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問題導學法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以設(shè)置問題、導入問題為教學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為學習的核心,以探究問題為學習的主線,通過師生合作互動探討的學習過程促使學生全面理解文本內(nèi)容,并提高語文思辨能力。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合理設(shè)置問題,并鼓勵學生通過多元交流來探索這些問題,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也可以給學生更多的展示空間,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結(jié)合文本特點,設(shè)置問題
在問題導學法的教學過程中,問題的設(shè)置相當重要,教師要根據(jù)文本的特點設(shè)置問題,在此過程中還要兼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根據(jù)分類的角度不同,問題也可以分為各種不同的類型,如開放性問題、封閉性問題,全局性問題、局部性問題,判斷性問題、描述性問題、探究性問題等。教師要根據(jù)文本的不同特點選擇最適合的問題,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江南的冬景》為例子,可以用開放性的問題促使學生整體閱讀文本,并感知文本描繪江南冬景的寫作技巧,體會其描寫的精妙。教師可以提問激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江南美景舉世聞名,讓無數(shù)文人騷客流連忘返,大家都記得白居易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吧。那么不同的人描繪江南的景色又會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大家閱讀一下《江南的冬景》,說說作者對江南風景的獨到看法,江南冬景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他是通過什么方法來描寫冬景的?!边@個問題促使學生全面閱讀文本,并不斷探究文本內(nèi)容。他們發(fā)現(xiàn)作者認為江南的冬景給人明朗的感覺。接著學生開始自主探究問題,思考作者郁達夫通過什么方法來描繪江南冬景之明朗。作者將江南冬景描繪成了幾幅畫,從五個不同的角度描寫了不同時間、場所和天氣情況下的江南冬景。這樣的描繪相當全面,讓讀者感覺江南之美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對江南懷有深切的喜愛之情。
思考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因此結(jié)合文本的特點設(shè)置問題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更能讓學生在思考和體會中提高思維能力。
二、鼓勵多元交流,深度探究
在問題導學法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徹底消化教師提出的問題,就要給他們必要的時間,讓他們可以獨立思考,同時還要給他們相對開放的空間,讓他們能夠在多元交流中探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遇到學生感覺困難、無從下手的情況,教師則可以從旁指導,加入情境教學、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深度探究。
在學習《赤壁賦》的時候,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作者描寫赤壁之景和赤壁的故事,主要目的是什么,本文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哲學思考?”在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探討的時候,教師鼓勵學生進行互動探討,讓他們嘗試進行角色扮演,將自己代入到“蘇軾”這個人物之中,真切地思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為了更好地進行角色扮演,學生首先通讀文本,標注出作者蘇軾在赤壁的游覽線路,記錄下蘇軾所看見的具體景物和所發(fā)表的懷古情思。此外,為了更好地和文本、作者進行交流互動,學生們還對作者創(chuàng)作本文的歷史背景、作者所講述的赤壁故事進行了深入了解。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明白了作者月夜泛舟、飲酒作詩的游玩經(jīng)歷,同時也理解了他由于觀景而樂,由于思古而嘆,由古及今聯(lián)想起自己的遭遇而悲,最后領(lǐng)悟哲理復而樂的情感變化線索。在完成角色扮演的同時,學生也透徹地了解了全文的內(nèi)容和文章展現(xiàn)的人生思辨,從而很好地回答了教師在一開始提出的問題。
問題導學法以問題為突破口,讓學生在探索問題、討論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全文。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那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關(guān)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讓他們增強探究意識,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感性。
三、給予展示時空,正面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評價要強調(diào)主題多元化,教師、學生、家長等多個不同主體都能參與到評價之中。在問題導學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并對其進行正面評價。
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的時候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燭之武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得秦軍退去,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并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學習成果。有的學生和其他小組成員一起,將《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演繹成了小品,在小品中展現(xiàn)了燭之武的英勇和智慧;還有的學生采用演講的形式,分析了燭之武讓秦軍退卻的方法,并詳細介紹了秦晉圍鄭的原因,講述了當時各國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另有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了總結(jié),用四字一組的短語概括了整件事情,總結(jié)了燭之武所陳述的諸多原因,如“鄭既知亡,敢煩執(zhí)事,此為其益,然卻渺茫;越國鄙遠,亡鄭陪鄰,此為其害,然卻可見;舍鄭利秦,共其乏困,此為其利,可以期待”等。對于學生的展示,教師要予以肯定,并鼓勵學生在展示中體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化閱讀。
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融洽的交流空間,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并在展示的過程中真實而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問題導學法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激趣導入、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評價鞏固等環(huán)節(jié)串聯(lián)起整個教學過程,它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fā),嘗試自己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式靈活而不拘泥于形式,能促使學生系統(tǒng)而有效地學習。
作者簡介: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