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2022
摘要:FANUC系統數控加工中心,加工與編程涉及坐標變換和子程序,這兩個部分可以進行組合運用。本文內容主要介紹了坐標變換指令、子程序應用指令以及兩者組合應用實例。
關鍵詞:坐標變換;子程序;組合;應用
中圖分類號:TG659文獻標識碼:A
加工中心的操作加工數控編程,涉及的編程指令很多,對與不同圖形的編程方法也有所不同。編程方法選擇不適當,加工路徑不靈活,可能會有很多空行程[1]。選擇最優(yōu)的編程方法能夠避免程序冗長,最大的優(yōu)化加工路徑。坐標變換與子程序的組合應用,可以將一個圖紙中不同位置的相同圖形,用一個子程序和多次的坐標變換的組合完成加工[2]。
1 坐標變換
(1)功能及作用。
坐標變換是空間實體的位置描述,是從一種坐標系統變換到另一種坐標系統的過程。通過建立兩個坐標系統之間一一對應關系來實現[3]。是各種比例尺地圖測量和編繪中建立地圖數學基礎必不可少的步驟。兩個及以上的坐標轉換時由極坐標相對參照確定維數空間。使用此功能指令進行編程后,系統會根據比例縮放量產生一個當前坐標系,新輸入的尺寸均是在當前坐標系中的數據尺寸。
(2)指令格式。
坐標變換的指令為G52 X_ Y_ Z_,其中X_ Y_ Z_表示刀具當前位置相對于新設定的工件坐標系的新坐標值,是矢量坐標。G52實現絕對可編程零位偏置,參考基準是當前設定的有效工件零位,即使用G54~G59中設定的工件坐標系的零點位置。例如實現零點坐標變換到點A(10,20,10)位置,則對應指令為G52 X10 Y20 Z10。若要再次回到原來的零點位置,則對應指令為G52 X0 Y0 Z0,即為取消局部坐標系。
2 子程序
(1)功能及作用。
子程序實際上是一個概括性的術語,任何高級程序所調用的程序,都被稱為子程序。它經常被使用在匯編語言層級上。子程序的主體是一個代碼區(qū)塊,當它被調用時就會進入運行[4]。在一個加工程序中,如果其中有些加工內容完全相同或相似,為了簡化程序,可以把這些重復的程序段單獨列出,并按一定的格式編寫成子程序。主程序在執(zhí)行過程中如果需要某一子程序,通過調用指令來調用該子程序,子程序執(zhí)行完后又返回到主程序,繼續(xù)執(zhí)行后面的程序段[5]。
(2)指令格式。
子程序調用的指令為M98 P_ L_,M98表示調用子程序,P_表示調用的子程序的程序名,L_表示調用的子程序的次數。返回主程序的指令為M99。
3 坐標變換與子程序組合應用實例
(1)指令格式。
G52 X_ Y_ Z_;
M98 P_ L_;
G52 X0 Y0 Z0
(2)組合應用。
對圖中零件中的三個鍵槽進行分析,每個鍵槽的尺寸形狀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區(qū)別在于其在零件圖中的位置不同。所以在編程中,若以鍵槽的軸對稱中心位置為編程原點,則三個鍵槽可以以一個完全一樣的程序呈現出來,此時需編寫一個子程序,該子程序用于位置變換后的調用;位置的變換用坐標變換來實現即可。
O0001;(主程序)
G90 G80 G40 G55 G17;
M03 S800;
G00 X0 Y0 Z10;
G52 X40 Y40 Z0;(第一次坐標變換)
M98 P0002 L1; (第一次調用子程序)
G52 X0 Y0 Z0;(取消坐標變換)
G52 X40 Y40 Z0; (第二次坐標變換)
M98 P0002 L1; (第二次調用子程序)
G52 X0 Y0 Z0; (取消坐標變換)
G52 X40 Y40 Z0; (第三次坐標變換)
M98 P0002 L1; (第三次調用子程序)
G00 Z100;
M05;
M30;
O0002;(子程序)
G90 G00 X0 Y0;
G01 Z5 F100;
G00 X20 Y0;
G41 G01 X20 Y10 D01;
G02 X10 Y0 R10;
G01 Y10;
G02 X10 Y10 R10;
G01 X10 Y10;
G02 X10 Y10 R10;
G01 X10 Y0;
G02 X20 Y10 R10;
G40 G01 X10 Y0;
G00 Z10;
M99;(返回主程序)
(3)應用分析。
通過三次坐標變換和三次子程序應用,將三個鍵槽的加工程序簡化為一個程序,每次只需進行坐標變換和子程序的調用即可。所以采用此類組合方式,可以簡化程序,達到加工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凌肅明.多件加工的子程序嵌套編程應用[J].煤礦機械,2006,(03):39.
[2]張松.刀具半徑補償應用與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9):24.
[3]余英良. 數控加工編程及操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易樹平,劉覓,溫沛涵.面向智能車間的工藝規(guī)劃輔助決策方法[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6,10(10).
[5]惲志東,李海標.基于特征加工技術在自動數控編程中的應用[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11,01(25).
作者簡介:丁立紅(1990),女,江蘇東臺人,助理實驗師,主要研究方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