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黑駿馬》中主人公的身份認同

      2017-05-18 08:27鄭會會
      青年文學家 2017年14期
      關鍵詞:黑駿馬身份認同

      摘 要:張承志的小說《黑駿馬》講述了主人公白音寶力格不斷追尋自我身份認同的過程。主人公在從草原文化到都市文明再到草原文化的精神之旅中,在“自我”與“他者”的較量中,實現了對兩種不同文明的重新審視以及對自己身份和心靈歸屬的反思,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和動力。

      關鍵詞:白音寶力格;身份認同;追尋;草原文化;都市文明

      作者簡介:鄭會會(1992-),女,漢族,河南南陽人,渤海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4-0-02

      身份認同是一個跨越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概念,在不同的學科那里,身份認同有著不同的定義和研究側重點。一般來說,身份認同是指“人們在個人或集體這兩個角度,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以及這種認識是如何由文化建構而成的”[1](p21)。身份認同的核心問題是“自我身份認定的問題,即對于‘我是誰的反思”[2](p124)。

      在文學批評領域,身份認同作為一種文學批評方法,涉及到現代小說中人物對認同的尋求的分析、自我與他者關系的研究等方面。對認同的尋求意味著主體原有身份的迷失,主體與社會、群體之間矛盾的激化,以及主體對真理、歸宿的熱切向往和執(zhí)著追尋?!白晕艺J同的形成以對‘他者的看法為前提,他者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一個整體的社會制度和風俗,或者是其他的民族和文明,還有可能是人所面對的自然”[2](p126)。

      在張承志的小說《黑駿馬》中,講述了一位迷茫而又執(zhí)著的追尋者的故事。主人公白音寶力格在悠揚沉郁的歌聲中回到大草原,尋找摯愛的老奶奶額吉和昔日的戀人索米婭,尋找被他拋棄的過往。他從小被草原奶奶額吉收養(yǎng),在草原上和索米婭一起長大,在奶奶的精心呵護和索米婭的陪伴下,在草原文化的熏陶中,他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奶奶的愛賦予了他正直、善良、熱愛生活的品格,而草原文化又賦予了他粗獷豪放的男子漢氣概。奶奶的呵護、草原的勞動使他健康地成長著,成長為一個善良、勤勞的草原孩子。他也得到了父親的認可,“白音寶力格!我真高興。你母親若是活著,唉——算了!我說,你真是個好小子!”[3](p198),這說明了奶奶在他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奶奶的照顧下他成為了一個令人驕傲的孩子。

      當然,草原文化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廣袤的草原賦予牧民粗獷強悍的外形,孕育了草原人民開闊的心胸和純真質樸的天性”[4](p104),白音寶力格也在這片草原的懷抱中成長為草原的兒子。十三歲的年紀,他希望自己能和其他有蓄群人家的孩子一樣,能夠擁有自己的駿馬,在草原上縱橫馳騁,這是廣闊的草原賦予他的豪放氣質和激情,這種氣質和激情滲入了他的血液。他甚至已經等不了兩年的時間,迫不及待地想要成為草原真正的勇敢的男子漢。也許是機緣巧合,在一個風雪夜里,他們救下了一匹小馬駒。他深愛著這匹黑馬駒,盼望著它快快長大,好騎著它“走遍錫林高勒,走遍整個草原”[3](p187)。成年的日子,他騎著三歲馬在草原上奔跑,也是在這時,他和索米婭之間的關系產生了微妙的變化,青春的萌動孕育著愛情的幼芽。但這樣的愛情又是那么純真質樸,以至于在奶奶提議兩人成親并讓出象征主人的白墊氈時,他們卻又疏遠了。他們在“悄悄地保護住一株珍奇的、無形的嫩芽”[3](p197)。白音寶力格在奶奶的呵護下,在草原的懷抱中成長為一個善良、勤勞、勇敢、質樸的男子漢,而草原也成為他割舍不下的第二故鄉(xiāng)。這一階段,白音寶力格認同的是哺育他長大的草原文化,他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要在草原上和索米婭幸福的生活下去。

      但是,接受了教育的白音寶力格也漸漸對草原文化產生了一定距離?!拔以谝恍拿匀霑竞瞳F醫(yī)知識以后,已經開始不善言笑和有點兒不像草地上長大的年輕人”[3](p197),在科學的獸醫(yī)知識面前,草原傳統(tǒng)的獸醫(yī)技術便失去了說服力,沒有理論支撐的醫(yī)治辦法讓白音寶力格對傳統(tǒng)獸醫(yī)技術產生了懷疑,他向往真正的專業(yè)學習。雖然他仍依戀著草原文化,但此時已經不是完全認同了,科學的獸醫(yī)知識讓他有了自己的判斷,他渴望用先進的獸醫(yī)技術來改變草原的落后現狀。在專業(yè)的培訓機會面前,他毅然選擇了立即參加,他要練就一身本領后再回到草原成家立業(yè),這是一個多么有志向、有責任感的男子漢啊!

      然而,計劃和夢想是美好的,生活卻往往不盡如人意。當白音寶力格學成歸來,興致勃勃的準備著和索米婭的婚禮時,卻得知了索米婭被黃毛希拉欺負并懷孕的消息,他幸福的夢幾近破碎。他憤怒了,甚至想要去結束惡棍希拉的性命。但奶奶和索米婭的態(tài)度卻最終使他陷入絕望的境地,在奶奶的觀念里,生命是最重要的,是神圣而平等的,希拉雖有錯,但“也沒有什么太大的罪過”[3](p210)。奶奶對罪惡的寬恕和容忍態(tài)度讓她和白音寶力格之間產生了隔膜,白音寶力格接受了現代文明的熏陶,形成了強烈的道德倫理觀念,他再也不能忍受那些草原上司空見慣的丑惡。而索米婭呢,她和戀人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她繼承了奶奶的觀念,并沒有把腹中的孩子看成是罪惡的象征,相反,她一心護著自己的孩子,母性的憐憫和慈愛超越了罪惡,她還高興地為孩子準備著嬰兒鞋子。而也許正是這種母愛的力量在支撐著她,讓她有勇氣獨自承受著被凌辱的委屈和痛苦,保護著自己的孩子。

      白音寶力格的憤怒,奶奶、索米婭對罪惡的容忍和對他的不理解,都使他產生了深深的孤獨感,他陷在兩種文明的夾縫中痛苦不已。一方面,現代書本知識賦予了他一些新的草原中所沒有的東西,“一種新鮮的渴望已經在痛苦中誕生了。這種渴望在召喚我,驅使我去追求更純潔、更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好,也更富有事業(yè)魅力的人生”[3](p210),現代文明在召喚著他,吸引著他去尋找更加文明、美好的事物。另一方面,他又割舍不下深愛著的大草原,懷念著昔日的美好生活,放不下心愛的姑娘索米婭,培訓班結束時他放棄了繼續(xù)深造的機會,就是不愿離開大草原,離開索米婭。但是,這時的索米婭已經不理他了,她不明白戀人的憤怒和心中的痛苦與渴望,害怕戀人會傷害自己腹中的孩子。于是,在始終得不到家人和戀人的回應和理解之后,在一次又一次的面對戀人的警惕之時,白音寶力格終于絕望了。他失去了繼續(xù)留下來的理由和動力,在痛苦和絕望中他最終選擇了離開。

      然而,追尋都市文明的旅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這個旅程中,白音寶力格思索著:“你得到了什么呢?是事業(yè)的建樹,還是人生的真諦?在喧囂的氣浪中擁擠;刻板枯燥的公文;無止無休的會議”[3](p189)。顯然,都市文明中有種種不如人意的地方,人們?yōu)榱松娑鴦诶壑?,頂著種種壓力直到身心疲憊。白音寶力格在經歷了都市生活的不如意之后,才發(fā)現自己錯了,“我們總是在舉手之間輕易地割舍了歷史,選擇了新途。我們總是在現實的痛擊下身心交瘁之際,才顧得上抱恨前科”[3](p189)。這段富有哲理的話道出了主人公的心聲,他為自己當時“憤慨和暴躁的離去”[3](p189)而后悔,他拋棄了過去,卻沒有在都市文明中找到自己向往和渴望的東西,找到心靈的歸屬。因此,他把目光投向了過去,在回憶往事中發(fā)現草原依然在吸引著他,不管是痛苦、缺憾還是悔恨,都促使他再一次回到草原,去找尋自己失去的過往和親人,找尋自己丟失的靈魂。

      但是當白音寶力格帶著傷痛和悔恨回到草原,已經物是人非,奶奶去世了,索米婭也遠嫁他鄉(xiāng)。奶奶的走讓他深深自責,他為自己沒能為親愛的奶奶送終而懊悔。而索米婭的遠嫁及遠嫁后的生活則最終給他上了真實又震撼人心的一課。索米婭繼承了奶奶的慈愛、善良和寬容,她沒有抱怨生活,沒有抱怨出走的白音寶力格,也沒有抱怨那個破壞了她的幸福的小生命,而是堅強地活著。在經歷了生活的變故、親人的離去之后,她堅強的走進了生活,遠離家鄉(xiāng),嫁給了粗野的趕車人達瓦倉,成為了四個孩子的母親,她勇敢地挑起生活的擔子,默默地從事著繁重的體力勞動,打理家務、照顧孩子、運煤、擠奶、拉水、給學生們洗床單。索米婭任勞任怨并樂在其中,她接受并享受著自己的生活,沒有絲毫抱怨和委屈。在生活的磨礪之下,她已經成為一個成熟、堅忍的草原女人。更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堅強和努力在一點一點地改變著自己的命運,使自己最終被人所認可,成為學校的正式職工,成為一名生活老師。

      而在了解了索米婭經歷的一切之后,白音寶力格的自我認同也漸漸發(fā)生了改變。他開始以一種更加達觀和全面的眼光看待草原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都市文明。奶奶、索米婭對待生命和生活的態(tài)度感染了他,讓他明白:雖然草原文化中有著野蠻的成分以及對罪惡的容忍和放縱,有著落后的傳統(tǒng),但是它也有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它教會人們善待生命,教會人們堅韌頑強和積極進取,在直面苦難和經歷苦難中始終保持一顆善良、仁慈、寬容的心,平靜地接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同時又熱情地、真誠地追求生活中的美好。同樣,都市文明中也不是只有令人厭煩和疲憊的東西,索米婭貧困但不失溫暖的小屋點醒了白音寶力格,“看來,人的熱力是能夠點燃世界任何冰冷角落的生命的。真正被生活拋棄的,只是像我這樣不能隨遇而安的人”[3](p224),生活中會有各種缺憾和不如意,但只要用心去體會,去尋找,再冰冷的地方也會有溫暖,因此,都市中的紛擾和疲憊也會慢慢化解。至此,主人公白音寶力格的認同之旅有了結局,他不再像以前一樣決絕的去追尋對某種文化的認同,而是在兩種文化的交融中實現了自我認同,他找到了心靈的歸屬,那就是在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上保持對生命的珍愛、對苦難的勇敢承受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從而更好地在都市文明中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事物,實現主體的自我價值。

      總而言之,從草原文化到現代都市文明再到草原文化的重新審視,白音寶力格完成了尋求自我認同的歷程。一開始,他認同的是草原文化。但是接觸了現代文明知識之后,他開始懷疑草原上落后的傳統(tǒng)獸醫(yī)技術,直到索米婭被欺負懷孕后,他和索米婭、奶奶之間產生了深深的隔膜,他失去了對草原文化的認同,轉而去追尋現代文明。然而現代都市文明的物質化又使他精神無所歸屬,因此他返回了草原。闊別后的索米婭對苦難的平靜接受、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給了他新的感悟和力量。白音寶力格曲折的自我認同歷程意味著對精神歸屬的追尋之艱辛,也意味著草原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文明之間的差異和沖突,而正是這種差異和沖突成就了人類文明更加包容的心態(tài),讓我們從草原文化中尋找到自己所缺失的東西。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商品化時代,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人們忽略了對精神的追求,而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之根,只有立足于傳統(tǒng),保持對生命和人性的尊重,才能擁有一顆純凈、仁慈、善待他人的心,才不會在現代社會中迷失自己,才會找到心靈的歸屬。在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和力量,學會反思,學會尊重,學會包容,學會如何面對苦難,或許才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堅實的腳印。

      參考文獻:

      [1]郭大勇.身份認同與文學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2,(1).

      [2]李作霖.身份認同與文學批評[J].中國文學研究,2012,(2).

      [3]張承志.張承志代表作[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4]莫麗君.論《黑駿馬》中白音寶力格形象的歷史文化內涵[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

      猜你喜歡
      黑駿馬身份認同
      黑駿馬(十一)
      我的第一個家
      我的第一個家
      善待生命,人人有責
      ——讀《黑駿馬》有感
      黑駿馬
      聽,那匹黑駿馬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國黑人女性戲劇的文化批評研究
      布爾加科夫戲劇創(chuàng)作與身份認同
      馮小剛電影中的城市空間與身份認同
      辽中县| 宁化县| 石家庄市| 宁远县| 永年县| 光山县| 定结县| 福海县| 安龙县| 淄博市| 金塔县| 连平县| 秦安县| 江山市| 商河县| 靖宇县| 井冈山市| 新密市| 田阳县| 温泉县| 大连市| 尖扎县| 固原市| 达孜县| 隆子县| 吉首市| 大悟县| 神农架林区| 甘德县| 周宁县| 壶关县| 宁德市| 望都县| 彭阳县| 绥滨县| 彩票| 绥江县| 太康县| 金沙县| 临江市|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