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江紅++李留文 李長江??
摘要:目的觀察柴平湯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療效。方法將60例中醫(yī)辨證為脾胃濕熱型的慢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均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基礎(chǔ)治療(奧美拉唑膠囊20 mg 口服 qd),治療組加用柴平湯濃煎200 mL口服 qd,療程10 d。觀察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中醫(yī)證候積分情況及臨床療效。結(jié)果2 組治療后患者脘腹脹滿、食少納呆、噯氣泛酸、惡心嘔吐、口干口苦等與治療前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治療后在身重困倦、大便不暢、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等與治療前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在脘腹脹滿、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大便不暢、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等改善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2 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本組治療前減少(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證候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2組臨床療效比較(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結(jié)論柴平湯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療效確切。
關(guān)鍵詞:柴平湯;脾胃濕熱;慢性胃炎
中圖分類號:R256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5-0056-02
筆者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柴平湯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胃炎,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中醫(yī)科住院的年齡為18歲~65歲的脾胃濕熱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西醫(yī)診斷標準及中醫(yī)診斷分型標準均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納入標準:年齡在18-65歲之間,且中醫(yī)辨證分型為脾胃濕熱型的患者。排除標準:(1)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者;(2)年齡<18歲或>65歲者;(3)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zhì)者。(4)嚴重心肺疾病者。6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553±735)歲。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4603±739)歲;2組性別、年齡、病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基礎(chǔ)治療:奧美拉唑膠囊20 mg qd(??谄媪χ扑帲?。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予以柴平湯(柴胡10 g,黃芩20 g,半夏15 g,蒼術(shù)15 g,厚樸15 g,陳皮10 g,生苡仁50 g,生甘草10 g)濃煎200 mL 口服 qd,藥劑由本院煎藥室制作。2組療程均為10 d。
13中醫(yī)證候療效判斷證候病情分級及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將主要癥狀脘腹脹滿、食少納呆、口干口苦、噯氣泛酸、舌紅苔黃膩等按癥狀輕重分為輕度、中度、重度3等級,并分別記分為3、6、9分進行評分。次要癥狀:身重困倦、惡心嘔吐、大便不暢、小便短黃、脈滑等根據(jù)有無臨床記分為0或1分(若無癥狀為0分,有為1分)。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zhuǎn),證候積分減少<30%。
14安全性評價一般體格檢查;血、尿、便常規(guī)化驗;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檢查。
15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TX-*3/8]±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比較見表1,表2。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患者脘腹脹滿、食少納呆、噯氣泛酸、惡心嘔吐、口干口苦等與治療前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治療后在身重困倦、大便不暢、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等與治療前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對照組治療后在身重困倦、大便不暢、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等與治療前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在脘腹脹滿、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大便不暢、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等改善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3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4。
24不良反應臨床試驗中對治療組及對照組患者進行肝功能、腎功能和心電圖檢查。顯示均無明顯毒副作用,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
3討論
[KG(0.25mm]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其發(fā)病率在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nèi)鏡廣泛應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癥狀主要為脘腹脹滿、食欲減退、口干口苦、反酸等,目前西醫(yī)治療主要為發(fā)現(xiàn)HP抗HP、質(zhì)子泵抑制劑及胃動力藥,但尚不能有效緩解所有癥狀。而在此方面,中醫(yī)藥則是大有作為,其中對于辨證為“脾胃濕熱”型的慢性胃炎,運用“柴平湯”治療不僅能解決脘腹脹滿等主要癥狀,又能緩解身重困倦、大便不暢、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等問題。柴平湯由小柴胡湯和平胃散組成,方中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陽;黃芩瀉實火,除濕熱,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生苡仁健脾,清熱,利濕;蒼術(shù)健脾,燥濕;厚樸溫中,下氣,燥濕,消痰;陳皮理氣,化痰,健脾,導滯;甘草和中緩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濕,健脾和胃之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半夏能降低胃液總酸度和游離酸度,對黏膜損傷有保護和促進修復作用[2];蒼術(shù)能防止鹽酸-乙醇誘導小鼠胃損害形成[3];厚樸對十二指腸平滑肌有松弛作用,且有增強胃排空作用[4];黃芩的根、葉提取物有很強的抗?jié)兓钚?;[5]陳皮能促進胃排空和腸推進[6];甘草有抗HP作用[7]。柴平湯具有良好的抗炎、抗?jié)?、增強胃腸動力、健胃助消化等功能[8-12],而本研究結(jié)果也印證了較單純西醫(yī)治療相比,加用柴平湯可以更有效緩解患者的癥狀,療效更好,且無明顯副作用。[KG)]
參考文獻:
[1]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77-85
[2]劉守義,尤春來,王義明半夏抗?jié)儥C理的實驗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1992,19(10):42~45
[3]張軍關(guān)蒼術(shù)成分TDEYA對實驗性胃潰瘍的保護作用[J].國外醫(yī)學中國中藥分冊,1996,18(5):46
[4]張啟榮,丁立,趙訓明厚樸對兔離體胃腸平滑肌運動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7,36(6):656-659
[5]李敏,楊瑞芳黃芩藥理學研究進展[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1):137-138
[6]李偉,鄭天珍,霍頌義,等陳皮對小鼠胃排空及腸推進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2,18(2):22-23
[7]Toshio Fukai,Ai Manuno,Kiyoshi Kaito,et alAnti-hel-cobacte pylori flavonoids fromlicorice extractLife Sciences,2002,71:1449-1463
[8]陳賢峰加減柴平湯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34例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3,7(48):497
[9]何吉才,李春燕柴平湯加味治療慢性胃炎80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4,1(25):22-23
[10]羅珊珊,張穎加減柴平湯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40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5,03(26):4-5
[11]張毅超柴平湯加減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110例[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4,01:23-24
[12]寇惠玲,楊梅柴平湯治療慢性胃炎62例[J].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08,09(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