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一種語言,是一種文化,只有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學習,才能將五千年沉淀和傳承下來的中國語言、中華文字薪火相傳和發(fā)揚光大。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我認為學習高中語文,不僅是升學就業(yè)的基礎和保障,也是陶怡情操、感知人文、傳承文化的一種方式和方法,因而我們要認識到高中語文積累的重要性,通過各種有效的積累方式,更好地掌握語文,更好地學習語文,將傳承五千年的中國文化不斷深化和發(fā)揚。
關鍵詞:高中語文;積累;學習
一、高中語文積累的重要性
(一)積累能促進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不管學習任何學科,學習態(tài)度都是最為重要的。我們通過十幾年的語文學習,為何在語文學習上依然感到無所適從,依然提不起興趣,就是因為沒有端正態(tài)度,沒有科學的積累態(tài)度,因而要通過不斷的積累努力夯實和培養(yǎng)科學合理的學習態(tài)度,在具體的語文學習中要圍繞一定的目標和方向展開,對于自己現(xiàn)在獲取的和之前獲取的知識,要進行充分的梳理和整合。從某種意義上講,整合和梳理知識的過程就是完善語文知識體系的過程??傊?,積累就是為了應用,就是在量的基礎上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就是在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中不斷感知語文的魅力。
(二)積累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積累就是一種溫習老知識,鞏固新知識的過程,也可以說,積累就是不斷增值和拓展的過程,要真正的應用積累下的知識,就必須具備基本的過程意識。語文老師通過不斷的積累,通過較強的過程意識,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作為高中學生,也要有充分的積累意識,也就是說只有充分的積累,才能促進和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才能將語文學習推向一個更高的境界。
(三)積累是一種科學的積累、有方法的積累
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積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從一年級就開始學習拼音,就開始學習字詞,我們兒時背誦《靜夜思》的方法可以用在《蜀道難》,與其說是人的境界提高,不如說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能用到實處,這就是積累的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上講,積累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一種綜合性的模式,也就是說積累用了很多方法,從觀察到記憶,從記憶到歸納,從歸納到分析,一步一步的獲取,一步一步的沉淀,最終有更多的收獲。總之,積累不但是一種興趣的激發(fā)、意志的鍛煉,也是一種科學方法的應用,在語文的學習中要實現(xiàn)知識的不斷積累,就要使用科學的方法。
二、高中語文積累學習
(一)語言的積累
語文本身就是漢語言,在語文積累中語言的積累是重要的,語言包括語言材料和語言應用規(guī)律兩個方面,我們學習語文的技術就是語言材料,因為語言材料包含著寫字和識字,寫字和識字是漢語言的基礎中的基礎。語言應用就是平時的說話和文本的閱讀等。平時說話、播音主持和文本閱讀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我們要真正的掌握語文和了解語文,實現(xiàn)語文知識的發(fā)展,構建高中語文的知識體系,就必須深入的了解這些規(guī)律,而掌握語文材料和了解相關的語文規(guī)律就要通過不斷的積累來實現(xiàn),也就是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將積累貫穿其中,也就是掌握語文教材的內(nèi)容,背誦優(yōu)秀的古文詩詞,閱讀掌握現(xiàn)代文章,同時要在課外大量的學習中外優(yōu)秀的作品,在高中階段就要有目的和有步驟的閱讀《紅樓夢》《古文觀止》《史記》《繁星》《朝花夕拾》《家春秋》《子夜》《四世同堂》等各個年代的經(jīng)典名著,以及《戰(zhàn)爭與和平》《紅與黑》《飄》《三個火槍手》《呼嘯山莊》等外國名著,這樣就能體會到不同作品中蘊含的思想精神和人文氣息,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世界的優(yōu)秀文學,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語文文化知識的積累和創(chuàng)新。
(二)文化的積累
語文就是漢語言,漢語言在經(jīng)過五千年的沉淀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影響著十三億中國人,也影響著成千上萬的海外華人,可以說漢語言是中華民族統(tǒng)一的象征,是中華民族血液相連的見證,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重要范式,因而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學習中華文化的過程,積累語文的過程就是積累文化的過程。作為馬上要進行高考的我們,已經(jīng)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學習效率顯得尤為重要,學習語文的效率更是重中之重,因而,要通過不斷的積累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文化積累不但包括日常的語文知識,也包括其他的文化常識,因而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不斷擴展自己的事業(yè),不斷的將這種積累融化成一種方法和態(tài)度,從而將在語文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其他各科中,比如我們在積累過程中學到了《史記》、看到了《三國志》,背誦了《長恨歌》、默寫了《離騷》的部分內(nèi)容,這些本身就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可以用在很多方面,《史記》從黃帝到漢武帝,中國歷史的千年都在這本書中能讀到,有利于我們學習歷史,也有利于我們學習政治,更有利于我們打開中華文明史的天窗。我們背誦《長恨歌》,讓我們也更加明白了安史之亂的緣由,唐朝由盛到衰的本質(zhì)??傊?,積累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綜合學習的方法,我們要通過語文的積累實現(xiàn)文化的積累和方法的應用。
(三)寫作的積累
語文不但是一門閱讀的課程,也是一門寫作的課程,當前在高中課堂中,我們將絕大多數(shù)的精力和時間用在了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閱讀能力的提高上了,對于寫作,不但老師們不重視,我們自己也不太注意,因而在日常的學習中,就要不斷積累寫作的經(jīng)驗和寫作的方法,從而更好地學習漢語言、更好地掌握漢語言、更好地應用漢語言。寫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要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動筆,我們要大量的閱讀名家名篇,要讀各種報刊和雜志,比如《讀者》和《青年文摘》,要關心社會熱點和人間世相,要在社會熱點和人間世相中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積累創(chuàng)作的素材,同時要經(jīng)常練筆,比如每天要有寫日記和每周寫周記的計劃。
三、結束語
高中語文的積累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們在日常的學習中要認識到高中語文積累的重要性,要通過語言的積累、文化的積累和寫作的積累,實現(xiàn)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丹丹.基于新課標的高中語文素養(yǎng)教育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5(10).
[2]趙蘭妹.淺談高中語文積累學習研究[J].新課程(下),2015(06).
[3]李曉娟.新課程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施[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1).
[4]王小明.有效品鑒 深入解讀——高中語文文本解讀的三種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1).
[5]楊燕.求異是語文課堂創(chuàng)造力挖掘的第一鍬[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1).
作者簡介:
夏祎琳(1998—),女,漢族,高中在讀,遼寧省沈陽市人,沈陽市第三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