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生虎
摘 要: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當前,農村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都在發(fā)生變化。為了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化,是中小學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最現實的問題,也是每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的問題。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對話為內容的課堂教學文化,構建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有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 有效教學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146-01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符合新課改精神的上課應該是“體現自主、創(chuàng)設合作、引導探究、注重過程”的教學,是讓學生真正的在進行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有效教學。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過分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思維的培養(yǎng),過分強調教學任務完成,而忽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被廣大教師所重視。下面談談自己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些方法。
一、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學習“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這充分說明了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境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情景應該來源于生活中的真實材料,盡可能讓學生找到生活中的原型,情境應該是問題的基礎,如果我們的情境來源一種假設,沒有為學生準備好第一手資料,這樣的情景無疑會顯得比較空泛,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就應該鼓勵學生多加留心,注意積累,這樣才不會“境”到用時方恨少。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中可以誘發(fā)學生求知欲,激發(fā)參與的積極性。如:學習“等可能事件”時,讓學生“擲骰子”、“拋硬幣”,在一次、二次、……多次的游戲中尋求規(guī)律,探求新知。教學中通過趣味教學,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將數學知識溶入趣味性的故事、游戲之中,學生的積極性容易被調動起來。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認識,豐富數學知識,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影響非認知因素對數學學習起推動作用。
三、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時間和機會越多,有效教學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效課堂教學必需要致力于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以友愛、平等、快樂、成功的享受。教師應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鼓勵質疑問難,發(fā)表不同意見,使每位學生不用擔心自己的意見被批評,而是堅信自己的觀點是受歡迎的。只有這樣,學生討論起來才心無疑慮,才能互相啟發(fā),取長補短,不同層次的學生才能各有發(fā)展。同時教師要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優(yōu)化教學藝術,多注重情感投入,加強師生情感溝通。
四、培養(yǎng)教學反思的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和能力,反思對于學生學習來說非常重要,對于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也具有重要作用。敢于經常反思過程的教師,他們有一種興奮的感受,認為自己的實踐是有目的的。通過關注學生對教學的反應,根據教學情境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改進方法;通過傾聽學生的意見或建議,不斷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從而避免重犯類似的教學錯誤。促進了學生進行最有效的學習。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教師的批判反思能力的高低應成為判定教師教學是否有效的最重要的指標。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新課標所倡導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水平。只有我們教師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課堂教學行為,合理運用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和發(fā)展學生數學能力,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素質的人才,才能充分地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才能真正走進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