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立鴻
摘要: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是孩子們成長的搖籃,而班主任則是搖籃的締造者。要想締造一個優(yōu)秀的健康的搖籃,我覺得只要用心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就能促進班級積極健康的發(fā)展,所以我們要用師愛之心引領(lǐng)教育前行,要用智慧之心帶動教育前行,要用責任之心促進教育前行。
關(guān)鍵詞:用心;促進;發(fā)展
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是孩子們成長的搖籃,而班主任則是搖籃的締造者。要想締造一個優(yōu)秀的健康的搖籃,根據(jù)我十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經(jīng)驗,我覺得只要用心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就能促進班級積極健康的發(fā)展,因此我在班主任工作謹記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p>
一、師愛之心——引領(lǐng)教育前行
面對有情感有活力的一群天真的孩子,只有灑下愛之甘霖,才可獲取愛之回報。作為教師,既要喜歡“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又要容得下“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因為站在我們面前的總是一群天真無邪,爛漫如花的孩子。
(一)師愛尊重特殊生
近年來我一直從事低、中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由于學生年齡小,特別是剛?cè)雽W的小學生可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情況,我都不厭其煩的幫助學生解決。孩子沒有吃早點,我就給買來;孩子拉了褲子,我不怕臟,幫助其打掃換衣服;孩子胃疼了,我就給沏蜂蜜水;孩子腿摔傷了,我就背著上下樓去廁所。
對于個別生我更是把特別愛給了特別的他們。二年級的時候班上轉(zhuǎn)來個特殊的女生小雨。你說她性格孤僻吧,但和同學們相處得特別融洽,有說有笑的。你說她性格活潑吧,只要接觸到老師的眼神就左躲右閃,不管老師是表揚她還是批評她,她的眼中總流露出不信任的神情,對班級的事更是漠不關(guān)心。為此我找到了家長。經(jīng)過深入的了解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來在上一年級的時候,班內(nèi)一名學習較好的男同學總是揪她的小辮玩,于是她告訴了班主任老師。但老師聽信了男同學的辯解,反而批評她隨便動別人的東西。從此,她對班主任產(chǎn)生了敵意,學習每況愈下,這也是她轉(zhuǎn)學的主要原因。正當我考慮如何與她進行心靈的溝通時,事情發(fā)生了轉(zhuǎn)機。這天,軍體班長向我哭訴,新買自動筆刀找不到了,而且昨天小雨一直拿著玩,很是喜歡。全班同學把不信任地目光都投向小雨,有幾個膽大的男孩子還提出要搜一搜全班同學的書包。學生們個個摩拳擦掌,小雨眼中充滿了憤怒的。我假裝沒有看小雨的表情,示意大家安靜,笑著對軍體班長說:“我可知道你是個小馬大哈,是不是今天沒有帶呀?中午放學回家找一找,也許轉(zhuǎn)筆刀正在家里呼呼地睡大覺呢?”孩子們哄堂大笑,緩解了當時緊張的氣氛。這時我偷偷地看了一眼小雨,小雨的眼中露出差異的神情。下午,軍體班長把轉(zhuǎn)筆刀拿來了,并向全班同學道歉。于是在那周小組的循環(huán)日記中小雨寫道“我覺得閆老師是信任我的,看來老師也是我可以信任的人了?!睆拇诵∮暾嬲谌氲桨嗉w當中來,快樂、自信的神情掛在她的臉上,心靈的陰影已離她遠去。
(二)師愛關(guān)注特殊生
一年級剛開學有一位女孩常常是哭哭啼啼的進校園,有一次竟然進了學校大門之后又哭著跑回了家。原來孩子在家里從小嬌生慣養(yǎng),比較任性,所以她幼兒園三年不怎么上學,想去就去,想在家玩就在家玩。因此她不適應(yīng)集體生活,不會和小伙伴交往,導(dǎo)致上學來非常不適應(yīng)。弄清原因之后,我告訴自己對于這樣的特殊生,簡單粗暴是沒有用的,要從點點滴滴入手。
首先我和家長達成共識,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要一致。除此以外,我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這個小女孩身上。于是我有意識的多和她交流,早上來了,我問她“早上吃的什么呀?誰送你來的呀?昨天在家看的什么動畫片,喜歡什么人物……”;下課了,我摸摸她的頭,夸夸的發(fā)型和衣服,時不時的幫她整理衣服,收拾收拾書包,做好上課準備;上課時,常常給她一個鼓勵的眼神。漸漸地,她愿意和我親近了,覺得老師就是她在校園里最可信賴的人。有什么話都愿意和我說。與次同時我也當好她與其他同學交往的橋梁,同學們都主動和他交流,讓她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慢慢地這個小女孩臉上漸漸有了笑容,總是高高興興地上學來。
正當我為孩子的進步高興時,可是有一天她卻又遲到了,我的心情十分沮喪,感到有些前功盡棄。沒想到她爺爺卻說“孩子有些不舒服父母不想讓來了,要放在以前孩子早高興的又跳又蹦了??蛇@次孩子就是不同意,說自己喜歡上學,喜歡學校里的老師和同學,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呀!”就這樣經(jīng)過一個月的學習,孩子適應(yīng)了學校的生活,現(xiàn)在是我班品學兼優(yōu)的好孩子。
二、智慧之心——帶動教育前行
對學生,僅有愛心是不夠的,必須有對教育教學工作有智慧之心。要用智慧之心澆灌一棵幼苗。
新學期,我班轉(zhuǎn)來一位新同學。家長帶孩子來報道,并詳細介紹孩子的情況。她說孩子是多動癥,一天到晚動個不停,邊說邊勒令孩子安靜地坐在她旁邊。她每說兩句話就看一眼孩子并大聲然后吩咐到:“不要亂動??!”有趣的是每次她說完這句話后,孩子就開始動,翻抽屜,轉(zhuǎn)椅子。于是她媽媽就無奈地嘆一口氣說:“就是這個樣子,我都急死了,這孩子就是個多動癥?!?/p>
事實上這位母親在反其道而行之,她明明希望孩子靜一點,注意力卻老是看到孩子動,看到還不算,還不停地提醒孩子你很好動。天長日久,這種觀點便會沉淀在孩子腦海里,若再加上母親情緒化的批評,再讓孩子自己改正好動的毛病就比較難了。
為了幫助家長認識到自己教育的不足之處,我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家訪。家訪之前,我和家長進行了溝通,一定要按我說的去做。我要求她五分鐘內(nèi)不要看兒子,認真聽我說需要給孩子準備哪些學習學具。有那么幾分鐘,我看到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地看一本書。我馬上提高嗓門對她母親說(保證孩子也能聽到):“這孩子一點都不好動,他只是活潑一點,你看他現(xiàn)在看書時多安靜呀!”孩子聽到表揚他,扭過頭來笑,我豎一個大拇指給他,他媽媽也趁機表揚了他兩句。奇跡出現(xiàn)了,從那一刻起,他大約有十來分鐘一直安安靜靜的看書,沒有走來走去,初見成效。
這就是“淡化孩子的缺點,加強孩子的優(yōu)點”的做法。俗話說“種瓜的瓜,種豆得豆”,在孩子安靜的時候表揚他,孩子便找到靜的感覺。若家長在孩子動的時候,批評他,加深了孩子動的感覺,破壞了孩子靜的感覺。這種“優(yōu)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的原則適用于許多方面:比如孩子膽子小、孩子調(diào)皮、孩子不懂禮貌、孩子動作慢、孩子粗心……
三、責任之心——促進教育前行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光榮職責,而為人師表又是育人的基礎(chǔ)和前提。教育家加里寧說過,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闭驗榻處煆氖碌氖恰盀槿藥煴怼钡纳袷ヂ殬I(yè),其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因此,教師的完美人格,教師的崇高師魂,對學生成長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班級衛(wèi)生一直是班主任頭疼的問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遵照“責任到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原則,進行了詳細的分工。我班共40名同學分成6組,每組6—7人。值日時,前5個組的同學按周一到周五值日,每組的前5人負責掃地和敦地,第6個人負責擦黑板和講臺的四周,第7個人負責擦窗臺和倒垃圾,并檢查打掃情況。其余的一組有5人,每人一組,輪流檢查衛(wèi)生區(qū)的紙屑。開始孩子們的興趣很高,都能認真完成打掃任務(wù),但后來孩子就有了一些倦怠,班級的衛(wèi)生有所退步。經(jīng)過反思,我覺得我不能只強調(diào)孩子的責任心,我也是班級的一員,我也應(yīng)該有做值日的責任。于是我自封班級副衛(wèi)生班長,負責一周交澆兩次花,每天檢查班級衛(wèi)生并要隨時撿起地面上的垃圾。孩子們看到我說到做到,對所做的事情有責任心,隨之也紛紛效仿?,F(xiàn)在隨時進我們班,班里都很干凈整潔。
我想,教育得用心去做。我們要用心去聆聽學生的心聲,用心去觀察品味教育現(xiàn)象,用心去感悟教育中的規(guī)律,用心去啟迪教育的智慧,用心去創(chuàng)造學生發(fā)展的廣闊空間,用心去實踐教育……真正用心去做教育方能體會到教育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吳增強 沈之菲編著,《班級心理輔導(dǎo)》,上海教育出版社
[2]齊學紅主編,《優(yōu)秀班主任都是溝通高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陳宇著,《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教育科學出版社
北京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學校心理衛(wèi)生委員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