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潔
班級是學生共同學習和生活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校實施教育與管理活動的基層組織,也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中職學校班級管理有其特殊性,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營造良好的班級風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具備較好的專業(yè)素質。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領導者,應致力于班級常規(guī)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與貫徹執(zhí)行,充分發(fā)揮班級團結學生、組織學生、教育學生的職能。班級常規(guī)管理是指通過制定和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活動。而中職學校班級常規(guī)管理需結合學生的特點,著重圍繞如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地進入職場、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等一系列問題展開。筆者從事班主任工作多年,認為班級常規(guī)建設可從以下五個方面加以落實。
一、一項制度
新生入學之時,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務,就是建立適合本班的班級制度,構建完善的班級管理體制。在班級管理中需要充分發(fā)揚民主集中制,在制定制度時,可挑選班級中典型學生參與班級制度的制定。班級制度涉及班級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xiàn),班級工作表現(xiàn)、活動表現(xiàn)等方方面面,讓學生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什么事該怎么做。筆者結合工作實踐經驗,認為班級制度的建立至少需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學生一日常規(guī)、班級考勤制度、評優(yōu)評先說明、班級德育學分實施細則。這些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新生在入學之后養(yǎng)成規(guī)范。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新生報到的第一天就將《學生一日常規(guī)》一些重要的學校規(guī)定明確告知學生,讓他們入校后可以迅速適應新的環(huán)境,進入學習狀態(tài)。如《班級德育學分實施細則》可結合班級特點,對學生學習、生活、紀律、參加活動等情況一一進行考核,有利于鼓勵學生參加活動、提高學習成績,也可對一些違規(guī)違紀情況進行約束。
二、一個集體
班集體建設是在班級常規(guī)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當前,班主任與學生的年齡差距越來越大,如果在班級建立之初,就將班主任與學生分為兩個獨立的個體,這樣對以后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影響。傳統(tǒng)的班集體都是以“管理”模式進行的,即班主任領導、學生跟從,一味死板追求管理的效果,而忽視了班集體建設的長效機制,忽略了班干部、老師的人格魅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筆者所指集體,不僅僅是班上的幾十位學生,班主任也要融入到這個集體中去。在學習上,班主任為學生的引導者,有利于學生明確方向;在活動中,班主任作為班級一員,參與其中,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可帶動學生的熱情。在生活中,班主任作為學生的伙伴,經常與學生溝通,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發(fā)現(xiàn)不良誘因,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構建班主任與學生融為一體的模式,可達到有效管理的效果。在建立班集體的過程中,需要將不同的個體融入一個集體也是一門藝術,要變“管理”班集體為“建設”班集體,而且是共同建設,構筑班集體建設模式。
三、一支隊伍
這里的“一支隊伍”是指班干部隊伍的建設。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對班級的了解也遠不如學生自己。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建設班委、培訓班委、監(jiān)督班委,通過班委管理班級,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
1.激發(fā)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新生入學后,班主任對他們并不是很了解,如果只根據(jù)幾天的觀察就決定班委,未免有些草率。筆者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在新生入學第一天,讓他們填了一個摸底表,方便筆者了解學生的情況及想法。其中有一項就是“你是否愿意為新的集體做點事情?”(沒有特別強調做班干部),結果90%以上的學生都是愿意的??梢?,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多數(shù)學生都愿意為集體奉獻一點自己的力量。只是有些學生在初中時沒當過班干部,沒培養(yǎng)過這方面的能力,所以怯于承擔班干部的責任。
2.改變傳統(tǒng)模式,學生自選崗位
針對這一情況,在確定班委時筆者是這樣做的。首先,將傳統(tǒng)模式下的班委成員如宣傳委員、文藝委員等,借鑒學生會的模式改編成宣傳部、文藝部、體育部等,制成表格,讓每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或特長選擇自己想要進的部門。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比如手工比較好,但平時不怎么說話的學生,進入宣傳部,可以參與班級布置;平時能歌善舞、活潑好動的學生進入文藝部;有體育特長的學生進入體育部……這樣,每位學生都找到了歸屬,基本不會有空缺的部門。部門確定了以后,再找機會給每個部門下達一個任務,讓學生合作完成。在這個過程中,部門內的學生開始熟悉,由學生自己推薦部長,便于部長領導學生開展工作,更有說服力。而且班主任平時只需將任務下達到部長,部長再組織協(xié)調其部里的學生共同完成,這樣就間接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建設中來。
四、一個目標
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尤其是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95后,他們個性張揚,性格迥異。但中職學生已經選定了某個專業(yè),即已經定位好自己的工作方向。
剛進入職業(yè)學校的學生,雖然踏進了職校的大門,但大多對職業(yè)教育的概念并不是很明確。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告訴學生在職校里不僅學習文化知識很重要,專業(yè)技能、實踐能力更重要,如果學得好,并不比普高的學生差,反而比他們懂得更多的專業(yè)知識。筆者所帶的班級是會計專業(yè)三年制并要參加成考上大專的班級,所以文化、專業(yè)要齊抓。因此,筆者為學生在職校的三年學習做了初步的計劃,以便讓學生明確近期的學習任務。第一年,掌握專業(yè)理論知識,練習專業(yè)技能。如基礎會計是學生學習會計的入門學科,只有入門了,其他的專業(yè)課程學起來才會如魚得水。第一學期還開設了珠算、點鈔等技能課程,讓學生抽空多練,一是增加學業(yè)學習的興趣,二是能夠為第二年拿技能證書做好準備。第二年,提升專業(yè)知識,穩(wěn)固專業(yè)技能。學習好基礎會計后,第二年的專業(yè)課程有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這都是會計人員必備的知識,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在第二年結束時拿到技能證書,為拿到中專畢業(yè)證書做好準備。第三年,專攻文化課程,準備成人高考。有了前兩年文化的基礎,第三年要求學生將學習精力放在文化課上,為參加成考進入大專院校學習做好準備。
五、一貫落實
最后一個“一”是要將以上所述付諸行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班主任在進行班級常規(guī)建設的時候,不僅要在這“五個一”上下工夫,還要特別注重工夫下在“哪里”,這也是班主任管理的技巧。管理理論感受總不是很深刻,來自于管理實踐中自身的真實體驗更為深刻。當然,在落實各項工作的同時,班主任及班干部隊伍一定要關注細節(jié),事實上只有關注細節(jié),才能讓學生從小事做起,做好小事,成就大事。
總之搞好班級管理常規(guī)工作,并不是一個難題,而是一個習慣態(tài)度問題。班級工作千頭萬緒,班級常規(guī)細如毫發(fā),管理要如“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在無聲、細節(jié)中體現(xiàn)管理者的態(tài)度與能力。
(作者單位:嘉興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