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東
摘 要:微博作為一種現(xiàn)代主流的網絡工具,從產生到至今,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微博方便快捷、互動性強、移動性強等特點與大學生群體本身的學習性、參與性、接受性強等特點相契合,使微博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和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社會其他人群。這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充分利用微博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從而促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fā)展,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課題之一。
關鍵詞:微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構成的挑戰(zhàn)
(一)微博的開放性和傳播方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構成挑戰(zhàn)
微博信息的幾何倍數(shù)轉發(fā),信息發(fā)布隨意性大、傳播速度快、傳播面大,大學生在瀏覽微博信息時,容易不加辨別地去接受錯誤思想,而被引向歧途。一旦某個“跟隨者”眾多的用戶產生不良動機,通過其影響力左右其“跟隨者”的觀念和言行時,很容易在社會上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可控性強,主要通過課堂教育、樹立典型、感染教育等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有意識的選擇適合的材料對教育對象集中地、持續(xù)地、高強度地傳播含有特定內容的信息,以促進教育對象的思想、行為發(fā)生轉變。而微博社區(qū)的虛擬化,使監(jiān)管部門很難監(jiān)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無法有針對性的開展。對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需要給微博的這種無限制的開放設置一個限度,既不能采取完全封閉的方法控制,又不能放任自流。
(二)微博的相對真實性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構成挑戰(zhàn)
微博的精神是“平民化、去中心化”,其用戶身份具有相對真實性,所以在將其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對教師就會有所顧慮,很難實現(xiàn)真正平等自由的交流。在當今紛繁復雜的網絡時代,個體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往往使思政工作者面臨信心劣勢的境地,無法很快了解到受教育對象的真實想法,對于教育方法無從下手,這便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素質提出了挑戰(zhàn)。教育者在利用微博鼓勵、引導、監(jiān)督、約束、規(guī)范學生行為時,一方面要先盡可能多的了解到學生所面臨的問題,原因是什么;另一方面應注意溝通的方式、方法,適時消減其身份特征,將話語權落實給每位學生,避免垃圾信息、偏離主題、學習流于形式等不良學習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二、微博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對策
(一)發(fā)揮明星效應,建立“綠色微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貴在與時俱進和開拓創(chuàng)新,大學生正值青春年少,對事物的判斷容易受外界干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積極行動,發(fā)掘校內資源,為一些道德修養(yǎng)高、學術水平高、社會影響力高的專家學者,社會貢獻大、社會形象好的校友,以及積極進取、健康向上、在學生中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學生領袖建立微博,并積極支持他們的微博向“鉑金”發(fā)展,引導大學生多關注學術明星、明星校友、明星同學,立足校園,放眼社會,既增強自豪感和凝聚力,也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微博課堂”
改革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微博的技術特點,改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在掌握學生動態(tài)和需求的前提下,及時占領微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占領最新網絡流傳播的制高點,增強其吸引力,繼續(xù)保持其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主導地位,努力使自身成為個人網絡時代的旗手,成為微博中的意見領袖?!币虼丝梢蚤_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微博課堂”,具體的建議如下:
(1)課程的形式??梢岳梦⒉┓奖憧旖菪缘奶攸c,打破理論課定時定點的上課的傳統(tǒng)方式。每個理論課教師可以開設自己課程的微博,并規(guī)定每周或一段時間內登陸一次,作為考勤記錄。登陸后須以發(fā)言的形式參與課堂學習、討論。
(2)課程的內容。網絡環(huán)境下可以利用的資源很豐富,理論課可以選取所有有利于教學的內容,可以分為經典閱讀、互動交流、問題反饋等板塊。每次上課前老師可將本次課的主要內容先通過微博發(fā)布到網上,供學生提前學習。上課時可首先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討論。
(3)課程的考核??梢詫⒌顷懳⒉﹨⑴c課堂討論的次數(shù)作為考勤成績,然后可以組織最后一次集體活動,設定一個主題,針對這個主題每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最后確定的答案,老師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答案給出相應的分數(shù),再加上平時考勤成績,構成最后的成績。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
網絡環(huán)境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自身建設必須實現(xiàn)觀念的更新,一是要樹立學生主體的觀念,確立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地位,構建以人為本的學生發(fā)展觀;二是要與管理相結合,“把管理育人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才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和影響力”。要利用微博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同時利用微博做好管理。創(chuàng)建“院系、班級內部微博”“學生黨員微博”“學生會干部微博”“學生社團微博”等,對各類學生組織進行有效分類管理。加強各組織內部成員間的溝通,有效促進其成員樹立共同目標,增強歸屬感,培育其團隊精神,提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確保對學校的每一個內部組織進行跟蹤,確保對全局的把握。但同時要避免使微博成為一種單純的思想控制手段,要從“單向灌輸”向“雙向交流”轉變,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能力,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還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付振華.網絡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及對策[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6(4):30-31.
[2]謝海光.互聯(lián)網與思想政治工作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185.
[3]劉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站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9(1):241-242.
[4]鄭燕林,李盧一.微博客教育應用初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