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凌 婧
(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外語外貿(mào)學院,浙江 義烏 322000)
高職學生人際關系與氣質因子的相關性研究
陳 凌 婧
(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外語外貿(mào)學院,浙江 義烏 322000)
高職學生的整體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高職男生在人際關系建立能力、沖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以及總體人際交往能力方面比女生強,外向、積極樂觀的特質對人際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不同的氣質因子對于高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不同的作用.
高職學生;個人氣質;人際關系
馬克思曾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實現(xiàn)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也就是說,每個人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社會中,需要與他人發(fā)生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美國心理學家貝克斯頓、赫倫和斯科特曾做過一個感覺剝奪試驗,他們以每小時20美元的酬金募集了幾名大學生進行試驗,并將他們與世隔絕.試驗持續(xù)數(shù)日后,大多數(shù)學生出現(xiàn)幻覺、精神癡呆、動作不協(xié)調、遲緩等癥狀,并且需要3天以上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2].亞里士多德曾說:“能獨自生活的人,不是野獸,就是上帝.”[3]因此,人都有強烈的交往需求,并且畏懼孤獨.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也將社交需求列入其需求層次理論.可見,人際交往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現(xiàn)代成人教育之父、著名的人際關系學大師、成功學大師卡耐基通過多年調查研究得出結論:“一個人事業(yè)的成功,15%來源于他的專業(yè)知識,而85%源于他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4]
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一個動態(tài)過程.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個體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對于大學生而言,人際交往不僅是實現(xiàn)社會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其身心健康、自我實現(xiàn)的重要保障.
調查顯示,大學生的整體人際交往能力不容樂觀,人際交往能力較差、人際關系不良的學生普遍存在[5].不良的人際關系容易引起心理失衡,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如焦慮、空虛、心情壓抑、抑郁,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自殺傾向[6].因此,近年來,對于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研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國內外學者在此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探討.但是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對象以高職學生為主的并不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部分高職學生存在嚴重的人際交往困擾[7-8].此外,以往關于人際交往的研究中,更多地注重環(huán)境、認知等方面影響因素的影響,缺少對人格特質這一深層次因素的探討.由此可見,了解高職學生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探討高職學生的氣質因子與人際關系的內在聯(lián)系,具有重要意義.
2.1 調查對象
本次調研以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2015級學生為對象進行抽樣調查,共抽取440名大學生,涉及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物流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三個專業(yè),采取心理問卷調查法,共發(fā)放問卷440份,回收有效問卷386份,有效率約為88%.其中,男生166人,占43%;女生220人,占57%.
2.2 測量工具
2.2.1 人際交往能力問卷
選用改編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家編制的《人際交往能力問卷》.此問卷的總量表共有25項,除了評定總體人際交往能力外,還將其內容組成5個分量表,從而對人際關系建立能力、適度拒絕能力、自我表露能力、沖突控制能力以及情感支持能力這五個因子進行評分.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其因子相對應的人際交往能力越強;量表總分越高,表明其總體人際交往能力越強.用Cronbach’s α系數(shù)來估計量表信度,5個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均在0.72~0.78之間.
2.2.2 成人氣質問卷(The adul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簡稱ATQ)
此問卷用來評價被試的氣質類型,由Derry和Rothbart編制.問卷由77個問題組成,通過否定的情感、努力控制、外向性、定位敏感性4方面對被試的氣質進行評價,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
2.3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使用SPSS10.0對數(shù)據(jù)分別進行差異檢驗、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3.1 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基本情況
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基本情況(n =386)
將調查結果與美國百分比常模(15%的人高分常模,30%的人低分常模)相比較得出,高職學生的人際關系建立能力、自我表露能力較強,適度拒絕能力、沖突控制能力較為欠缺.由此表明,高職學生容易與他人建立人際關系,但不善于解決矛盾沖突.
3.2 不同家庭情況下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差異
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在是否獨生子女方面的情況見表2.
表2 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在是否獨生子女情況方面的差異
注:+表示0.05
由表2可以看出,非獨生子女的高職學生與獨生子女的高職學生在人際關系建立能力、自我表露能力、沖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以及總體人際交往能力方面均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適度拒絕能力方面存在差異.
3.3 不同性別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差異
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性別差異情況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高職男生與女生在自我表露能力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在人際關系建立能力、沖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以及總體人際交往能力上存在顯著差異,在適度拒絕能力方面存在差異傾向.
表3 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性別差異
注:+表示p<0.10, *表示0.01
3.4 不同性別高職學生氣質與人際交往能力的相關性
對高職女生的氣質與人際交往能力各因子和總體人際交往能力,以及高職男生的氣質與人際交往能力各因子和總體人際交往能力分別進行皮爾遜(Person)積差相關分析,結果見表4和表5.
表4 高職女生氣質因子與人際交往能力的相關性(r)
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表5 高職男生氣質因子與人際交往能力的相關性(r)
注:*表示p<0.05, ** 表示p<0.01, ***表示p<0.001.
從表4可以看出,對于高職女生而言,否定的情感與總體人際交往能力呈負相關(p<0.001).努力控制(p<0.001)、外向性(p<0.001)分別與總體人際交往能力呈正相關,且相關性顯著,即在否定的情感上得分越高,人際交往能力就越差;反之,則越好.而在努力控制、外向性上得分越高,人際交往能力就越好;反之,則越差.
從表5可以看出,對于高職男生而言,否定的情感與總體人際交往能力呈負相關(p<0.05).努力控制(p<0.05)、外向性(p<0.001)、定位敏感性(p<0.01)分別與總體人際交往能力呈正相關,且相關性顯著,即在否定的情感上得分越高,人際交往能力越差;反之,則越好.而在努力控制、外向性、定位敏感性上得分越高,人際交往能力就越好;反之,則越差.
從人際交往能力各因子來看,對于高職女生而言,其否定的情感與人際關系建立能力(p<0.01)、適度拒絕能力(p<0.05)、沖突控制能力(p<0.05)、情感支持能力(p<0.01)呈負相關,且相關性顯著;努力控制與人際關系建立能力(p<0.01)、自我表露能力(p<0.001)、沖突控制能力(p<0.01)、情感支持能力(p<0.001)呈正相關,且相關性顯著;外向性與人際關系建立能力(p<0.001)、自我表露能力(p<0.001)、沖突控制能力(p<0.001)、情感支持能力(p<0.001)呈正相關,且相關性顯著;定位敏感性與自我表露能力(p<0.05)呈正相關.而對高職男生而言,其否定的情感與適度拒絕能力(p<0.01)、自我表露能力(p<0.01)、情感支持能力(p<0.05)呈負相關,且相關性顯著;努力控制與自我表露能力(p<0.01)、情感支持能力(p<0.05)呈正相關,且相關性顯著;外向性與人際關系建立能力(p<0.001)、自我表露能力(p<0.001)、情感支持能力(p<0.001)呈正相關,且相關性顯著;定位敏感性與人際關系建立能力(p<0.05)、自我表露能力(p<0.05)、沖突控制能力(p<0.05)、情感支持能力(p<0.01)均呈顯著正相關.
3.5 不同性別的高職學生氣質對人際交往能力的回歸分析
本次調查采用以四種氣質因子為自變量,以高職女生人際交往能力以及高職男生人際交往能力為因變量分別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來驗證其是否分別對高職男生人際交往能力以及高職女生人際交往能力產(chǎn)生直接的預測作用,具體情況見表6和表7.
表6 高職女生氣質因子對總體人際交往能力的多元逐步回歸
表7 高職男生氣質因子對總體人際交往能力的多元逐步回歸
由表6可見,對于高職女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而言,外向性、否定的情感進入回歸方程,兩者的解釋量為35%.由表7可見,對于高職男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而言,外向性、否定的情感進入回歸方程,兩者的解釋量為22%.
(1)高職學生人際關系的基本情況
從研究樣本的總體情況看,高職學生易與他人建立人際關系,并且善于自我表達,但面臨人際交往中的矛盾與沖突時,缺乏溝通與解決技巧,同理心較為欠缺,不注重感情支持.此外,非獨生子女的學生與獨生子女的學生在人際交往能力各方面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2)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性別差異
通過不同性別高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差異檢驗結果可知,高職男生在人際關系建立能力、沖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以及總體人際交往能力方面比女生強.也就是說,相對于女生而言,男生更容易與他人建立人際關系,善于解決人際交往當中的沖突與矛盾,并且能夠恰當表達自身的感受,積極回應他人的情感體驗.
對不同性別的高職學生氣質與人際交往能力的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外向性、定位敏感性與高職男生的人際關系建立能力呈顯著相關,而高職女生的人際關系建立能力與否定的情感、努力控制、外向性呈顯著的相關;定位敏感性與高職男生的沖突控制能力呈顯著相關,而高職女生的沖突控制能力與否定的情感、努力控制、外向性呈顯著相關;否定的情感、努力控制、外向性、定位敏感性均與高職男生的情感支持能力呈顯著相關,而高職女生的情感支持能力與否定的情感、努力控制以及外向性呈顯著相關.由此可見,否定情感較多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會存在一定的困難,而樂觀、自制力強、積極、同理心等特質會促進其人際交往.文獻[9]也證實了外向性的人格特征與人際交往水平呈正相關.此外,高職男女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受不同氣質因子的影響,從而導致高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存在性別差異.
(3)高職學生氣質因子對人際交往的預測作用
通過回歸分析得出,外向性、否定的情感對高職男生以及女生的總體人際交往能力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對于高職男生而言,兩者的聯(lián)合解釋量為22%,而對于高職女生而言,兩者的聯(lián)合解釋量為35%.文獻[10]顯示,外向性對于人際交往能力的預測力更佳,其解釋量為16%,努力控制、定位敏感性對總體人際交往能力沒有顯著的預測作用.由此可見,外向、積極樂觀的特質對人際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
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相對于氣質因子對于高職男生人際交往的預測作用,其對于高職女生人際交往的預測作用較強,不同的氣質因子對于高職男女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不同的影響.可見,氣質因子確實是影響人際交往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高校應重視氣質對于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以及其性別差異,對于具有人際交往困擾的學生,從氣質因子出發(fā),努力挖掘其積極作用,減少消極作用,改善高職學生人際交往的現(xiàn)狀.此外,高校應將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目標,在日常心理工作中,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人際交往.
[1]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5.
[2] 葛明貴.感覺剝奪實驗研究述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1994(3):269-273.
[3] 希爾茲.亞里士多德[M].余友輝,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5:264.
[4] 卡耐基.卡耐基溝通的藝術[M].劉祜,譯.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7:135.
[5] 魏源.人際交往能力問卷在大學生中應用的信效度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5,26(12):1046-1048.
[6] 馮宗俠.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現(xiàn)狀調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6(4):57-59.
[7] 劉文,韓靜,張麗娜.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8(3):71-80.
[8] 李瑋. 高職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分析及自我調適[J].職業(yè)教育研究, 2011(4):140-141.
[9] JAMES W N,MICHELLE C,JAMES C M.A Cross-Cultural Test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emperament and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J].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2003(20):320-330.
[10] 趙艷林,張林,周盈英.大學生氣質因子對人際交往困擾的影響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雜志, 2010,18(6):707-709.
責任編輯:金 欣
Correlations between tempera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HEN Ling-jing
(School of Foreign Trade, Yiwu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 Yiwu, Zhejiang 322000, China)
The holistic interpersonal a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satisfact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ability to buil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nflict control, emotional support and overall interpersonal ability of the males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females. Extroversion, positivity and optimis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rpersonal ability. Different temperament factor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interpersonal abilit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temperam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2017-02-22
2016年度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院級科研項目(201607); 2016年度金華市社科聯(lián)科研項目《大學生氣質類型對其主觀幸福感的影響》(zb3)的部分研究成果
陳凌婧(1987-),女,浙江義烏人,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
1009-4873(2017)02-0056-05
B84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