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燕
摘要:對于中職院校而言,針對舞蹈教學的開展,要想促使學生能夠在掌握舞蹈理論與技能的基礎上,借助身體的律動來表達出舞蹈作品的情感內涵,就需要實現(xiàn)對學生舞感的有效培養(yǎng)。本文針對中職舞蹈教學如何實現(xiàn)對學生舞感的有效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一系列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 舞蹈教學 舞感 培養(yǎng) 對策
舞蹈以人體為工具、借助人的形體動作來實現(xiàn)對舞蹈作品的情感內涵進行展現(xiàn),作為一種視覺藝術,要想在吸引受眾注意力的同時感染受眾,并激發(fā)受眾情感的共鳴,進而展現(xiàn)出舞蹈藝術的魅力與精髓,就需要舞者在具備高潮舞技的同時,具備良好的舞感。因此,對于中職舞蹈教學而言,就需要提高對培養(yǎng)學生舞感的重視程度,并對此進行積極探索。
一、中職舞蹈教學培養(yǎng)學生舞感的重要價值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屬于視覺藝術范疇,其所強調的是舞蹈內在的精神價值,這是舞蹈藝術的核心與靈魂所在。而要想達到這一藝術效果,則就對相應的舞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舞者的肢體動作中需要融入自身對舞蹈作品情感內涵的理解,進而才能夠將這一情感信息傳遞給受眾,以此來來激發(fā)受眾情感的共鳴,達到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因此,對于中職院校舞蹈教學的開展而言,需要提高對舞感的重視程度,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學生自身對舞感的重視程度,進而才能夠促使學生在掌握舞蹈理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舞蹈技能水準的基礎上,領悟出如何針對不同的舞蹈作品,將舞技與舞感融為一體,來提升自身的舞蹈水準,最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舞者。從舞蹈教師角度出發(fā),要想從根本上提升舞蹈教學的實效性,就需要在日常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特點,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舞感,并借助有針對性培養(yǎng)計劃的制定,促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來提升自身的舞蹈水準與舞蹈成績。
二、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舞感的對策
(一)強化對學生感官反應能力的培養(yǎng)
對于中職舞蹈教學的實際開展而言,大部分教師都會立足于職業(yè)性這一角度來開展教學活動,而這就促使教師片面的將主觀意識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生而言,則就意味著需要接受較多的客觀要求,職業(yè)化水準的要求下致使學生雖然能夠在借助肢體動作進行表達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自身的舞技水準,但是忽略了自身對舞蹈作品本身的感悟,最終導致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但所展現(xiàn)出的舞蹈表演中缺少了情感意境。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提高對舞感的重視程度,在實際踐行中,要主動對學生自身感官反應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能夠在表演前做好心理建樹,達到身心的放松,在此基礎上,要提升學生的感官協(xié)調能力,能夠在表演中集中精神,避免被周邊環(huán)境或是受眾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同時該需要提升學生感官反應的明銳性,即能夠在日常訓練與表演中,能夠敏銳的洞察到自身的不足,以強化訓練的針對性,為從根本生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舞感奠定基礎。
(二)實現(xiàn)對學生肢體動作的有效訓練
對于舞蹈教學而言,肢體動作是展現(xiàn)舞蹈作品內涵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直接影響到了視覺效果,因此,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想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舞感,能夠有意識的將舞感融入到肢體動作中,就需要注重對學生肢體動作的訓練。
具體而言,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一方面,強化基本功訓練。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任何一個活在舞臺鎂光燈下的人而言,必須具備過硬的基本功,舞蹈表演者同樣如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促使學生具備一名舞者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另一方面,要在高能度動作訓練中,注重循序漸進,促使學生具備理解、學習與感悟的過程,實現(xiàn)對學生舞感的有效培養(yǎng)。此外,還需要針對外部形體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并實現(xiàn)對訓練時間的合理安排,促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心境下來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內心情感
這是在開展舞蹈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舞感的重點內容,在學生具備扎實基本功與高水準舞蹈技能的基礎上,還需要注重對學生內心情感的培養(yǎng)。在實際踐行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選擇舞蹈作品,借助對舞蹈作品創(chuàng)造意圖與情感內涵的分析,促使學生能夠走進舞蹈所表達的情感世界中,通過自身的理解與感悟來尋找表演的靈感,進而賦予舞蹈以生命力。在此基礎上,則需要注重面部的表情與眼神,同時拿捏好肢體動作的力度,能夠將自身對舞蹈作品內在情感的理解融入其中,并傳遞給受眾以激發(fā)其情感的共鳴,進而促使舞蹈表演具備感染力。當舞蹈具備生命力與感染力時,就意味著舞者能夠以自身高潮的舞技與良好舞感的融入,來賦予舞蹈以靈魂、展現(xiàn)出舞蹈的魅力。
三、結語
綜上,在中職舞蹈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對學生舞感的有效培養(yǎng),教師則需要在培養(yǎng)學生感官反應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肢體動作的訓練并實現(xiàn)對學生內心情感的有效培養(yǎng),進而才能夠促使學生能夠在舞蹈表演中,將高超的舞技與良好的舞感融入其中來強化舞蹈的感染力,展現(xiàn)出舞蹈的內在精神以激發(fā)受眾情感的共鳴。
參考文獻:
[1]葉曾珍.論中職舞蹈教學中對學生“舞感”的培養(yǎng)策略[J].戲劇之家,2016,(08).
[2]孟麗君.中職舞蹈教學過程中“舞感”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5,(16).
[3]孫濤.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15,(12).
(作者單位:包頭藝術職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