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游學
【摘 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自然而然也就有了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就有一種主動參與的意識,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應該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文就此做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 物理學科 學習興趣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66
初中物理作為學生物理學習生涯中的起點,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也是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階段。初中物理對于初二學生來說是一門新課程,也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學科,物理學這門學科對現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好物理學這門學科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聰明才智,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因而,教師們在初中物理學的教學初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一開始就喜歡上物理、從而學好物理學科。面對一門抽象、有點難度的新課程,很多學生還沒開始學就已經“談虎色變”了,難免會讓他們產生厭學或者畏難的想法,所以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讓興趣去帶動學生們開啟物理學習的生涯。初中生大都年齡尚小,分析事物的思維也不夠成熟。分析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可知,他們這段時期一般對很多事物充滿好奇心,如果產生了興趣就會能打開他們學習的欲望,反之,則會引起相當逆反的厭學情緒。所以,教師們在這一時期,要著重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情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日后更好地學習物理有極其重要作用。
一、做好預習工作,上好序言課
在學習的過程中,預習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一步。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作為一門難度性較大、理解性相對較高的學科,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先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的工作,學生們只有事先了解了物理的一些知識點和重難點,在教師們的教學過程中才不會感到陌生,才能緊緊跟隨著教師的教學進程不斷激發(fā)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只有做了課前預習,在課堂上學生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點,才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們才能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試想,如果學生們沒有做課前預習,只是在課堂上進行知識學習,自然,教師在講授式到難點時,學生們很可能會感到一頭霧水,進而會增加物理這門學科的難度,時間長了,會產生一種厭學情緒,對學生的信心也會打擊。這樣,何談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呢。
學生們一般對一種事物的第一印象會深刻持久,第一印象好了對于學生后期的高效學習有重要作用。序言作為這門課程的第一節(jié)課,教師們只有把這門學科的第一節(jié)課上好了,學生們在日后學習中,才會帶著一種喜愛之情去深入學習。所以,在序言課上,教師們如何設計有趣活潑的教學風格,讓學生們一接觸物理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師們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將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現象展現在預言課中,調動學生們視覺、聽覺興趣,也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展現在序言課中,讓學生們對日后所學的物理知識以及物理現象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激發(fā)學生們對一些現象的求知欲望,積極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把物理學科與學生的生活拉進,消除先前的對物理的神秘感,更好地投入到日后物理的學習研究中去。
二、重視物理實驗,多增加一些趣味性物理實驗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改革中對實踐教學的要求性越來越高,為了迎合新課改的要求,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增加一些趣味性實驗,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實踐性。傳統(tǒng)教學中,重視課本知識,輕實踐操作,時間長了,學生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不斷下降,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比較低,最后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現象,一點也不利于學生們開放性思維模式的形成,死讀書,死做題,是以往的典型套路,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根本提不上來,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也很難達到。為了增強學生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教師們勢必應該不斷研討出一些新的教學方法,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他們學習的特點,深入挖掘學生們自身的潛能,加強實驗技能訓練,通過一些趣味性較高的實驗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以此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F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以前那種偏向理論化,而是轉向了實踐操作能力等實驗性強的方面,所以學生們打好扎實的理論基礎的同時,也要注重基本實驗技能和實驗操作技能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們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綜合素質,為學生們提供豐富有趣的實驗活動,加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調動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理論實踐相結合的綜合性人才,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優(yōu)質人才。
三、多注入情感因素,插講物理學家們的趣聞逸事
物理這門學科本身就是抽象、有難度的,學生們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師們不進行教學方法更新,就很難去帶動一批批學生高效的學習物理。學生們只有帶著興趣和激情去學習物理,才會更深刻的獲取一些物理知識,才能真正領會物理學領域的學術特色。教師們面對這門抽象無味的學科,應該多注入一些情感因素,通過穿插一些物理學家們的趣聞逸事,來活躍課堂氛圍,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調動課堂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如《能量》章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們可以結合近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的“神舟”載人飛船生活實例,讓學生思考火箭在上升過程中“能量”是如何轉化的,同時講一下航天英雄們的一些英勇事跡,讓學生們學習他們的吃苦耐勞、為國為民的精神。相信,學生聽了這些生活實例和英雄事跡,必然會心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如此,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知識,也會學習到課外的一些知識,豐富視野,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極其有利。相反,教師們只是一味本分的按照課本知識講授,久而久之,學生們從中找不到興趣,就會產生乏味和逆反心里,勢必不利于學生們對這門學科的學習。所以教師們要不斷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積極進行教學方法的研討,為學生們提供更有利的學習條件和方法。
總之,初中物理是一門基礎性強、有難度的學科,教師們對這門學科要重視起來,不斷研討教學方法,通過一些有趣的新穎的教學方法來刺激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讓興趣帶動學生們更長久的去學習研究物理。只有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的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