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多嘗試,將簡筆畫靈活地運用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升語文課堂的表現(xiàn)力和實用性,為小學語文教學增光添彩。
關鍵詞:簡筆畫;小學語文;學習情境
簡筆畫是一種表現(xiàn)繪畫形體結構的方式,用簡練和概括的筆法塑造平面結構。它使用的線條極少,操作簡單,形象生動易懂,能夠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細胞,適應兒童的心理特征。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運用這種教學手段,既能幫助教師快速、形象地講解知識要點,又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
小學是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書本和理論知識的起步階段,這時候的孩子主要關注的是具象的物體?!靶W生不可能具備很多知識,因此必然缺乏抽象思維。在認識事物方面就更多地運用形象思維?!倍喒P畫是一種簡單可行的方式。它用圖畫的形式取代了“冷冰冰”的文字理論,用具象的概念超越了抽象的思維判斷,把愉悅的情緒傳達到課堂中每一個學生的內(nèi)心。
一、簡筆畫導入課程,激發(fā)學生興趣
課前導入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中顯得十分重要,精彩的導語會引起學生整節(jié)課的學習興趣,學生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進入課堂,甚至會渴望新知。而且,新的一節(jié)課,開始的前5分鐘是學生學習最積極的時段。因此,由此采用簡筆畫的形式導入課文,會是一個極為新穎有趣的環(huán)節(jié)。
例如,《家》(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一課的開始,我簡單繪制了一座房子,又在下面畫了一頭豬,自然地引申到了“家”的甲骨文,“有房子住,有牲口養(yǎng),這是多么幸福的家”,繼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家。一個普通的簡筆畫,不僅形象地引導出了課題,并且讓學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再如《雨點》一課,我先畫了一個小雨點讓大家猜這是什么?學生的奇思妙想非常多,有說眼淚的,有說汗滴的,也有說水珠的,這些都是水形式不同、所在不同而產(chǎn)生的差異,從而引導出《雨點》的課題,也為后續(xù)雨點在江河湖海的差異做了一定的鋪墊。課堂就這樣巧妙而饒有興趣地展開。
二、簡筆畫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理解
低年級學生的理性思維還不發(fā)達,即使是簡單的邏輯推理對部分學生也是存在困難的?!靶抡n程改革中,要求構建有活力的課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教師要拓寬學生的語文學習領域,而且還要注重學生其他技能的培養(yǎng)?!币虼?,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把理性的東西情感化,可以輔助小學生理解課文,也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建立使用邏輯思維思考的初步概念。
例如,在講解《小河與青草》時,要讓學生理解“彎彎的小河”這個詞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快速直接地在黑板上劃出一條“彎彎的小河”。在課文中遇到“……長滿青草”這句話時,很多學生還不能快速理解什么是“長滿”。我在教學前期準備了許多“小草”,在教學過程中直接讓他們上黑板操作,在小河邊“粘滿”青草,從而理解“長滿”的意思。
再如,在上到繪本《鼠小弟的小背心》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小背心是如何被撐大的,我簡單地在黑板上又畫出了鼠小弟、鴨子、猴子、海豹、獅子、馬、大象這幾個動物形象,特別關注了這些動物的大小。雖然繪本有圖片展示,但在黑板上繪制的過程中依然引得學生大笑連連,興趣陡然提至最高,并且輕松地理解了小背心最后被撐大的樣子。不僅如此,我還讓學生拓展思維,想一想為“什么大象不一開始就找鼠小弟要背心穿?有的學生已經(jīng)能回答出小背心是逐漸變大的,大象直接穿會被撐破”這樣的話。其實這里面已經(jīng)包含了一種大小遞進的邏輯思維,在讀繪本故事、看簡筆畫的過程中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得到了提升,這也算是全課程的一種極細小的體現(xiàn)。
三、簡筆畫檢測學習效果,讓學生愛上做作業(yè)
學生天生熱愛色彩,他們喜歡圖畫,喜歡用彩筆繪制眼中的世界,盡管筆法稚嫩,盡管結構失衡,但是他們的紙上總是放飛著想象與魔力。我喜歡讓學生用筆去畫對課文的理解,不要提太高的要求,甚至都不用很像,看到學生的表達,我就能知道,這節(jié)課,學生的聽課效率如何。
學生也喜歡用這種方式來完成我的作業(yè),喜歡用畫筆畫出課文中最精細的部分,甚至有我忽視的細節(jié),也喜歡為了畫出更“正確”的畫而努力聽課,從而判斷哪個部分畫在哪里,哪個部分有哪些要求。他們甚至渴望著這樣的作業(yè),每一次布置都能收獲滿教室的歡呼聲。
例如,《小池塘》一課,就非常適合畫畫。在課堂上我已經(jīng)用投影的方式幫助學生辨別了各種物體的位置和所在時間,學生一下課就拿起筆開始“操練”,眼睫毛一樣的蘆葦,一群群白鵝似的白云,還有其他各種美麗而多彩的景象,一張紙滿滿地承載了學生整堂課的收獲,學生繪制出的是比課文還美麗得多的“五彩世界”。
由此可見,簡單的簡筆畫應用起來“不簡單”。把簡筆畫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不僅彌補了多媒體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的不足,加大了學生與課堂的交流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訴求,而且達到了文字難以達到的效果。低年級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不會被抽象的概念壓抑,反而通過簡筆繪畫得以充分地
展現(xiàn)。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多嘗試,將簡筆畫靈活地運用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而這樣精彩的教學過程,更離不開教師在課前的充分準備:哪一環(huán)節(jié)適合運用,什么時候需要運用,都要依靠教師的精準把握,這也與教師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密不可分,也是一個可以提升教師素養(yǎng)的過程。
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事物的形象,將課堂教學簡練直觀地展示出來,讓教師在授課時能做到文以畫現(xiàn)、文到畫到,及時抓住學生的內(nèi)心,也為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奠定基礎,記憶形象的結合有利于學生對事物的充分理解。這是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鋪設橋梁,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水平。
簡筆畫是一種藝術性的教學手段,適當?shù)匕押喒P畫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可以起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對于提升語文課堂的表現(xiàn)力和實用性相當重要,能夠賦予課堂無限的生命力,也為小學語文教學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1]付遴.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怎樣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J].讀與寫,2013(18).
[2]孫學杰.簡筆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