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娟
【摘 要】高校開展貧困生資助工作,需要對學生是否困難以及實際的困難程度進行認定,這就需要對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這其中就涉及了較多的方面。文章主要是從高校貧困生資助精準化模式的內涵入手,針對高校貧困生資助精準化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應該采取的措施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說明。
【關鍵詞】高校貧困生資助 精準化 資助對象
一、前言
高校在對貧困生進行資助的過程中,將精準扶貧有效轉化為了精準資助,不斷建立健全精準化貧困生資助模式,這樣能夠為貧困生提供切實的生活保障,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接受教育,將精準扶貧工作進行到底,為真正貧困的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促進和諧校園的穩(wěn)定發(fā)展。高校貧困生資助過程中,需要保證資助的對象準確,資助的措施和資助的信息都要真實準確。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發(fā)揮積極作用。將貧困學生按照困難等級進行劃分,從而開展具體的資助工作,這樣能夠促進精準化資助工作的順利進行,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對高校貧困生資助的精準化模式進行全面有效的分析,能夠促進該項工作更好進行。
二、高校貧困生資助精準化模式的內涵
管理學中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就是“精準化”。將“精準化”有效應用到高校貧困生的資助工作當中,重點需要保證該項工作能夠以簡化、量化、易操作的方式進行。高校貧困生資助精準化模式中,首先資助的政策和體系要具有完備性,主要是指針對資助的學生必定是家庭貧困的,而且不能有所缺漏;其次需要保證受到資助的學生困難程度等級識別具有精準性,對學生的困難程度進行認定,能夠在進行貧困生資助工作的過程中,切實保障每一個學生生活得好;再者需要采用適當的資助措施,嚴格按照貧困生的貧困等級進行資助金的發(fā)放,幫助貧困學生在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中成長;最后還需要對貧困生的資助工作實行動態(tài)化管理。高校將貧困生的自身情況錄入到管理系統(tǒng)中,定期進行管理和查看,針對貧困生家庭情況發(fā)生的變化及時調整貧困生的困難認定情況和困難等級,這樣能夠有效幫助到每一個貧困學生。
三、高校貧困生資助精準化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針對貧困生資助工作實施精準化管理,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能夠為貧困生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當前很多高校在開展精準化的貧困生資助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影響到這項工作的有效實施。
(一)貧困生的認定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問題
高校在對貧困生的情況進行認定時,通常都會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認定的標準難量化。將家庭生活經濟困難的學生認定為貧困生。這種說法看似較為明確,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是動態(tài)變化的,高校難以明確清楚地掌握這種情況。同時學生所在地區(qū)的經濟水平和學生家庭的消費水平存在差異[1]。第二,認定成本較難進行分攤。在對貧困生進行認定的過程中,需要高校和學生當地政府之間相互配合,但是兩者之間在對這項認定工作的成本進行分攤的時候,會發(fā)生一定的分歧。第三,真假貧困生較難區(qū)分。貧困學生的自尊心較強,在對學生進行認定的時候,有很多以假亂真的情況出現,但是真正貧困的學生卻羞于說出自身的貧困狀況,從而影響到了認定的真實性[2]。
(二)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還不夠完善
我國很多高校在對貧困生資助的過程中,采用的資助體系還不夠完善,能夠真正用到的理論還較為缺乏,或者說很多理論和現實情況存在不吻合的問題。采用精準化的資助管理模式,需要有合理完善并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作為支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高效開展貧困生精準化資助的目的,保障貧困生的學習和生活。在很多高校精準化貧困資助工作中,對于貧困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得還不夠全面,相關負責人和執(zhí)行人工作中有不合理化現象,這導致了資助體系不夠完善[3]。
四、提高高校貧困生資助精準化模式的措施
(一)高校資助工作者需要有較高的思想認識和較高的責任感
高校負責貧困生資助工作的人員承擔的責任十分重大,想要推進該項工作朝著精準化的方向發(fā)展,需要有較高的思想認識和較高的責任感,將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積極投入到日常的扶貧工作當中,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水平和質量。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人員需要按照嚴格的法律法規(guī)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辦事,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并且針對學生資助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這樣才能夠提升工作效果[4]。
(二)高校資助部門要把資助對象找準
高校資助部門將資助對象找準,這是對真正貧困學生的扶貧。學校通過發(fā)放資助金的方式,給貧困生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保障。高校資助部門在尋找資助對象的過程中,需要保持認定過程的動態(tài)性。首先需要對不同學生的生源地進行了解和掌握。不同學生地區(qū)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不能夠按照同一個標準來判斷貧困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其次,很多貧困學生的家庭經濟困難程度也是不同的。針對這種情況,資助部門需要對貧困生的認定設立相應的等級,逐漸形成具有差異性的資助等級,這樣能夠針對貧困生開展實際的資助活動。再者,貧困生在學校期間自身的家庭經濟情況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資助部門需要根據學生的這種情況,采用實時關注的措施,針對貧困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及時調整困難等級,判定學生家庭是否貧困。最后,高校資助部門還需要針對學生的貧困認定關注采用一定的監(jiān)督手段。這樣能夠減少違規(guī)操作情況的發(fā)生,從而提升貧困認定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找準資助對象[5]。
(三)建立起完善的貧困資助體系
高校需要根據國家相關規(guī)定,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貧困資助體系。這樣才能夠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和生活學習保障。高??梢詫彝ソ洕щy的學生設立相應的國家助學金和獎學金,并采用積極有效的貸款政策,這樣能夠幫助貧困生解決上學困難的問題,能夠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當前我國很多高校實施的貧困生資助工作體系還不夠完善,需要對其進行重點關注,采用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調整[6]。針對困難生貸款政策,需要建立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學生違約。同時高校還需要在已經建立好的貧困資助體系基礎上不斷完善相關工作,針對具體的貧困資助工作制定較為具體的規(guī)章制度和相應的工作流程。在進行具體的貧困認定、貧困生資助金發(fā)放工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進行,減少失誤、違規(guī)的發(fā)生。完善貧困資助體系,需要包含“獎、貸、勤、補、減”這些內容。同時高校還要和銀行合作,經辦的銀行成立相應的國家助學貸款項目工作組,專門負責貧困生的貸款資助工作。對受資助的貧困學生建立起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夠使貧困生珍惜受助機會,同時還能夠保證精準化的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更加合理和公正[7]。
五、結束語
當前高校在開展精準化貧困生資助工作過程中,對貧困生的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妥善處理,同時要完善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提高貧困生資助的精準化,高校資助工作者需要有較高的思想認識和較高的責任感,高校資助部門要把資助對象找準。
【參考文獻】
[1]鄧巍偉. 基于貧困生認定的高校資助精準化研究[J]. 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6, 23(1):110-112.
[2]單艷艷, 李魏達, 黎博. 高校貧困生資助精準化實施的問題與對策[J]. 西部皮革, 2016, 38(4):297-297.
[3]劉云博, 白華. 精準化資助: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新思維[J]. 教育評論, 2016(2):67-70.
[4]文邁華. 淺析大學生資助體系建構的精準化[J]. 時代教育, 2015(5):117-118.
[5]趙黎光. 淺析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中的精細化管理與服務[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 2012(12):66-67.
[6]李燕. 高校貧困生資助政策實施中的問題及優(yōu)化措施研究[J]. 改革與開放, 2014(16):58-59.
[7]潘邦飛. 影響高校助學精準化因素分析與應對策略[J]. 高教學刊, 2015(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