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漢字知識,才能更好地學習其他文化知識。近些年來,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教學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知識的學習,而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綜合應用能力。那么在教學中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綜合理解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于課堂教學的開展,教學實踐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迫在眉睫。只有通過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豐富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小學語文教學才能更上一層樓。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分析在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
一、充分利用新課改環(huán)境,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顯然不再適用于教學發(fā)展的需求,在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首先就必須要想辦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盡可能地根據(jù)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開展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
比如,小學生的好奇心、表現(xiàn)欲強。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多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多提問,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如,在學習《松鼠》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結合學生自身的經(jīng)歷,讓他們回憶自己在電視或者是生活中所見到的松鼠是什么樣子的,具有哪些特征,自主查找資料,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性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必然會更加深刻。以上所說的是,小學生身上所具備的一些優(yōu)點,但是在他們身上也有一些缺點,例如自制力差,在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谶@樣的原因,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以保證學生的學習。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情感培養(yǎng)作為重要部分
情感教育與語文教學可以說是緊密相連的,親情、友情、愛情等在語文課文中都有所體現(xiàn),例如,在學習《禮物》的時候,學生能夠感受到親情的魅力,在學習《小英雄雨來》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濃烈的愛國之情……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將情感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重要部分,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而且還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例如,在教學《落花生》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自己的身邊,有沒有一個對自己影響深遠的人,教師可以以這個話題開展一次語文口語交流主題活動,讓學生講一講自己的特殊經(jīng)歷。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而且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也能更好地理解課本上的知識,豐富自己的認知??傮w來說,情感在語文教學中是無處不在的,教師在教學中應多加探索,尋求更多的讓學生產(chǎn)生正確的情感的方法。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認知
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并終將為生活服務。通過小學語文教材可以看到,許多文章所描繪的故事,都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所要表達的感情也是人們在生活中經(jīng)歷過的,而且在生活中的較多地方都有運用到語文知識。
基于這樣的原因,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也應學會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豐富學生的認知,加強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能力。例如,在進行寫作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發(fā)現(xiàn)、生活經(jīng)歷、所見所聞等轉(zhuǎn)變成文字,記錄下來。這樣的寫作材料來源于實際,容易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寫作教學也能夠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技資源,實現(xiàn)教學手段多元化
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這些技術的運用,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較大的幫助。例如,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可以集圖片、聲音和文字于一體,類似于小學生在平時所看到的動畫片。在教學中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得枯燥的語文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有著很大的幫助,也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例如,在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時候,學生的年齡小,教師如果只是簡單地將漢字抄寫在黑板上,讓學生一個字一個字地學習,他們的識字樂趣很快就會被消磨殆盡。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qū)⒍嗝襟w教學技術運用到課堂中,將漢字教學制作成趣味盎然的動畫,選擇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片,給學生以聽覺和視覺上的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能會更加強烈,教學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總之,豐富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好的事情,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學會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和心理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蔣蓉.小學語文教學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 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5).
[2]宋軍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7).
[3]鄧立波,沈春萍.小學語文教學論學科教學改革探究[J].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編輯 賀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