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關鍵詞】沁園文化;激勵教育;集團化辦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26-0052-01
江蘇省無錫市沁園實驗小學(以下簡稱“沁園小學”)建校29年,是區(qū)域內第一批獲得“江蘇省省級實驗小學”的學校,學校的文化基因和特質是集團化辦學的基礎。
一、沁園文化勤謹是根基
沁園小學的校訓是“勤謹”,沁園小學將校訓化作一股精神力量,演繹成一個個行動綱領貫穿在師生日常工作中。集團化辦學后,我們以這樣的精神力量影響集團成員學校的教師,推動集團內部教師的形成共同價值觀。
“勤謹”這個校訓相比一些詩意的富有哲理的校訓,它更加通俗易懂:勤奮學習,勤勉工作,學習要勤謹,工作要謹慎,做事要勤快。從校長到教師,從學生到家長,我們都在踐行“勤謹”二字。通過家長會我們與家長交流如何做一個勤謹?shù)募议L。我們向所有教師倡議:一比敬業(yè),二比績效。敬業(yè)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精神,一種習慣,一種能力。所謂敬業(yè),就是認認真真、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絲不茍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其實就是敬業(yè)精神決定成敗。績效,即成績、效果和效率,我們提倡的敬業(yè)是勤奮學習、勤勉工作。
二、沁園文化激勵是靈魂
激勵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激勵每一個人充分發(fā)展,這里的每一個人既有學生也有教師。我們先從管理層著手,轉變管理方式。沁園的管理文化是:垂范、授權、激勵、溝通。而垂范、授權、溝通的核心理念和出發(fā)點都是激勵。對教師的日常管理,我們放大優(yōu)點,看到問題,個別真誠指出,在集團內部放大弘揚正能量。家長寫來感謝信,我們打印送到教師手里,通過微信推送給每一位家長和全體教師。教代會優(yōu)秀提案,我們打下來,用PPT投放,全體教師一起學習這些教師的境界,學習這些教師對學校發(fā)展的關心,學習這些教師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態(tài)度。
教師團體之間也是相互激勵。每月年級組長要撰寫“榜樣就在我身邊”的級部年級教師案例,通過微信平臺發(fā)送至全校師生。我們通過微信平臺,每周推出學生優(yōu)秀作文,學生優(yōu)秀美術、手工作品,教師、學生任何層級獲獎都通過微信推送給全校師生,激勵全體師生共同進步。通過微信平臺介紹學校優(yōu)秀教師、在某方面突出的學生。無論學校食堂員工,還是門衛(wèi)保安,學校都建立激勵評價機制,讓在沁園的每一個人都獲得歸屬感,讓每一個人在沁園都得到充分發(fā)展。
三、沁園文化卓越是目標
沁園人知道,要辦好百姓家門口的優(yōu)質教育集團,任重而道遠。我們在5年前提出“用設計發(fā)展學?!钡霓k學思路,當初想這個“設計”就是不斷地微創(chuàng)新,現(xiàn)在想這個設計就是不斷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持之以恒地把常規(guī)工作做實,把重要工作做極致。比如晨會課,我們提出了每周晨會教學目標,因為每天10分鐘晨會也是一節(jié)課,一學期、一學年下來也是一門課程,有目標,有教學過程,有評價結果。
追求卓越是沁園的目標,但這個目標不是空洞的,支撐它的是學?!?35卓越課堂”實驗,“335卓越課堂”就是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我,不斷反思教學,將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在課堂上生動地體現(xiàn)。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沁園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