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壽
摘要:語文是最接近生活的、應用最廣泛的、最為豐富多彩的科目,通常也是學生最容易產生興趣的學科。但是,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本應該是充滿樂趣的語文教學卻演化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識傳授,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對于語文無法提起興趣,這對于語文的教學和發(fā)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關鍵詞:語文;教學特點;合作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要求對于情感和價值觀做出正確的導向,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學規(guī)律,選擇正確的教學策略。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語感和認知等做出正確的把握,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新課程標準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具有很大的自由度,這就給予了教師和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新空間,對于教材也有了更加有效的組合能力。具體來看,要想更好地促進語文教學,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語文素養(yǎng),從含義上來看比較廣泛,但是特點可以說是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統(tǒng)一。主要是以促進語文能力提高為核心,集語文能力、語文情感、語文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知識積累等為一體。通常情況下表現(xiàn)為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書寫能力、個人閱讀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等各個方面??偟膩碚f,語文素養(yǎng)是對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一種整合。在之后的時間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將會成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和追求的方向。
二、把握語文教育教學的特點
在把握語文教育教學特點的方面,主要是促進語文人文性的發(fā)揮,促進語文實踐性的發(fā)揮。人文性,這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特點,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端正個人的價值觀,不僅是學習知識,還要學習做人。語文的學習具有極強的個性化,對于知識的理解并不是統(tǒng)一的,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對文章的個人見解和個人感受,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想法和思考,這是不斷刺激學生思考的需要,也是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需要。
語文的實踐性是非常強的,所以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也是較高的。語文學習和其他科目的學習不同,不是靠著知識的傳授來實現(xiàn)的,而是需要在大量的外在環(huán)境的影響和練習下,逐漸地進行感悟和獲取。語文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一方面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踐機會,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其次要不斷地發(fā)掘語文的教學資源,利用生活中的資源來做出語文的教學實踐,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三、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新的學習方式
傳統(tǒng)的被動式的學習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語文學習,而是需要讓學生逐漸進行主動的學習、合作式的學習。不管怎樣的轉變,最為根本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才是學習的主體所在,學生的發(fā)展才是教學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地學習、主動地學習,越學越喜歡,越學越高興。不管是自主學習還是合作學習,都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形式。
要想改變學生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作用絕不能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削弱。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身為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同時也要要求學生。這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進行學習,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學習知識、學習方法等;另一方面還需要教師給學生提出要求,指導或者引導學生有重點地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搭建平臺,提供良好的外部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
四、提升課堂教學活力。促進課堂教學的提高
新課程標準中對于課堂教學活動以及課程體系也有著明確的要求。語文課程的設置要求需要具有廣闊的視野,為教學樹立一個大的語文教育觀。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上,語文教科書不僅在文章的選擇上、題目的設置上等都留有一定的空間,鼓勵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發(fā)掘和開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在課程的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對課堂進行不斷地改進,促進課堂教學活力的提升,促進教學走進社會、走進生活、走進自然,從而產生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課堂教學并不是將教學局限在課堂之內,而是需要在課堂內將教學延伸到課堂外,打破教室的壁壘,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內感受到更加多樣的知識,對于社會,對于自然能夠有更加多樣的了解。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對于學生來說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更多的情感需求,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的重要學科。新型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共同交流的、共同進步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能夠促進學生在當前以及以后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