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桂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要加強朗讀訓練,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朗讀是語文的教學的重頭戲,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是訓練學生語感的主要途徑。同時,朗讀對于閱讀教學至關(guān)重要,如果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于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準確領(lǐng)會作者的意圖是大有益處的。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加強感情地朗讀訓練,是上好語文課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要使朗讀教學扎實有效,真正發(fā)揮它的效能,首先必須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但是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經(jīng)過五六年的學習,到了小學畢業(yè)時,他們念起書來不是添字漏字,就是結(jié)結(jié)巴巴念不清楚,產(chǎn)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認為原因是教師平時對朗讀課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忽視了對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平時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對課文進行繁瑣的分析,結(jié)果,有限的時間就在那低效率的問答過程中流失了,而學生所能得到的訓練必然會減少。教師講得多,學生讀得少,致使學生逐漸對書面語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靈活動用書面語言這工具。俗語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碧拼娙硕鸥σ舱f:“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說明了多讀書的好處。
下面結(jié)合我自己的教學體會,就如何發(fā)揮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加強朗讀訓練,談談自己的幾點粗淺意見。
一、通過范讀,感染學生
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能準確地傳情達意,震撼學生的心靈,使之產(chǎn)生積極情感,引導情感共鳴。因此,教師有必要作一定的示范朗讀,發(fā)揮教師的榜樣效應。教師動之以情地朗讀,學生會默默地在心中模仿,并產(chǎn)生通過自己的朗讀去超越老師的需要。這個時候的朗讀,學生會異常地投入,甚至“忘乎所以”,對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正確理解能力和對語言文字豐富敏銳的感受力大有好處。特別像《地震中父與子》和《跨越海峽生命橋》這類感情色彩很濃厚的課文,更應該通過朗讀來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朗讀得平平淡淡,甚至結(jié)結(jié)巴巴,就無法使學生體會到當時的危急時刻。更不能感受到文中的主人公沉著冷靜、機智應對的品質(zhì)。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首先自己必須聲情并茂地朗讀。
二、依據(jù)教材,激發(fā)情感
指導朗讀,朗讀作為一項閱讀基本功,就必須依據(jù)教材,根據(jù)不同文體的課文進行朗讀指導。而朗讀指導也要講究方法,要在對課文有一定理解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多讀,讓學生自己去咀嚼、品味。同時還要指導學生用恰當?shù)那楦杏谩靶摹比ダ首x,用情去體味。
三、巧妙點撥,搭建橋梁
課文中的重點段中,有些詞語很準確,有些句子含義很深刻,對表現(xiàn)中心思想作用較大。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詞語、句段,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微笑著承受一切》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全文記敘了我國女子體操跳馬運動員桑蘭在參加一次世界性的體育競賽時意外地從馬箱上摔下來,胸部一下完全失去知覺,可桑蘭并未絕望,而是微笑著承受一切。這是真人真事,可內(nèi)容卻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怎樣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感悟桑蘭面對天大的不幸仍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呢?
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他們從未見過脊椎骨折的情況,如果一味讀書,學生是不能夠感受到桑蘭每做一個小小的動作時的艱難與痛苦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層感悟,必須巧妙點撥,調(diào)動學生已有經(jīng)驗,搭建好文本與學生心靈之間的橋梁。這堂課上,我抓住關(guān)鍵詞語,如“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一天一天”,從詞語入手,讓他們先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感受做什么事才會這樣艱辛,再聯(lián)系課文,感悟出桑蘭為了完成一個對我們來說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卻要付出像登山、長跑、搬重物那樣的辛苦,從而深層感悟了他的堅強勇敢!學生再讀贊美桑蘭的話時就讀出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情,這樣深層的感悟是讓學生經(jīng)歷了一次精神與心靈的提升。 教師通過對重點語句和段落的朗讀指導,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進對重點段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意思的理解。從而達到訓練語感,為真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四、熟讀成誦,激發(fā)興趣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國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重視語言的積累,強調(diào)博覽,熟讀成誦。多讀,熟讀,有助于感受語言的美,還有助于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在運用時得心應手,意到筆隨?!爸匾曊Z言積累”也是小學語文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出感情,把自己融入課文的意境中去,邊讀邊體會文章的內(nèi)在韻味,一遍比一遍入調(diào),一遍比一遍親切,讓學生在熟讀中做到自然背誦。
《火燒云》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優(yōu)美明快的語言,比喻聯(lián)想等手法,勾畫一副絢麗多姿的火燒云圖景,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想象對火燒云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所以這節(jié)課,我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或范讀,或引讀,或議讀,讓學生多讀,感受想象火燒云之美,讀出火燒云之美,體會出作者所描繪的人間仙境,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同時達到了積累語言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依據(jù)教材,抓住重點有感情地范讀,有目的地指導朗讀,不但能使通過學生正確的朗讀去理解課文,感受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喚起學生的讀書熱情,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讓學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體會到: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加強朗讀訓練,是上好語文課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就是我在朗讀教學中的一些粗淺的看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僅是方法的指導,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在讀中不斷加深理解,輔以教者的示范、指點,學生的多讀多練,學生讀的時候就能真摯自然,就會更好地運用朗讀技巧,讀出感情。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這條路上,還需要我們不斷努力,不斷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