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棠
【摘要】音樂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幼兒園開展音樂欣賞活動的目的在于“初步萌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在音樂欣賞活動中,要讓幼兒理解音樂作品,就應該讓他們聽聽,講講,動動,讓他們通過聽覺及身體的動作來感受音樂,從而把他們帶進優(yōu)美的音樂境界中完成音樂教學任務。
【關鍵詞】快樂;欣賞;幼兒;音樂
幼兒園音樂藝術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通過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悅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幼兒道德情操,豐富幼兒情感世界,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增強幼兒自信心與成功感,提高幼兒合作能力,使幼兒得到美的熏陶。
瑞士音樂教育家達爾克洛茲說:“欣賞是藝術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們可以在其中體驗人類創(chuàng)造音樂的共同情感?!边@段話正好說明幼兒園教師為幼兒提供音樂,讓幼兒在音樂中快樂地欣賞,在欣賞中體驗快樂是一件多么重要和愉悅的事情。
音樂欣賞教學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是比較有難度的領域之一,這個問題一直讓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擾。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通過音樂教育的實踐,獲得了許多有益的經(jīng)驗和方法。
一、教師要仔細聆聽音樂,熟悉樂曲
要想把音樂欣賞課上好,前提是教師自身要擁有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仔細聆聽音樂,熟悉樂曲。俗話說得好:“沒有好的鋪墊,就沒有好的基石?!币粋€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鉆研教材,做好音樂和學生之間的橋梁。
二、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在音樂中快樂地欣賞
故事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因而幼兒一般都有豐富的故事體驗。教師可將音樂欣賞與故事相結(jié)合創(chuàng)設情境,使音樂欣賞不僅局限于純藝術方面的體驗,而且與語言領域相結(jié)合,增強音樂欣賞的趣味性、個性化,讓幼兒以感興趣的方式體驗音樂,培養(yǎng)幼兒自主欣賞音樂的能力。
以大班音樂欣賞課《獅王進行曲》為例,在教學時,可以與我園的特色教學《奧爾夫》教學相結(jié)合。為了使幼兒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樂曲,活動設計時,我巧妙地運用了故事貫穿全曲,讓幼兒在邊聽音樂邊聽故事的過程中欣賞全曲。我?guī)е暂p的聲音,根據(jù)音樂,忽快忽慢,忽重忽輕,以不同的音樂節(jié)奏來講故事。音樂開始,在一個黑洞洞的大森林里,居住著獅王和許多小動物,每當風吹樹搖時,遠處隱隱傳來了獅王的吼叫聲。忽然,猴子從樹上滑下來報告說:“獅王駕到?!睒逢牬灯鹆颂柦?,獅王大搖大擺地走出來。獅王大聲吼叫,向小動物們示威,邊走邊唱起了歌:“我是森林偉大獅王,沒有人能比我強?!边^了一會,獅后來了。她穿著漂亮的衣服,神氣地唱著歌:“我是森林美麗獅后,大家都要尊敬我。”又過了一會,小獅子也得意地來了,它翹起頭,驕傲地唱起歌:“我是森林小獅子,大家都要聽我話。”小動物都怕得直發(fā)抖,不一會,就都趴在地上,緊張而又大聲地說:“獅王萬歲,獅王萬歲,獅王萬萬歲。棒棒棒!”獅王聽了,高興極了,與小動物們一起跳舞,跳完了就得意地走了。小動物這才不害怕,它們唱起了歌。在故事氛圍中,幼兒能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更直接地理解音樂,進一步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情緒,從而在音樂中自主、快樂地欣賞,在欣賞中體驗快樂。
三、利用身體語言,讓幼兒在音樂中快樂地欣賞
在欣賞活動中,身體也是一種很好的“樂器”。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幼兒能夠通過各種動作來表現(xiàn)他所聽到的音樂。
例如大班的欣賞課《水族館》,這一課可以嘗試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xiàn)不同魚和水草的不同形象。欣賞A段音樂時,教師提問:“這段音樂的旋律是怎么樣的?你仿佛看見小魚和水草在干什么?我們一起游進海底世界吧!”教師可以與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水草在舞蹈,小魚在游游來游去,魚尾巴在打轉(zhuǎn)等不同的形象。欣賞B段音樂時,教師提問:“這段音樂和前面一段音樂聽上去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小魚和水草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教師與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對音樂的感受:水草和小魚在玩,捉迷藏,說悄悄話……幼兒帶著自己的想法,做著自己的動作,可有趣了。欣賞C段音樂時,教師提問:“對于這段音樂,你的感覺又是怎樣的?”教師與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對音樂的感受:波浪、鯨魚等形象。欣賞D段音樂時,教師提問:“聽這段音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教師與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對音樂的感受:大水泡、小水泡等不同的形象。這樣欣賞全曲,幼兒通過身體動作的表達,拓展了想象力、思維力,激發(fā)了濃厚的興趣,從而在快樂中欣賞,在欣賞中體驗快樂。
四、利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讓幼兒在音樂中快樂地欣賞
樂器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深受幼兒的喜歡。在音樂欣賞中,一些節(jié)奏明顯和一些民樂合奏曲都比較適合用打擊樂來伴奏。比如在欣賞《金蛇狂舞》的活動中,就可以利用鼓、鑼、鈴鼓等多種樂器,配合樂曲的演奏,這樣就可以使幼兒更加感受到熱烈、喜慶的歡樂氣氛,在快樂中欣賞,在欣賞中得到快樂。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幼兒在音樂中快樂地欣賞
首先,欣賞音樂的同時,根據(jù)音樂內(nèi)容配合圖片或影片引起幼兒的興趣,讓音樂更直觀化,具體化,使幼兒在欣賞中運用多種感官來感知。其次,許多音樂作品不易理解,教師可借助動畫或選用現(xiàn)成的圖片隨音樂播放,讓幼兒在邊看邊聽中感受音樂的美,在快樂中欣賞,在欣賞中得到快樂。
以上幾點教學方法及建議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其實,音樂欣賞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唱歌、朗誦、繪畫、舞蹈等多種形式。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音樂選擇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從而更好地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不但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細心呵護這些靈感的幼芽,而且還要創(chuàng)造機會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靈感,以真誠喜悅之心去發(fā)現(xiàn)、鼓勵、支持和欣賞幼兒的大膽表現(xiàn)。
每一部欣賞作品都是一個用聲音編織起來的藝術品。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總結(jié),善于學習,思考和積累,才能使音樂欣賞教育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發(fā)展。讓我們帶著孩子們仔細地聆聽,用情感去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在音樂中快樂地欣賞,在欣賞中得到快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Z].199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教基〔2001﹞20號)[Z].2001.
[3]顧明遠.教育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49-50.
[4]耿聰.兒童早期教育淺析[J].河北教育(教學版),2006(05):36-37.