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波
良好的“五愛”教育不僅能撥正學生人生的航向,而且能鼓滿前進的風帆。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諧,都是由某種主導的首要的東西所決定的。在這個和諧里起決定作用的、主導的成份是道德?!币粋€稱職的班主任應始終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德”的因素滲透到學生的學習、活動、生活實踐的各個方面,對全班學生進行有計劃的、經常性的“五愛”教育和管理,使班級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班風及深厚的學風,從而保證班級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最終實現(xiàn)教育目標。作為一名小學校長,筆者就學校實施“五愛”德育教育作了以下四方面探究。
一、制定總體目標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人的發(fā)展是以社會要求為向導,以生命意識為動因的。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應將個體的生命作為德育的出發(fā)點,將培養(yǎng)“健全人格”作為德育的目標。德育以個體的生命為出發(fā)點,就是以生命來影響生命,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拓展教育的空間,給學生充分的自由,鼓勵學生自我表現(xiàn),自我管理。作為小學生,“健全人格”的標準應該是:1、有自然、樸實和純真的美德;2、心理健康,和諧發(fā)展;3、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發(fā)展友誼;4、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5、情緒穩(wěn)定,能接納他人和自我;6、有創(chuàng)新意識,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運用到學習和工作上;7、能承受挫折,接受失??;8、獨立自主,能適應環(huán)境?!拔鍚邸苯逃ぷ髦形覀兛梢砸罁?jù)以上八條,提出總的要求,制定出總體目標。
二、制定階段性目標
有人這樣說:人的知識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質,人的素質不如人的覺悟。可見人的覺悟是至關重要的。在提高學生的素質上,我們應始終把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放在首位,以此為標準,在制定出總體目標的前提下規(guī)劃好階段性目標。這里的階段性目標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學生個人不同階段的目標,二是班集體分階段的目標。在制定階段性目標時,應把握好這樣三點:1.目標要切實可行,具體準確;2.目標既要符合“健全人格”發(fā)展的要求,又要考慮個性差異;3.要有激勵作用。目標既要符合集體和個體的內在需要,又要只有通過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方能實現(xiàn)。脫離現(xiàn)實,一味求高求大的目標,無異于拔苗助長,只能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三、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首先要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對學生應有寬容的態(tài)度,這種寬容是對學生的理解和信任,對學生不求全責備,而是通過“五愛”教育環(huán)境,讓他們自我修養(yǎng),自我完善。在營造德育氛圍上,我們應重視以下二點:1、強化教師人格的表率作用。俄羅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對兒童教養(yǎng)院的老師們說道:“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边@就說明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既要講“言傳”,又要講“身教”。要身體力行,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須先做好,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可謂: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因此,教師必須竭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表率,有高尚的精神品質,淵博的知識,以熱愛教育事業(yè)的態(tài)度為基礎指導和控制學生,使他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具有崇高的信念,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2、創(chuàng)造機會,寓德育于活動之中。集體是個人成長的沃土,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豐富多彩的“五愛”活動,提供學生展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的機會,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的能力,而且能協(xié)調好同學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
四、做好目標的成果評定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的過程中,定期總結工作,對已實現(xiàn)的目標及時給予肯定,對不滿方面提出改進意見,使每個學生從成功中得到一種滿足感、喜悅感,從經驗教訓中激發(fā)一種自我提高的強烈愿望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1、肯定鼓勵,自勉不墮。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钡掠逃欣蠋熤S刺挖苦、吹毛求疵會斬喪學生的志氣,損傷學生的自信心,而發(fā)自內心的肯定,會在其人生的平湖上蕩起層層漣漪,甚至掀起滔天巨浪,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隙ú粌H僅是對其已有優(yōu)點的肯定,有時,給他一個超乎事實的美名,也會使其煥然一新。這就提醒廣大教育工作者,多使用激勵語言,使徘徊踟躕的學生看到前進的方向。
2.寬容激勵,自善其身?!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小學生正處在思想幼稚過渡階段。錯誤是再所難免的。如何讓他們在痛苦中總結經驗,在教訓中學到智慧,教師對錯誤的處理至關重要。愛迪生母親的寬容使這個世界多了位發(fā)明家,同樣,為師者的寬容也會使學生感受一份真愛與撫慰。對待有過錯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多一份關心,多一些熱情,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尋找改正的方法,促使其日益完善。疏松的土質能使植物更加茁壯成長,寬松的環(huán)境能讓心靈更加健康的發(fā)展。寬容激勵令痛苦不堪的同學看到希望的曙光。
“人必有志,人各有才;人盡其才,必能成才”,在班級管理中我們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造能展示一技之長的機會,欣賞自己的“亮色”,使其找到自信和希望,并把這些“亮色”和希望引向集體活動。使“五愛”工作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