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如華
【摘要】小學是每個學生接受教育最初始的階段,在基礎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階段,其地位可想而知。小學語文不單要傳授給學生語文方面的知識,還要不斷對學生進行鼓勵。激勵教育既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能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育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激勵教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84-02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作為教育主體——學生的感受逐漸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視。讓學生在課堂上找到自信和歸屬感對于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激勵教育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重要,激勵教育方法從而被廣大教育工作者認可。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來說也一樣,激勵教育的方法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大大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讓學習更具有趣味性。因此,本文就圍繞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
一、激勵教學的重要性
我國以往的教學模式往往只是通過考試成績的高低來評判學生學習的好與壞,這樣的方法不但不能全面的評價學生的素質(zhì),而且還有可能讓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影響學習興趣。因此想要讓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就要實行激勵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對學生進行鼓勵,才能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主人公的感覺,把自身當作學習主角,而不是老師或者是家長,這樣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
二、激勵教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擅用語言激勵學生
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都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認可與表揚,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必須將這種學生的普遍心理當做工作線索牢牢抓住,有效的鼓勵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經(jīng)常用一些具有肯定性和贊同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贊同的評價,例如對、非常好、太棒了等等,當老師明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態(tài)度后,學生便會真切的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注與在意。這樣做不但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還能給學生一個親切的形象,拉近與學生的關(guān)系,為未來長久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礎。值得注意的是,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激勵的時候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毫不質(zhì)疑的語氣,不要正話反說或者過于浮夸的語言,使學生不明所以或太過膨脹。當然除了語言激勵以外,還可以通過肢體激勵達到激勵學生的效果,例如微笑、豎起大拇指、拍拍學生的肩膀等都是可取的做法。
(二)利用榜樣激勵學生
榜樣激勵法也叫做典型示范法,就是通過周圍的一些榜樣形象來激發(fā)和鼓勵學生學習的一種方法。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學生而言,這將會變成潛意識里的指引和命令,是學生在學校學習和模仿的直接榜樣。在教學課堂中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將會對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鼓舞作用,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優(yōu)秀的學生也可以和老師一樣作為學生的榜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點,而老師要做的就是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通過激勵的方式發(fā)展學生的優(yōu)點,并將個別學生的優(yōu)點逐步變成普遍的優(yōu)點。
(三)激勵過程中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心態(tài)
教師在激勵過程中必須要保持絕對的公平與公正性,對每個學生都要一視同仁,進行鼓勵。對于學習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要不斷地鼓勵,使他們一直保持向上的勁頭,在學習上不斷進步提高;而對于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更要不斷鼓勵,讓他們了解到老師和家長對他們充滿信心,沒有人因為暫時的成績不好而放棄他們,更是讓他們重拾學習的興趣,不斷摸索進步的方法,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更會激勵學生全面快速發(fā)展。
(四)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
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是作為教師應該始終牢記的教育原則。每個學生不管是性格還是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存在是十分明顯的差異,對于不同性格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激勵方法,這樣才能使激勵效果最大化。對于性格比較活潑的學生來說,他們都比較樂于與別人溝通交流,因此他們往往更看重老師的直接評價。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可以直接面對面的進行交流,提出自己對他們的期望以及表達對他們現(xiàn)階段的鼓勵,讓他們找到努力的方向,不斷進步;對于性格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而言,他們往往不愿意與老師和家長進行直接面對面的溝通,常?;蚨嗷蛏儆兄员暗男睦恚瑢τ谶@樣的學生,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不斷用激勵的語言引導他們,不光是在課堂上,更要在生活上激勵他們,讓他們慢慢找到自信心。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對小學生進行分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激勵方法,這樣才能使所有的學生都有獨特的發(fā)展。
三、利用有效的課堂活動進行激勵教育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很少有機會單獨拿出時間對學生進行激勵,這樣也會顯得很突兀。因此,將激勵教育蘊藏在課堂教學之中成為教師備課的另一大重點問題。這要求教師能夠設計出合理的課堂活動,為學生進行激勵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契機。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不但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漢語知識,更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聽、說、讀、寫的能力都要全面的提高,只有這樣,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才能得到塔高,學習到的知識才會有用武之地。因此教師對提高學生各項能力設計的課堂活動就顯得十分重要。
四、加強對情感激勵法的應用
情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重要的關(guān)系紐帶,只有師生關(guān)系和睦,激勵教育法才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和效果,才能使教師的激勵教育法得到積極的相應。學生如果喜歡語文老師,那么很大程度上就會對語文這個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保持課上和課下形象的一致性。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絕對不能用不和善的方法遠離學生,而是要走進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去,與學生建立起像朋友一樣平等和睦的師生關(guān)系,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打好激勵教育的感情牌。
五、結(jié)語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積極的鼓勵成為學生學習動力之一,在學校語文教學實踐中,激勵教學法更是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使語文課堂更加活躍,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不斷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時,在后期還要不斷探索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這樣才能有效的保持前面激勵教育的效果,使學生得到最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牟峰,夏茹.贏在激勵:江蘇省無錫沁心園實驗小學“激勵教育”十五年[J].江蘇教育,2010(32).
[2]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鄒進,譯.三聯(lián)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