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櫻
摘 要:目前在提高高校教育職能的大背景下,高校團委的職能也在悄無聲息地發(fā)生改變。高校團委肩負著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職能。本文主要通過對如何加強學生素質教育、以及對團委的工作理念提出了幾點建議。就如何才能成功實現(xiàn)高校學生素質教育提出了幾點要求。
關鍵詞:高校團委;素質教育;建議
我國的素質教育應經(jīng)開始實施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最初它的主要作用領域是中小學等基礎教育領域,很少觸及到高校領域。但近年來隨著各大高校逐年開始實施擴招政策,進入大學的人數(shù)逐年增多,學生質量開始參差不齊。高校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一、學校構建多個課堂體系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
很多人認為學生的素質高低指的就是他們的分數(shù)高低,其實不然。學生素質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道德文化素質、專業(yè)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由此可見成績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方面,現(xiàn)在社會需要的是全方位、高素質人才,那么在高校中該如何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呢?首先便是構建四大課堂體系。第一課堂體系毫無疑問就是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主要場所。但現(xiàn)在社會存在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單純的書本知識顯然已不能滿足的社會的需求,因此學生更需要獲得的是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實踐所收獲到的知識。因此不能只寄希望于第一課堂來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這時校團委就應該充分發(fā)揮它們的工作優(yōu)勢,組織其下屬的各個部門積極參與到高校日常的教學中去。此時還需要有一個第二課堂來調節(jié)高校學生課堂以外的素質教育。這個第二課堂主要應包括學校的各類社團、圖書館、實驗室、體育館等基礎設施。其中最利于高校團委開展素質教育工作的就是各類社團。各大社團的性能不同,但他們都具備不同方向的素質教育功能。因此團委必須積極引導各大社團積極發(fā)揮他們的素質教育功能。
此外,現(xiàn)在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就是動手能力,這比理論知識重要的多。因此就要為學生提供第三課堂——實習課堂。此時也需要團委發(fā)揮出獨特的資源優(yōu)勢,在第三課堂的受教育領域發(fā)揮出獨特的作用。共青團在帶領學生“走出去”時必須緊跟時代步伐,貫徹黨和國家的號召,創(chuàng)造性地安排各類活動。由于素質教育涉及到的范圍面太過于寬泛。因此必須專門為學生們設立單獨的第四課堂,開設素質教育課堂。由于素質教育內(nèi)容過于寬泛,因此給高校團委的工作帶來的極大的挑戰(zhàn),但挑戰(zhàn)與機遇總是并存,因此這也為共青團組織的發(fā)展提供了很多的機遇。
二、高校團委的工作理念
(一)定位準確
近幾年來高校團委在高校的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在逐年提高,但很多團員卻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選擇則加入團委是因為覺得這是一份特別清閑的差事。他們覺得自己要做的就是在班級發(fā)展更多人成為團員,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工作了,并沒有意識到團委與學校教育方面的關系。他們認為那些都是學生會的任務,對工作缺少積極性與責任心。次就下去,這樣會導致團委逐漸喪失威信,工作停滯不前。如果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求團委的每個成員都對自己及自己的工作做出準確的定位,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相關的工作中去。只要他們所做的事情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對學校有益、對同學有益那他們就沒有越位,他們做的就是他們分內(nèi)的事。
(二)敢于開拓,進取積極
對于一所高校來說最重要的是勇于創(chuàng)新,作為高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位的團委更是應當如此。對高校團委來說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隨時隨地都存在可以創(chuàng)新的地方。這就要求團委成員決不可畏手畏腳、墨守成規(guī)。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積極進取,勇于開拓才能得到新的生機??梢詣?chuàng)新的方面很多,如部門設置問題、人手分配問題、資金分配問題等方面都可以大膽創(chuàng)新。
三、實現(xiàn)團委素質教育職能的建議
(一)校方及政府相關機構應給予支持
學校乃至上級教育部門應當適時出臺相關政策,指出高校團委的職責范圍,及給與他們更多的權益保障,與優(yōu)惠政策。讓他們在平時的工作當中有所依照與保障。并且學校也應提高對他們的資金、人力、物力等的支持,讓他們有充足的物質保障,這樣他們在工作時心里才能有底,才會有動力。這樣也會對他們產(chǎn)生極大的鼓勵,提升他們的工作熱情,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學校與校團委才會產(chǎn)生雙贏的局面。
(二)來自教師的積極幫助
高校的教師不應單純地認為團委只是學生的組織,而且他們已經(jīng)脫離團部,因此學校團委與他們毫無關系,那只是學生消磨時間的地方。而應關注高校學生的成長,給與他們極大的關注與鼓勵。老師的鼓勵對一個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在平時,團委的許多活動都會與教師產(chǎn)生關聯(lián),需要教師的協(xié)助,如果教師平時多關注他們這對教師自己的工作也是有好處的。高校學生十分渴望老師的配合與鼓勵。老師的鼓勵是他們最大的動力,老師應盡一切努力幫助學生成才,因此需要高校老師在平時多對團委給與關注,對高校團委工作給與最大地支持。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即對自己有益也對學生起到鼓勵作用。
(三)來自高校學生的配合
高校的學生是校團委工作的直接獲益者。因此在校團委開始努力發(fā)展與完善的階段。高校的學生應給與校團委最大的鼓勵與支持。學生應積極配合團委的各項工作,不應有任何的抵觸或畏懼情緒,并應盡量多提有利于團委發(fā)展與完善的好的建議。團委需要更多更好的建議來幫助他們發(fā)展與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為廣大高校的學生與老師服務。他們十分渴望鼓勵與好的建議。
四、總結
對于每一個高校大學生來說素質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團委應當盡全力去幫助同學們,加強他們的素質教育。與此同時,高校團委也需要上級部門及學生對它們的工作給與大力支持,給與他們工作的保障。團委的成員更應該對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定位,積極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職能,讓高校團委發(fā)揮出它最大的作用,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夏科家,陳郭華,錢海紅.“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在復旦[J].中國青年研究,2012.7.
[2]王軍海.發(fā)揮共青團優(yōu)勢提高大學生素質——關于高校共青團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思考[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3.2.
[3]鄭彩蓮.高校素質教育與學生評價新模式研究[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