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輝陽
摘 要:高中化學是高中課程的重要部分,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是根據目前的教育教學理念、現代課程教學觀,通過特定的評價標準,對教學的各部分以及變化進行評價的過程。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至今,許多中學化學課程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同時,化學課程教學評價也經歷了較大的變化。針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重構的實踐,分析問題并探討對策。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師生互評
構建新的化學課堂教學評價體系需要以發(fā)展性教師評價為指導思想,創(chuàng)建包括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同時評價(包括專家評價)在內的量化和質化(即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教師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從而使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成為教師、學生和評價者等課堂教學參與者之間溝通、交流、達成共識的良好平臺。為此,筆者對課堂教學評價方案的重構進行了實踐探索。
一、課堂教學評價的理念與內容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教學手段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案也應當適應該變化。因此,教師與評價者都應當了解教學評價的理念以及內容,以便更好地順應改革,同步調整評價方案。
1.課堂教學評價的理念
為學而教,以學評教。首先,廣大教師以及評價者應該明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不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最終都會體現在學生層面?!盀閷W評教”以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為主要評價內容,“以學評教”則既要關注教師的教學行為,并重點評價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的作用;落實三維目標。三維目標即注重“雙基”和“學科能力目標”,關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關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價值觀培養(yǎng)。最后,注重指導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的轉變是改革的突出特征和核心任務,能否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宜的方法指導是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方面。
2.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
課堂教學評價的各項指標著重考察教師的教學是否落實了三維目標。首先,教師教學活動的評價指標,主要參照如下方面:教育理念、學科功底、教學動力、科學方法和人文關懷。其次是對于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主要參照如下方面:活動廣度、參與方式、學生狀態(tài)、活動時間、學習質量、參與效果、生成狀態(tài)。接下來為上課教師的自評:引導作用、落實情況、教學創(chuàng)新。最后為學生代表對學習成果的自評指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二、重構后課堂教學評價方案的使用
1.教師自評
首先,化學教師在上課前應該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了解課堂內容及重點并做好記錄,以便在課堂中有的放矢,在課后的自評工作中發(fā)現自己的亮點與不足;在化學課堂當中,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作出解答的同時應當多提問學生。一是學生沒有注意到的知識漏洞,二是反問學生,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教師在自評過程中利用學生反饋對課堂內容及重難點有更全面的掌握,并且在師生互動中達到加強學生理解、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課后,教師實施自評工作并做好詳細記錄。結合課前記錄與課堂進行中發(fā)現的問題,教師可以依照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多維度評價課堂教學的開展效果。
2.學生評價和教師互評
評價工作開展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評價結果進行反思并反作用于課堂教學,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評價工作的展開應該牢記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首先,開展學生評教工作應該改變以往的模式,在學生評教的反饋表中更多體現評價內容的多方面。同時,在每學期開展學生評教工作的基礎上應當豐富學生的反饋渠道,可以是老師學生間針對課堂重難點及學生對課堂建議的談話,也可以是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匿名性質的課堂建議反饋等。同時評價中,評課者應當熟悉化學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閱讀并研究教師的教案,從而對課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在聽課過程中詳細地做好聽課記錄。課堂結束后,評課者利用座談會或書面檢測等方法進行課后檢驗及調查,根據課堂教學評價內容中對各參與者的評價指標進行分值計算。最后用等級表述評價結果。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模式以及課堂教學的評價內容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課堂教學方案在重構的同時,不變的是“以學生為本”的根本目標。在堅持根本目標的基礎上,遵循為學而教,以學評教,落實三維目標并強調教學方法,有目的、有重點地開展課堂教學評價工作。從教師自身、學生反饋及同時評價多方面檢驗課堂教學效果,從而對課堂教學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全面的檢驗。最后利用評價結果,總結經驗并使其作用于課堂教學的改善和調整工作,真正做到評教服務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周詠梅.新課程背景下重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J].化學教育,2007(12).
[2]陳紅.構建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的探索[J].教學實踐和研究(中學版),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