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影
摘要:創(chuàng)新引導兒童的閱讀興趣,兒童體驗式讀物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兒童讀物設計的美感和魅力不僅表現(xiàn)在封面的創(chuàng)新上,更重要的是需沖破固有思維定勢的禁錮,以及懷著對孩子的一顆熾熱的愛心和充滿童趣的心態(tài),讓孩子可以“觸摸”到故事的素材以及和故事中的人物“談話”。本文即是在分析兒童需求的基礎上,淺析兒童體驗式讀物設計的方法。
關鍵詞:體驗式;讀物;立體;互動
在當前數字化、新媒體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新時代背景下,喜愛利用電子媒體產品閱讀的兒童越來越多。對于傳統(tǒng)讀物而言,其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立體互動體驗式的兒童讀物可以在傳統(tǒng)媒體的基礎上,巧妙的增加行為動作、感官、情感、情節(jié)等體驗元素,讓兒童有一種身臨其境、真實體驗的感覺,從而產生積極主動的閱讀興趣。
一、兒童讀物現(xiàn)狀及審美分析
兒童讀物從之前的僅局限于紙質的文字和圖片到現(xiàn)在的文字、圖片、色彩、板式、聲音及視頻的各種形式,國內外的讀物設計者都在進行探索和研究。兒童讀物有利于重視書籍的感官體驗,會“說話”的書,會動的書,用各種材料組成的書等,感官體驗的讀物漸漸增多。在藝術風格上,兒童讀物在編排上往往采用較大號的字體,比較容易辨認,且文字數量不宜過多;圖片所占的空間一般相對較大較多,色彩要鮮亮。
此外,目前市場上兒童讀物雖然品種豐富,但設計雷同現(xiàn)象十分嚴重,常常一味的追求外觀華麗,卻忽視讀物的內容,忽略了讀物本身給兒童帶來的教育意義。針對兒童讀物的內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題材故事應用相對較少,且讀物的形式多是采取常規(guī)的書本形式而已,沒有新意的設計使得兒童的閱讀興趣大大降低,對兒童的智力開發(fā)也并沒有益處。長此以往,兒童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閱讀逆反心理,對傳統(tǒng)文化的掌握也存在一定的缺失。不僅如此,圖文排版無新意單調、乏味、無創(chuàng)新等,很難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色彩不夠鮮艷,搭配不協(xié)調;讀物開本樣式單一,在外觀設計上不能給兒童讀者帶來興趣;讀物材料單一無特色,無法使兒童直接感受讀物內容反應的特征,較難滿足信息傳遞的準確性、直觀性和真實性要求等,都是目前兒童讀物比較常見的問題。
二、兒童讀物內容及設計分析
著名的發(fā)展心理學家皮亞杰把兒童心理發(fā)展階段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四個階段。兒童讀物的設計應體現(xiàn)出多樣化、感知性、空間感知的延展性;兒童書籍設計主要以圖形為主,采用色彩明快、形式簡約、直白明了的創(chuàng)意手法,方便兒童獲取信息。兒童讀物的設計應基于兒童主觀化、直覺性的審美心理特點,采用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使其閱讀時將個人的興趣,愛好、情感賦予作品之中。使兒童對結構清晰、色彩強烈、意義單純的書籍產生濃烈的喜好。
當今市場上有很多兒童讀物都是根據一些流行因素設計的,內容傾向于娛樂,目的是為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讀物本身的意義可能并不大,甚至是根據動畫片復制來的。對于內容的把控,我們需要多注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其中,成語是漢語文化中的瑰寶,其結構嚴謹,意蘊豐富,凍結著幾千年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的文化,是中華文明中獨具特色、璀璨瑰麗的語言奇葩。但長期以來,成語這一精品語言并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挖掘,在已經出版和發(fā)表的有關成語文學的兒童讀物中,內容較少、形式單一。兒童讀物作為兒童生活以及接受教過程中經常接觸到的物件,是兒童接受信息、認識世界、了解社會的重要的媒介之一。如果將成語及相關的故事作為兒童讀物的內容進行研究與設計,一定會使得兒童對閱讀及傳統(tǒng)文化產生極大的興趣,這不失為一種傳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方法。
三、立體互動體驗式兒童讀物設計思考
在目前的市場上,已經有部分兒童讀物注意到立體互動體驗式的閱讀方法,特別是國外兒童讀物的設計已經走上了聲色、材質和結構等多元化和立體化的發(fā)展道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這種兒童讀物可以充分調動兒童的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受,積極體現(xiàn)讀物與兒童之間的互動。其重視兒童讀物的設計,側重圖形傳達信息;注重年齡和性別差異,合理運用色彩;充分調動視覺和嗅覺感受,運用色彩與氣味的交互作用增強閱讀效果;運用不同材質的觸覺與視覺感受提高閱讀興趣;運用聲音的聽覺感受加深認識與記憶。
此外,立體互動體驗式的兒童讀物還應注重其立體互動設計,利用平面和立體的關系讓讀物中的內容活動起來。在立體兒童讀物的設計中,需要根據讀物內容結合閱讀特點,采取翻轉式、旋轉式、抽拉式、折疊式等方式,讓兒童通過互動的方式尋找充滿閱讀樂趣的體驗,樂趣配合著好奇體驗,猶如游戲般的感知體驗。
體驗式的兒童讀物的視覺要通過豐富多變的形態(tài)設計來體現(xiàn)。與外形相對單調的傳統(tǒng)讀物和電子讀物相比,多樣的體驗式讀物形態(tài)設計要更加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培養(yǎng)兒童對讀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發(fā)兒童學習知識的興趣。在體驗式讀物設計時可以采用具象的仿生視覺形態(tài),以生動逼真的形式來還原大自然,讓兒童更簡單的接受信息。體驗式的兒童讀物的觸覺要通過利用材質工藝的變化來營造。材質的選擇上除了常用的紙質外還可以加入一些皮質、絲綢等貼于書頁的局部,如人物的身體,或者場景的部分,工藝的手法也可以采用一些鏤空、折疊等形式。
體驗式的兒童讀物還有注重閱讀內容的選擇。特別是中國的兒童讀物,可以將傳統(tǒng)文化的經典文學、神話傳說、歷史傳奇、成語故事等具有豐富的內涵,意義深遠,讀上去朗朗上口的題材進行改編,賦予體驗式的兒童讀物新的內涵。
四、結語
在傳統(tǒng)印刷品和數字出版盛行的閱讀時代,要更全面地考慮到閱讀者的需求,立體互動體驗式的兒童讀物應尊重兒童的天性,為兒童展現(xiàn)栩栩如生的立體互動體驗式故事。讓兒童在“體驗”中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故事內容、接收知識信息。兒童讀物的設計師也應銳意創(chuàng)新,豐富兒童讀物的形式和內容,讓兒童提升閱讀興趣,同時對讀物的內容予以掌握,讓傳統(tǒng)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fā)揚。
【參考文獻】
[1]孫彤輝.書籍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2]劉一峰.書籍創(chuàng)意設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3]陳敏.兒童書籍插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