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菊
廣西南寧市良慶區(qū)那馬鎮(zhèn)中心學校
【摘 要】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句子對思想表達起著重要作用,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貫穿中小學語文學習的整個階段。低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語文學習的起步階段,句子教學自然而然地成為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之一。
【關鍵詞】低年級 句子教學 重要內容
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句子是語言的基本運用單位。句子就像是一條絲線,把詞和詞組有規(guī)律、有思維地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意思。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詞和詞組只能表達一個概念,而句子可以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正是由于句子在表達思想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句子教學貫穿整個中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學生寫作的基礎。低年級學生正處于語文學習的起步階段,如何讓學生學習句子,恰當地運用句子表情達意?以下是我多年句子教學的體會。
一、首先要弄清句子教學的內容
句子的教學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句子的結構
句子的結構研究也就是研究句子“通不通”的問題。低年級學生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概念,知道什么樣的句子是完整句、什么是非完整句。作為句子教學的初級階段,以學習主謂句的基本句式為主,從二年級開始學習一些主謂構成的其他簡單復句,如連句和并列復句等。教師還應該注意的是,因為低年級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未形成,切忌在句子教學過程中過度地進行語法講解,應該采用生動直觀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句子的基本結構,讓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表達的習慣,為日后的語言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二)句子的邏輯關系
句子的詞與詞、詞與詞組之間存在天然的意義聯系,稱為邏輯關系,也稱為內部關系。讓學生理解句子的邏輯關系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重大意義: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含義,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避免思維和表達上出現邏輯混亂。教師應該從簡單復句入手,引導學生理清句子前后關系,以及各分句的連接方式。
例如在《數星星的孩子》一課中,描寫小張衡數星星的句子:“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著頭,數著天空的星星?!边@是典型的連動句型。在教學中可以先通過圈出寫小張衡數星星的動作詞,引導學生發(fā)現同一個對象連續(xù)做出一連串動作,以此來揭示連動式句型的規(guī)律。
(三)句子的表達效果
表達效果是在句子結構完整、通順,句子邏輯關系清晰的基礎上對句子的更高要求,它是要解決句子“好不好”“美不美”的問題。要求學生能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讓句子的表達更有感染力,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比如在《秋天的圖畫》一文中“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運用了四個比擬句,生動、具體、形象地寫出了山野秋天美麗的景色,給讀者強烈的震撼。當然,要讓句子達到這樣完美的表達效果,除了需要學生平時多進行詞語積累和句子訓練之外,還需要學生多注意詞語的選擇與搭配,以及恰當的修辭手法的選用。
二、句子教學應關注的要點
如何才能提高句子教學的質量呢?我認為應當關注以下幾點。
(一)關注教學速度
句子教學應當放慢節(jié)奏,扎實基礎。當今社會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許多人都抱著功利心理,希望通過一些所謂的捷徑快速達到所要追求的效果。但是這種想法放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是不可取的。因為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健全,在掌握知識、技能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個慢慢學習實踐的過程。小學低年級正是學生打基礎的時候,這就更需要教師在授課時放慢節(jié)奏,耐心細心、反復地引導學生學習。一般來說,句子教學的過程包含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讀懂句子寫什么,也就是句子表達的內容;二是了解句子是怎么寫的,包括了解句子的構成、表達特色以及所表達的情感;三是仿寫運用。教師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都應該放慢節(jié)奏,讓學生一步一步地跟進。比如在進行仿寫運用教學時,從詞語搭配開始練習:(陡峭的)山峰、(翻滾的)云海、(金光閃閃的)雄雞、(奇形怪狀的)巖石,再到簡單的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然后是有關聯語的復句:(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 最后才是讓學生用“每當……就……”仿寫造句。
教師可以選用這種慢節(jié)奏的“分解”講授,然后逐步整合成連貫的句子教學方式,讓學生更理解句子的結構、句子的邏輯思維。并通過讓學生多次反復練習,使學生最后達到熟練掌握技能的目標。
(二)關注學生的語文知識面
句子教學是多方面的知識整合。句子是由詞、詞組串聯而成的。因此句子教學不是單方面的教學,它是一個多面知識的整合教學,詞、詞組運用是否適當、是否準確都直接影響到句子所要表達的效果。所以,在學習句子的表達時,我們要斟酌句子的用字用詞。例如在《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中,“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了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fā)?!?作者用的詞是“乘著”,而不是“順著”“隨著”,更能生動形象地體現出蒲公英借助風力傳播種子的方法,表達的效果也最好。
總而言之,句子教學是字、詞、句三者的整合教學。同時,句子教學還要考慮句子所在的語境,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句子的意思,不能片面、孤立地進行句子教學。
(三)關注學生的年段
句子教學要遵循兒童思維發(fā)展水平。低年級的小學生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到了小學三年級,學生才開始從直觀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的邏輯思維發(fā)展。但在眾多的課堂教學中,存在兩大誤區(qū):一是教學隨意性,遇到什么就教什么;二是教學沒有梯度,同一語文知識,不同年級反復教,沒有提升。教師應當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選擇教學內容,制定教學進度,切不可盲目教學。
首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以學段目標為依憑。比如教師在讓學生用“既……又……”造句時,出現了以下幾種說法。
生1:小兔子既白又可愛。
生2:鮮花既漂亮又美麗。
生3:花兒既顏色鮮艷又美麗。
出現這樣的教學現象,原因是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的年齡段特點?!凹取帧笔遣⒘嘘P系復句,兩個分句的內容是并列關系,是不可兼容或重復,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對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低年級兒童來說,超越了他們可接受的范圍,不宜在二年級教學。在這一階段,學生一般以學習主謂句為主,在此基礎上學習特殊的單句,然后是簡單的復句。而且對低年級的句子教學,不宜進行生硬、枯燥的語法講解,應該通過各種生動、直觀的活動進行滲透。比如通過讓學生填缺詞、補充句子等的活動,生動直觀地揭示比喻句、擬人句的特點。
其次,在教學同一內容時,要體現訓練的梯度。句子的教學,既要關注學生年段的特點,選擇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內容開展教學,又要有全局意識。比如比喻句的教學,很多教師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一直在教,可是要求幾乎一樣,這是一種無效的教學。正確的做法是:對在不同的學段中經常出現的常用句式,根據學生學習的需求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體現梯度性,螺旋上升。第一學段:學習簡單的比喻句,本體、喻體齊全,比喻詞一般為“像”“好比”等。初步了解簡單的比喻句,能讀懂比喻句中的“把什么比作什么”;第二學段:與低年級出現的比喻句相比,在內容上更豐富些,表達效果更生動形象。了解比喻句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并能將比喻句靈活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第三學段:學習復雜比喻句,暗喻、借喻;不同的比喻詞;同一句比喻句中不同喻體等。并且能鑒賞比喻句的恰當和精妙。只有深入了解學生不同年段的學習要求,教師才能更好地進行句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四)關注實踐,反復練習
反復多次的造句訓練是句子教學的重要方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句子教學過程中,造句訓練是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學生們通過自己造句更深入理解句子的結構,表達自己的情感。對低年級的小學生,我們通常從仿造例句開始。比如:在教學生用“許多”造句時,我先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石子。有學生說:“我看見門口旁邊有許多鮮花。”我看見房屋的旁邊有許多果樹?!薄缓?,我提示學生:“如果是把“許多”一詞放在句子的開頭,又會造出什么句子呢?”學生們紛紛發(fā)言:“許多花在春天開放。”“許多小魚在河里游戲?!薄ㄟ^這樣反復多次的造句訓練,學生更了解句子的結構,更理解句子表達情感的作用,句子教學的效果才會顯著提高。
總之,低年級的句子教學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過程。教師應當尊重兒童的認知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使句子教學的質量得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