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梅+陳釗+李華軍+徐子瑩
[摘要]目的 探討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首發(fā)精神分裂患者中抽選76例,按數(shù)字法分成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8例。對照組給予基礎療法,干預組給予綜合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干預組服藥依從性為94.7%,對照組服藥依從性為78.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預后復發(fā)4例,占比10.5%;對照組復發(fā)12例,占比31.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臨床給予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綜合護理干預作用顯著,可提高服藥依從性,加快回歸社會速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服藥依從性;生活質量;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4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2(a)-0179-03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c patients
HU Xue-mei CHEN Zhao LI Hua-jun XU Zi-ying
The Second Ward of Male Patients,Psychiatric Hospital of Civil Affairs Bureau in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4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method,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They were performed with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 as control group (basic therapy)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The effect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4.7%,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 was 78.9%, which was displayed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There were 4 cases recurr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ccounting for 10.5%,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12 cases were recurred accounting for 31.6% 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1).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obtain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clinic.It improves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speeds up the return to society,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Medication compliance;Quality of life; Application effect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的一種多發(fā)性病癥,以青壯年為主,病程較為緩慢,以意識、行為、情感障礙為主,嚴重者可降低生活質量。目前,臨床針對該病癥均實施抗精神藥物療法,雖可控制病情,但對于改善損傷度、預防復發(fā)來說,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臨床疾病治療過程中需加強護理干預,以提高總體效果[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首發(fā)精神分裂患者中抽選76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38例,干預組女性17例,男性21例;年齡20~50歲,平均(39.1±2.6)歲;病史3~30個月,平均(14.1±0.9)個月,對照組女性18例,男性20例;年齡21~50歲,平均(39.2±2.7)歲;病史4~30個月,平均(14.2±0.8)個月。所有患者均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接受文化教育時間均在6年以上,身體狀況良好,入院時的精神狀態(tài)評分在30分以上。②排除標準:臟器功能損傷、情感障礙、過度酒精依賴等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行臨床基礎化的護理操作,如根據患者病癥進行藥物治療,并給予精神科的飲食、心理、睡眠等指標,以提高機體營養(yǎng),控制病情進展。干預組38例則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3.1營造良好的康復環(huán)境 根據患者的生活、家庭環(huán)境等布置病房環(huán)境,使其于安靜、獨立、安全的環(huán)境中接受臨床治療;每天按時開窗、通風、消毒地面及空氣,保持病房空氣清新,提高機體舒適度,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
1.3.2心理護理 ①建立友好關系:患者進入醫(yī)院后,護理人員需給予其生活上的幫助,做到尊重患者人格;相關操作實施前期耐心向其解釋,做到尊重患者內心想法,以減輕心理負擔,提高安全感。②正確溝通:積極、主動與患者交流,引導其主動訴說內心想法,并耐心傾聽,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不訓斥、責備患者,表示愿意接受、了解患者感受;待患者病癥改善后,與其共同商討疾病癥狀給自身生活帶來的嚴重影響,從而幫助患者更加準確地了解自身病癥,做好預防性準備工作;鼓勵患者和患者之間相互交流,通過病友之間的交流,可更好地了解心理特征。同時,還可讓精神科的護師每天于固定時間內引導患者行放松訓練,2~3次/d,15 min/次;每周行2~3次的面談,30 min/次;每周集中心理疏導1次,時間為30 min,主要內容為如何正確對待自身疾病,如何自行調節(jié)不良情緒,引導患者認真面對現(xiàn)實,強化精神活動的防御功能,恢復對陌生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鼓勵患者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后主動求助,主動向醫(yī)護人員匯報自身病情、講述內心想法,提高疾病治療信心。③獲得家庭、社會支持:由于精神分裂癥的特殊性,病癥發(fā)生后極有可能出現(xiàn)家庭、社會遠離現(xiàn)象,使患者產生一種被拋棄思想,故而,護理人員需勸導家屬、親朋等到院陪同,讓患者得到情感上的支持,提高治療配合度。
1.3.3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的文化水平不同,對精神分裂癥的知識掌握度也就不同,因此,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通過每周一次或多次的講解,提高相關知識掌握度。如:每周一次講座式的健康宣講,內容以精神分裂癥的病發(fā)原因、疾病的早期征兆、疾病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藥物服用重要性等,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讓患者初步了解精神分裂癥相關知識。另外,利用日常的交談時間了解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然后再借助一對一的方式重點講解不了解問題,進一步提高知識掌握度。
1.3.4生活技能干預 叮囑患者從日常的生活小事入手,管理好自身生活,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確保生活規(guī)律,如:護理人員親身示范鋪床、疊被過程,讓患者反復練習,并告知其每天起床后按照該標準整理好;吃飯后立即擦拭桌面、清理碗筷、按時更換衣物等。同時,還需引導患者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參與集體活動,當然,活動前期可讓患者自我介紹,從中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帶領患者參加跳繩、打籃球等活動,每周4~5次,40 min/次,并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最終成績等,給予精神、物質上的獎勵。通過這樣的護理干預,能幫助其恢復興趣愛好,提高自身價值,增強盡快回歸社會信念。
1.3.5社會技能干預 待患者病情趨于穩(wěn)定后,護理人員和患者共同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案,如:康復訓練方案、社交訓練方案等,促使患者在盡快融入社會生活的同時,延緩衰退速度。
1.4評定項目
1.4.1服藥依從性標準 借助臨床通用成熟依從性量表判定服藥依從性,將其分為三種類型:可按時、按量的服用藥物,為完全依從;需在家屬及醫(yī)護人員的督促下服用藥物,為部分依從;不愿服用藥物,為不依從。
1.4.2生活質量標準[2] 借助SF-36量表判定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數(shù)越高,質量越好。
1.4.3病癥復發(fā)情況 統(tǒng)計兩組患者是否出現(xiàn)精神分裂癥復發(fā)現(xiàn)象。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比較
干預組患者服藥依從性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2)。
2.3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的比較
干預組復發(fā)4例,占比10.5%;對照組復發(fā)12例,占比31.6%,兩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67,P=0.024)。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的一種特殊性精神病,具有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的特點。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癥復發(fā)率占慢性病復發(fā)率的首位,給患者的依從性、轉歸帶來嚴重影響。對于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說,治愈出院后2年內的復發(fā)率相對較大,若停止藥物的服用,復發(fā)率將更大。若5年內可持續(xù)性的服用藥物,將降低復發(fā)率,甚至不復發(fā)[3-9]。所以,即便疾病得以治愈,也需堅持服用3~5年的藥物。通過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調查發(fā)現(xiàn),服藥依從性差是導致反復發(fā)作的危險性因素,所為依從性是指患者對醫(yī)囑、護囑依從或不依從的現(xiàn)象,可分為完全依從、基本依從、不完全依從三種類型。這就需要臨床疾病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護理措施,以提高服藥依從性,降低病癥復發(fā)率,改善生活現(xiàn)狀。
綜合護理干預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干預措施,以現(xiàn)代化護理為指導,護理程序為核心,以人為本為觀念,不但可幫助患者及其家屬解決問題,還可給予患者精神、心理上的支持,提高生活質量,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加快回歸社會進度[10-14]。并且,由于社會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庭存在偏見、歧視,即便疾病治愈也難以適應社會環(huán)境、生活,甚至出現(xiàn)因擔心別人知道自身疾病,而出現(xiàn)不按時服用藥物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的綜合護理干預,可幫助患者正確對待自身疾病,積極解決自身心理、生活不適,促使其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加快回歸、融入社會速度。另外,通過生活技能、社會技能的干預處理,可提高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更好地改善病情,加快自知力、治療的依從性,預防疾病的反復發(fā)作,提高生存質量,改善預后。本結果顯示,干預組服藥依從性、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干預組患者的預后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0.01),說明給予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和社會技能干預,可從根本上消除應激心理,提高疾病知識掌握度,增強自我生活能力,符合研究報告[15]。
綜上所述,臨床給予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綜合護理干預作用顯著,可提高服藥依從性,加快回歸社會速度,值得學習。
[參考文獻]
[1]徐枝樓,戴曉知,何麗潔,等.綜合護理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2,31(14):42-44.
[2]陳麗香.綜合護理干預在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20):156-157.
[3]蔡琳,朱芹.綜合性護理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康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9):15-17.
[4]徐枝樓,戴曉知,張素娟,等.綜合心理行為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 20(19):2355-2359.
[5]陳靜,莫龍香,彭春蓮,等.應用開放式護理管理模式對縮短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22.
[6]孫愛蓮,李遵清.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自護行為訓練的效果跟蹤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3):44-46.
[7]莫金燦,冼彩燕.護理訪談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心理狀況的影響[J].醫(yī)藥前沿,2012,2(18):91-92.
[8]Chuang CC,Nakagome K,Pu S,et al.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functional optical topography for schizophrenia diagnosis[J].J Biomed Opt,2014,19(1):011006.
[9]韋月琴.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治療的護理[J].右江醫(yī)學,2013,41(2):308-310.
[10]褚麗紅,陳文琪,洪善娟,等.200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對保護性約束的認知及態(tài)度調查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4):51-53.
[11]謝秀欽,劉琴,李建秀,等.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路徑式健康教育的作用[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14):112,124.
[12]王英,唐燕萍.健康教育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和預后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13):2067-2068.
[13]黃美蓮,謝文嬌,肖勃,等.認知行為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疾病康復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5,14(1):65-67.
[14]徐淑敏,張憲賓,張文躍,等.多元化護理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8):223-224.
[15]田開勇,邢乃姣.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在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7):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