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蕾
摘要:目前,我國小學語文的教學存在很大困境。要想突破這一困境,我們需要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其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我們突破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本文首先闡述了研究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然后提出了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以及應對的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困境;突破;方案
1、引言
語文教學這門課程的開設是為了為社會培養(yǎng)各類人才,其具有顯著的目的性。但是,現(xiàn)今的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偏差,面臨一定的困境。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所在。閱讀因為其重要性,使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課時中占具了很大的權重,而老師也會在閱讀教學方面花費很多的時間和心思。但是衡量教學質量的好壞不在于教學時間的長短而在于教學效率的高低。
2、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
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如下幾個方面:
2.1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的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上都是采用的“講授法”“問答法”。在課堂上,老師往往都會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之后進行回答,而往往這些問題都不具思考性,只需在本文中找出答案即可。這種教學模式大大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模式,是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開發(fā)和擴散,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而問答模式的教學,只能讓極少數(shù)學生回答到問題,致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融入不到課堂中。這種模式廣泛的存在于小學教學中,致使老師的教學效率非常的低,而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2.2 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衡量一個老師的教學質量標準是學生是否對掌握了已學的知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求將課本需要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不注重學生的興趣發(fā)展和能力提高。而且課堂上課時間只有45分鐘,在這45分鐘的時間老師需要教授的知識非常的多,所以必須要壓縮閱讀的時間為代價。而且學生的早讀時間也是被用來背誦課本課文,使之學生閱讀的內容十分的受限。學生缺少了獨立閱讀的時間,更是缺少了獨立思考的時間。另外一個較為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學生的思維模式越來越偏向參考答案,以至于往往一個班級的答案都非常的雷同。而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沒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至于學生對閱讀失去了該有的興趣,在課堂上也只是在應付老師而已。
2.3 學生課外閱讀過于繁雜
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是非常大的,但是受課堂閱讀教學的影響,學生并沒有積累到閱讀的經驗和能力。以至于學生在選擇閱讀材料時非常的隨意,只是看自己喜歡而已。而且閱讀的過程也非常的隨便,遇到自己喜歡的就認真讀,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可能就直接跳過了。而且很多老師認為課外閱讀不重要也不是他們的職責所在,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并沒有涉及到這一塊的內容。故而學生無法正確的選擇合適的課外書籍,也沒辦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突破
閱讀教學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告訴學生怎樣去做閱讀,而是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去閱讀和思考。因此,我們針對現(xiàn)階段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如下的解決辦法:
3.1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隨著現(xiàn)在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被運用到教學中來。比如說,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電子設備,對聲音、圖片、文字進行展示,是之形象、逼真的顯示在我們眼前。這些圖片和影象的展示,擴展了學生的想象力,使我們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豐富起來。課堂趣味的增加,也在無形之中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使用了多媒體展示之后,我們可以集合班上的學生召開一個班會,談談大家對多媒體教學模式的看法??偨Y大家的意見,在對多媒體教學模式改善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了解到大家的心聲。
3.2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閱讀質量。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必須嚴格的監(jiān)督學生的閱讀習慣,對他們給予鼓勵和改正。比如說,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可以對自己不太懂或者自己印象比較深的地方做標識,改掉學生閱讀不動手的習慣。而且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每當閱讀時遇到那些比較優(yōu)美的句子可以摘抄下來。還可以鼓勵學生設計小板報,每周進行更新,同學之間進行傳閱,各自發(fā)表對板報的意見。這樣不僅帶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雖然,可能這個實施過程比較艱辛和緩慢,但是它的效果是顯著的,作為語文老師要堅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3.3 培養(yǎng)學生有序化的閱讀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提升學生的內在動力。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對課本進行預習,對文章作者和故事背景進行了解,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控。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將不懂的地方標記出來,分小組進行討論。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看小組成員對這個問題有什么樣的見解。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對文章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與此同時,作為老師也可以推薦一些適合的文章讓同學們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4、結語
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老師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說老師的指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起決定性的作用。老師并不單單只是傳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主動的去閱讀和思考。閱讀是一種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所以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課堂的學習中,老師不要太在乎課堂的紀律問題,因為嚴謹?shù)恼n堂氛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老師應該給予學生最大的熱情,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的愛,只有這樣,老師才能在課堂上盡情的發(fā)揮,而學生才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l]秦大俊,李麗雪,常麗穎.淺談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與研究分析[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研究教育學院學報,2013,121(13):1324-1331.
[2]黃梅英,荔萍萍,宮小宇.田.河北石家莊師范技術學院教育教學研究,2013,10(16):2446-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