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峰
摘 要:塑造學生良好的性格、發(fā)展學生健康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更是學校教育中尤為重要的內容;老師要有計劃、有重點、有目的的常抓不懈,同時要運用各種方法不斷地引導和督促學生,使他們在良好行為習慣方面得以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品行;常規(guī);訓練;典型;主題活動;方法
小學教育,除了教給學生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塑造學生健康的性格、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更是學校教育中尤為重要的內容。小學生的身心正處于一個快速成長的特殊時期,對學習、生活乃至人生與社會的認知尚不穩(wěn)定,因此,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必將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那么,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應該如何著手呢?
一、重視品行
對學生品行狀況的重視,是培育小學生良好行為和品格的首要任務。由于小學生處世較淺,他們對善惡對錯與真假丑美還沒有明確的概念,對一些具體行為表現也不能完全清楚,老師應該從品行角度一步步引導孩子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在與學生平時的溝通交流中,老師要利用一切可以教育的機會對孩子進行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要善于抓住孩子生活、學習、情感中的細節(jié)和小事對他們循循善誘、因勢利導,這可以從點滴出發(fā),從每一時每一事做起,將學生的品德教育貫穿到整個教育當中。同時,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還表現在他們品質的細節(jié)方面,老師和必須及時觀察與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掌握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對學生的缺點和問題能耐心地加以引導,做到以德服人,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是非觀,唯有對班級學生情況有整體上的掌握,老師才能成為學生行為習慣的導師。
二、狠抓常規(guī)
常規(guī)是約束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準繩,是促進小學生用來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行為規(guī)范的基礎,是要求每名學生都應遵守的行為規(guī)矩。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時,要做好最基本的常規(guī)教育,制定好符合班級特點的班規(guī)班紀。具體來講,班規(guī)應該包括作息時間、課堂學習、課外鍛煉、作業(yè)完成、值日制度、安全行為等方面。這些規(guī)則的制定,既約束學生日常的言行舉止,也能促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老師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必須落到實處,有理有據,公平合理。
三、關注訓練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長期的堅持,老師要有目的地對小學生的行為進行強化訓練,反復督促,直到把日常的行為上升到內在的習慣。小學生活潑好動且自制能力比較差,如果不及時強化,反復訓練,好的行為習慣也很容易改變。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課內外的各種活動、各種場所關注學生行為的訓練,比如在作業(yè)完成、文明禮儀、交通秩序、衛(wèi)生打掃等等方面及時著手。當然,老師更不能放松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加強訓練的機會,尤其在課程教學的訓練中要反復加強指導,促使學生改掉不良行為習慣,讓身心健康發(fā)展。
四、樹立典型
模仿是小學生的天性,老師可以利用這個天性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在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中,積極評選出各類小明星,比如“進步之星”、“德育之星”、“勞動之星”等稱號以樹立典型,號召同學以他們?yōu)榘駱?,通過向這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學習,采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在樹立典型時,要注意長期性、全面性、連續(xù)性、針對性,爭取為每個小學生創(chuàng)造行為習慣的成長空間,讓團體來影響個體,讓個體去帶動團體。如此以來,班級里必將會形成了一種你追我怕趕的良好氛圍,長此以往,學生也會從自覺模仿轉變成個人的養(yǎng)成習慣。
五、借力主題活動
有計劃地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多變的主題活動,也是老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方法。最直接的就是定期帶領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小學生手則》中的某一條,讓學生對照自己的表現,談談應該如何去遵守;在每周的主題班會活動中,確定不同行為習慣主題學習,就近期比較突出的問題或現象的討論。其次,利用隊會主題活動,開展名人故事、國學經典、傳統(tǒng)文化等的宣講活動,這樣既鍛煉了表達能力,積累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六、講求方法
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中,科學的方法尤為重要。老師除了要多借鑒多學習成功的案例外,還要不斷地研究一些適合學生情況的方法,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不同的辦法,杜絕千篇一律、急于求成的做法,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對于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集中治理,反復強調;對于自尊心強的學生,可以個別談心,跟蹤觀察;對于問題較多的學生,就要先抓重點,由大到小。
總之,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項長期工作,老師要有計劃、有重點、有目的的常抓不懈,同時要運用各種方法不斷地引導和督促學生,使他們在良好行為習慣方面得以健康發(fā)展,為將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注:本論文系甘肅隴南市級教研課題“武都城區(qū)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研究”(課題號LN[2014]08)教研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