規(guī)范
沒有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在情感管理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將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作為教職工的基本工作標準和基本行為準則,以制度要求激勵全員創(chuàng)新工作,以情感管理促進規(guī)范管理。
(一)讓制度滿足情感需求
從教師職業(yè)的特點和自身發(fā)展需要出發(fā),激發(fā)他們發(fā)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比如建立健全晉升制度、表彰制度、獎勵制度、選拔進修制度等以滿足教師積極向上的情感要求,使教師看得到他們努力工作的價值和回報。
以分配制度為例,激勵比懲罰更重要。我校加大了對骨干教師的獎勵傾斜,加大了對學校做出貢獻的班主任的獎勵,加大對指導學生獲獎方面表現突出的教師的獎勵。
周前會設“學校常規(guī)管理5分鐘”展示時間,行政值周將通過PPT等多種形式表揚學校內的精彩瞬間,可以是一年級教師手把手教學生掃地,也可以是干凈整潔的教室回放……
這些常規(guī)的學校管理制度和程序,有效地激發(fā)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也滿足了他們的精神需求。
(二)情感管理要“寬”以待人
人總是會有缺點、犯錯誤的。管理者要“寬容”以待,哪怕是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也要寬宏大量、有氣度容得下,要像善待其他人一樣善待他;要能包容各種各樣的人,包括意見不同的人、有缺點的人?!坝腥菽舜蟆保馨萑瞬拍茏畲笙薅鹊貓F結人,隊伍才能夠興旺。所以,學校制定處罰制度時要以教師為本,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力求易接受,嚴中有情,以起到教育作用為目的。
學校曾經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情:那是一節(jié)自修課,班主任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有一個安靜、良好的自習環(huán)境,就在前面講臺上批改作業(yè)。哪知道下面兩個學生由于一點小事情低聲斗嘴,其中一個學生用拳頭打在另一個學生背上,導致被打學生當場肚子疼。后來被打學生家長找到學校,認為事情發(fā)生在課堂上,教師有責任。學校詳細了解情況后,發(fā)現不是教師不制止,而是批作業(yè)太認真,剛開始沒有發(fā)現,發(fā)現了已經來不及制止。學校并沒有因為這件事情給教師嚴厲的處罰,只是批評教育和提醒。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使教師明白了:學校是他們的堅強后盾!
“怡情校園、以情治校、用情教師”已經成為現代學校管理新的思路。管理者在注重管理的科學化、標準化、有序化的同時,更要關注教師,關注教師的情感體驗,激發(fā)教師的正向情感,消除教師的低沉情緒,使他們每天擁有一份好心情,積極投身工作。學校的情感管理,是一門常變常新的藝術,現代學校管理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春風化雨沐師心的情感管理”新思路是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的永恒篇章!
參考文獻:
[1]讀懂教師心理需求,方能提升其內驅力.http://blog.sina.com.cn/u/1985259177.2015(9).
[2]李宏業(yè).淺談學校管理中的情感管理[J].小學教學參考,2010(10).
[3]王強.淺談情感管理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版,2010(07).
(浙江省龍游縣啟明小學 3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